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关键是刺激。
而确保宝宝的大脑可以受到适度的刺激,
让每天都成为有思考的一天
的最好办法,就是每天陪他玩游戏。
美国儿科学会官方日前发布的一份名为《游戏的力量:提高儿童发育的作用》的研究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它指出游戏对孩子
大脑发育、执行功能、语言、情商、身体健康、社交能力
等等都大有裨益。
且孩子通过游戏学习获得的能力包括
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团队协作精神
对于他们以后的成功至关重要。
所以,陪玩真的很重要。
但是,玩具令郎满目,到底怎么买才能不浪费,又能锻炼到娃各方面的能力?.
特别整理了这份
6个月-3岁让宝宝越玩越聪明的玩具清单
,给妈妈们做个参考,不需要照着买买买,同类的就可以,
我分享的只是瓜瓜或者土根玩过的品牌,大家可以参考
,更重要的是想和妈妈们分享每个阶段该怎么给宝宝挑选玩具。
PS:6个月前宝宝太小了,可以玩的无非就是摇铃、拨浪鼓、不倒翁之类的,大家都清楚,这里就不多说了。
从7、8个月开始,由于大脑“前额叶皮层”迅速发育,手部动作也发育加速,让宝宝变得非常好动,一刻也不愿意停下来。
所以,给娃找个玩不腻同时又能锻炼手部精细技能的玩具是非常有必要的。
推荐转转塔是因为它
很好地结合了三种宝宝非常喜爱的元素:
动感、色彩、声响,
当彩色转盘不停地旋转碰撞时,宝宝会一直被吸引,于是一遍又一遍地玩,完全停不下来。
而且,不管是要把转盘套进棒子中,还是要让转盘一直转个不停,都很考验宝宝的手指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大运动能力,
对于这些技能都有很棒的促进作用。
1岁以下的宝宝主要是通过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嗅觉来探索世界。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尽可能多的五感刺激,帮助宝宝通过感觉来认识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和声音,以此认知世界、认知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提高
感统能力
,这是孩子学习一切的基础
。
同时,这些刺激也有助于他们的大脑发育。
早教游戏毯是我见过的所有玩具里
最适合用来
训练感统能力的
,
搓一搓,响纸会发出沙沙的声音;摇一摇,鳄鱼会发出叮铃铃的好听声音;捏一捏长颈鹿会BB叫.....
可以给宝宝提供多样的听觉、触觉、视觉上的刺激。
研究表明,人类的模仿能力和镜像神经元系统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给娃一个六面体,让他模仿个够吧!
六面体,顾名思义,一共有6个面,一面是可以按的
遥控器
;一面是可以开合的
水龙头
;一面是
可以挤的瓶子
;一面是可以开的
钥匙和门
;一面是
DVD播放器和电视以及插头
;一面是妈妈的
眼镜和项链
;还有一个顶部是
抽纸巾
!宝宝可以随意按,随意扭,随意啃和拉扯!爱咋玩咋玩!
拼图是开发宝宝大脑最高效的玩具
,它需要孩子根据部分图形在大脑中想象出完整图形,然后考虑形状、颜色和线条等因素,最终拼出完整的图形,可以同步锻炼宝宝的
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分析能力、空间想象力、解决问题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手部精细动作
等等,越早让娃开始玩越好。
但对1岁以下的娃来说,拼图还是有困难的。
所以,在宝宝接触正式拼图前,先引入
手抓板,既可以让宝宝体验到拼图的快乐,又能为他之后的拼图探索积蓄力量。
手抓板的特点在于它的每块拼图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宝宝只要根据底板凹槽上的形状提示找到对应的拼图块,并把拼图块放到指定的凹槽上就算完成任务了,游戏难度比传统的拼图低,
更容易让宝宝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而且每块拼图的
顶部都有抓纽设计
,更易于宝宝拿取和放置,也是很好的手指精细动作锻炼。
爬是大运动发展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之一
,且
自主性的手脚活动是一种促进大脑发育的高级行为。
所以,选择一款有趣的玩具鼓励宝宝爬行是很重要的。
这类玩具现在市面上很多,功能大同小异,一般都是打开开关,玩具就会一边转动一边唱歌,有的还会发光,
吸引宝宝追着它爬、追着它跑
。
除了做工材质之外,在挑选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下音质,尽量挑音质好的买,不好的音质会伤害宝宝的听力。
当年逛母婴市场随便买的,不知名的品牌,质量噶好,到现在还没坏
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在看移动物体时,一般是物体移动到哪儿,我们的视线就到哪儿了,但宝宝不行,
他们的视觉移动速度比较慢
、视觉追踪能力比较弱
,所以,往往是车开过去了、小狗跑过去了,他们还找不到你说的那辆车、那只狗到底在哪儿。
而视觉追踪能力,是阅读文字材料的基本前提。视觉能力落后会导致孩子在将来阅读时易漏字、串行、注意力比较差等等。
所以,
适度的
视觉追踪训练是必要的
,会给宝宝带来良好的注意力,为认知发展奠定基础。
平时可以多做这样的练习哦
这就是我推荐摩天轮的原因。它的玩法很简单,拍一下,摩天轮就会转起来,而且它的摩天轮里面有很多小珠,转起来会沙沙地响,很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为了让它一直转动,宝宝就要一直盯着它看,看到它慢下来了,赶紧再拍一下,宝宝的
视觉追踪能力和手指精细动作
就都得到了锻炼,且还可以让宝宝慢慢
领悟因果关系
。
特别赞的一点是它的底部有吸盘,能固定在桌子、宝宝椅、车窗玻璃上玩,
分散娃的注意力,一定时间内可以把大人解放出来,干点别的事情
,比如让你得以安心吃完饭。
带过孩子的都知道,这太重要了。
可以吸在宝宝椅上
可以吸在飞机的窗户上
色彩、形状的启蒙很重要,因为我们的宝宝最早就是通过
颜色、大小和形状来初步认识和区分周围物品。
如果不能很好地辨识颜色、形状,那他就不能正确地认知外部世界,更别提对外界做出恰当的反应,身体运动和智力活动自然也就无法进行。
建议从8个月左右
(这时宝宝已经具备了辨识红黄蓝三原色的能力)
开始引导宝宝辨识颜色和形状,只是这个阶段,娃还小,记忆力、理解能力和注意力都还很弱,像”宝宝这是红色“这类枯燥的教学效果并不好,通过游戏来帮助宝宝完成对颜色、大小和形状认知是最合适的。
比如在种菜、栽果、吃果蔬大餐的游戏过程中,我们不断地
用语言强调
反复刺激
:“哇哦,红色的圆圆的苹果真甜啊 ”、”现在我们来种橙色的南瓜吧“......
宝宝将自然而然地学
会辨别不同的颜色、形状
。
角色扮演游戏本身对孩子的成长也非常有利,
点击了解详情
。
日本现代儿童早期绘画行为研究第一人鸟居昭美说,
人一生的教育是从幼儿阶段的艺术教育开始的
。
而且,小朋友真的很享受用自己的手在世界留下痕迹的感觉。同时,这种“涂鸦”对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艺术创作、认知
(画画的过程是对于认知的一个总结和提炼)
、专注力等等都非常有好处,越早开始越好。
只是,
这时期的娃还不能很好握笔 ,所以手指颜料是最合适的
。
而且,在涂鸦的过程中,手触及颜料的感觉、涂鸦过程中手上颜料由多到少慢慢消耗的感觉、
手指在不同物体表面作画的感觉
,对宝宝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触觉刺激。涂鸦也是宝宝表达情感的通道。
学步是这个时期的头等大事。
只是,走路可不简单哦,不仅需要
躯干力量
、平衡能力,更重要的是自信和勇气
,毕竟宝宝在爬的时候,身体重心离地面只有几厘米,但走路,一下子就提高到70、80厘米,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拖拉玩具是学步阶段的经典玩具之一,在拖动的过程中,轮子的滚动会带动玩具一扭一摆地动起来,非常萌趣,可以很好刺激宝宝学走路的欲望,同时在玩耍的过程中达到肢体锻炼的效果。
随着大脑的不断发育,1岁后的孩子就可以平衡身体、维持姿势,还能更灵活地活动四肢。
借助玩具,让他的手脚动起来,可以进一步刺激大脑,促进大脑发育。
扭扭车是当下最好的运动玩具。
左右扭动方向盘就能开,用脚一蹬就可以滑很远
,
它能载着宝宝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同时锻炼
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力、方向感。
这一时期,大脑的认知能力在不断提高,负责眼球活动的肌肉也在不断发育,孩子的眼睛越来越灵活,可以很好观察和对比左右两侧的物体了。
同时,他的手指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有了很大的飞跃,左右手能配合做很多动作了。
是时候来个串珠玩具强化下他的手眼协调能力、手指精细动作了,瓜瓜的幼儿园还用串珠来进行统感训练。
串珠子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孩子需要一只手拿珠子一手拿绳子,然后用绳子对准珠子的口口穿进去,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小心控制力道,因为绳子比较软,太用力会弯,不用力会塌,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运用手指精细技能、判断力、手眼协调能力,
展示了
宝宝大脑发育的复杂过程
;同时经过不断的手指练习,反过来
作用大脑的发育
。
工作记忆是一种暂时保存的记忆,工作完成后就会忘记,
让孩子看、找玩具的游戏过程能训练他们大脑的工作记忆功能
。
同时,在把玩具藏起来再找到的游戏过程里,他们也会
认识到消失的东西还是会回来的
,爸爸妈妈走开了也是会回来的,这对缓解分离焦虑很有帮助。
这款早教瓢虫桌游的玩法很简单,类似寻宝游戏。
它配有5张记忆卡片,玩的时候放入一张,然后打开遮盖看看底下的图片是什么,再盖上,然后再请宝宝找出来。
1岁的孩子最喜欢模仿和弄出各种声响,在自由愉快地唱歌跳舞的时候,他的大脑会非常活跃,所以,要想促进娃的大脑发育,就给他更多的刺激吧!
钢琴弹起来、彩虹琴敲起来!
1岁多的孩子空间意识正在形成,开始会码高,喜欢把东西堆在一块再很开心地推倒。
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玩积木了。
只是,这个阶段的宝宝手眼协调能力、手的能力、建构能力、空间能力都还不是很好,磁力片、磁力积木是更容易的选择。
因为它有磁性
,两块积木/磁力片在接触的瞬间,“咔嗒” 一声就能吸在一起,不用像传统积木那样要小心翼翼地对准、保持平衡了才能往上搭。
大大降低了搭建的难度,
小宝宝更容易掌控,因此也更有信心胜任。
这对他们的
创造力、科学思维力、推理能力、数学思维力、想像力、逻辑力、好奇心、空间感知等等都有好处。
磁力积木
磁力片
宝宝涂鸦的兴趣越来越浓了,喜欢在各个地方留下他的“大作”:墙壁、门板、桌子、沙发.....
只要够得到的地方都被他用画过
,而且还不让擦。
卫生太难做了!
至今还留在我们家柜子上的“猫”
那就给他准备画板/涂鸦墙/电子画板/磁力画板吧,
让他有个地方可以随便画,又不会弄得到处都脏兮兮的。
桌子画板
涂鸦墙
电子画板
磁力画板
孩子在2岁时,就会萌生出挑战的意识,同时也会萌出自尊心和自信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喜欢说“不”),并逐渐意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自己的能力范围有一定的认知。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挑战意识,因为这会让孩子通过一次次挑战来取得进步、获得成长的重要时期。
齿轮玩具,我是五星推荐的,每个宝宝都可以来一套!
它是美国当下最流行的STEM教学理念践行者,现在有很多小朋友都在玩。
这个游戏的
难度比搭积木要大一丢丢
,孩子除了要搭个什么东西出来,还需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让所有的积木全部能转起来。
但也更趣,还
特别能锻炼孩子的能力,
一趟游戏下来,宝宝的的
观察注意力、手部精细动作、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含规划能力)、耐心、抗挫折能力
就都得到了锻炼。
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尝试、实践、验证的过程中,孩子将
从游戏中感悟
机械运动、能量转换、顺时针、逆时针等
科学概念
,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我们知道,孩子拼到最后,拼的不是智商,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心。
逻辑思维的训练很重要,但也枯燥。
推荐这个磁贴游戏盒是因为它
可以满足这个年龄段孩子
喜欢玩贴贴贴的偏好
又可以
很好锻炼逻辑思维
。
在玩的过程,孩子的大脑一直在做这样的思维练习:
发现问题
(看到飞机卡片,想要拼出来)-
分析问题
(要拼出这个造型,我需要哪些磁贴)-
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先拼什么,再拼什么)-
动手实践
(解决问题)。
长期用这种思维方式,更容易培养孩子一整套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