医生开诊所,就像厨师开饭店一样,在世界主流国家都是最基本的权利。
文 |
大鹏
来源 | "
医学界
"微信号
“浙江执业医师举办私人诊所将不受限制。”
据浙江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则给该省公立医院立下了“瘦身令”,严控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与此同时,社会资本在浙江省办医疗机构则一路“绿灯”。浙江省卫计委规划要求,每个设区市要重点扶持发展2-3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执业医师举办私人诊所;个体诊所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
不仅如此,浙江省在支持有条件的医师开办个体诊所的同时,还鼓励探索医疗机构连锁经营,积极培育医疗集团。
据《医学界》此前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1%的15000多名医生网友选择了希望可以自由地开诊所。
医生群体普遍认为:医生开诊所,就像厨师开饭店一样,在世界主流国家都是最基本的权利。但遗憾的是,虽然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医疗却依旧保留着计划经济的制度和管理思维。不允许医生开私人诊所就是典型代表。一句“不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玻璃门,往往将大多数希望开个体诊所的医生挡在门外。
而令人欣喜的是,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国家层面对于医生举办私人诊所和多点执业乃至自由执业的限制,正在逐渐放宽。自去年以来,一大波利好政策纷纷出台,都在全面鼓励医生开诊所。
一、国务院发文件鼓励医生开诊所
早在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生开办个人诊所。
文件明确提出,通过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大力推进社会办医,简化个体行医准入审批程序,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开办个体诊所。
“简化个体行医准入审批程序,鼓励医师开办个体诊所是个大亮点,但可惜加了个‘符合条件’的前提。”分析人士表示,国务院鼓励医生开诊所,表明了国家层面对于解放医生的要求。“希望‘条件’不要过于苛刻,将大多数医生挡在门外。”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以英国为例,私人诊所能够提供80%的医疗服务,可见只要这一政策彻底放开,分级诊疗就离成功不远了。
二、国务院:中医诊所可以随意开了
“开中医诊所将从许可管理改成履行备案制。”
2016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计划纲领(2016—2030年)》,其中关于开放举行中医诊所以及中医门诊部的政策尺度之大,使人咂舌!
《纲领》指出,改革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历准入、执业规模以及执业管理规制,依据执业技巧探索履行分类管理,对举行中医诊所的,将依法实行备案制管理。这就意味着,开中医诊所将从许可管理,改成履行备案制了!
不但如此,《纲领》还指出,改革传统医学师承以及确有专长人员执业资历准入规制,允许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以及村开办中医诊所。也就是说,只要获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在中医药方面有一技之长,就能够在乡镇以及村开中医诊所。
尤其让人震惊的是:“医疗机构设置计划以及区域卫生发展计划不作布局限制。”这就意味着,基于文件而言,中医诊所可以随意开了。
然而,该文件的一大遗憾是,这一新政只限于中医诊所,而不是惠及所有医生,而是仅限于近40万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以及部份乡村医生,而不是普天同庆的全部解放。
三、卫计委连发两文,拟全面放开在职医生开诊所
据《医学界》观察,这份文件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对医师的执业地点放宽了,医生可以多点执业。
2016年11月1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甫一出台,国家卫计委又接连发布了《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和《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对我国医疗机构的类别以及医生执业方式等内容进行修改。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还明确将原文中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条件里的“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内容予以删除。有人认为,这意味着我国正式开始筹备在全国推行“在职医生办诊所”的新制度,而本次修改就是国家卫计委准备为这项改革扫清制度障碍的体现。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很多医生对多点执业乃至自由执业充满期待。然而,固有体制的改变却很难一蹴而就,甚至需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鼓励医生开办诊所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大量配套政策消除医生、公立医院、患者等多方的顾虑。
《医学界》曾经撰文,未来15年内,医师自由执业将有可能落地。但需要一个修法的漫长过程:《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都需要修改。此外,还需要很多大环境的改善,医师的执业环境、诊所设置审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还有养老制度、医疗保险等,这些配套都要跟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能实现上述这些目标,这就为医生开诊所扫清了制度障碍,分级诊疗就离成功不远了。
(本文为"医学界"微信号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在
文前显要位置标注作者和来源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业务合作:021-58545118
▼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