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了明星演绎底层人物时存在的问题,包括电影《逆行人生》引发的争议,以及明星参与真人秀节目体验普通人生活的情况。观众对明星演绎穷人的表现持批评态度,认为明星缺乏真实感和共情能力。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一些成功演绎底层人物的案例,如海清在《隐入尘烟》中的表演,强调了演员对角色的感知和塑造的重要性。
明星在演绎底层人物时,往往存在悬浮和过于刻意的问题,难以真实呈现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观众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明星缺乏真实感和共情能力。
一些明星打着体验普通人生活的旗号,但在实际节目中缺乏真实的共情和感知,放不下明星的架子。这种表现引发观众的不满和批评。
一些成功的案例,如海清在《隐入尘烟》中的表演,能够真实呈现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赞赏。这强调了演员对角色的感知和塑造的重要性。
最近,徐峥又一部“共情”凡人的新电影《逆行人生》上映。
和之前已经成功的《药王》不同,
这次徐峥下基层演的外卖员,从预告时就被口诛笔伐。
“穷人掏钱看一群身价千万的富豪演自己的人生”
基本成了关于这部电影的标签。开播后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被骂的声音就没停过。
同时,还有不少围绕
“歌颂苦难”
、
“消费外卖员”
、
“消费底层”
的讨论。
之后《逆行人生》更是被观众辣评为:
“是没有任何一个外卖员能笑着看完的烂片。”
而除了电影本身,电影海报也没有幸免,有人说
"笑得太僵,其乐融融包饺子的效果还不如春晚。”
也有人说,
“你就看吧,明星们又来合家欢乐,他们身后那群没有笑当背景板的,才是真外卖员。”
所以是观众过于苛刻?
还是,现在内娱的明星真的不适合演穷人呢?
1、敷衍的讨好,
看得人血压升高!
关于明星褪去星光下凡体验普通人生活的案例,这两年从综艺真人秀,到电视剧,真的不要太多,
而呈现出的结果嘛...他们是越来越敷衍了。
节目的初衷不难Get,为的就是拉近和普通人的距离,
但普通人看了真的感动不了一点,反而过于悬浮,血压反倒是升了不少。
比如《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因为喜欢阳台,一个月工资一万会毅然决然的搬进月租八千的房子里。
《我的真朋友》里的程真真,工资不高甚至还有欠债,但却不影响她穿LV踩Gucci,继续住着大洋房里。
《小欢喜》里方圆一家,说是代表了最普通的鸡娃家庭,
但却住着北京的学区房,十几万一年的学费也完全不是问题。
在他们的心中,或许真的对“钱”和“平凡”没什么概念,而那些出于角色需要的“穷”,好像也都止步在了剧本。
除了电视剧,真人秀更是重灾区!!
比如之前,沈梦辰去体验当骑手送外卖,在正式上岗前的培训时就不怎么被看好。
最后果不其然
历时数小时的骑手体验
她也给观众拉了坨大的
镜头里,她全妆上阵造型细致到头发丝,当正常骑手都在匆忙的赶时间时
不知道是出于节目效果还是什么,她则是在慢悠悠的压马路,不知道的以为在拍偶像剧。
所以这也导致从取货时她就开始迟到,
短短几公里的订单,硬是迟到了一个多小时才送到。
试问如果是真正的外卖员,哪怕路程辛苦,但迟到一个多小时,大概率都会收到投诉。
但换成沈梦辰,收到的却是
“她已经很努力了”
以及同台嘉宾陈小纭的
“还好啦,猫砂应该没有那么着急。”
好家伙!外卖迟到一小时没事儿,猫砂不着急你是张嘴就来,
但客户等的时间,以及因为自己的不专业给别人带来的麻烦你是只字不谈....
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配送的过程中,她身边还不乏一群穿着外卖服、骑着电动车在随车护航的骑手。
有没有阻碍交通,挡了别人的路咱不知道。
但就这样公主巡游式的送外卖,任何一个骑手看到估计都会直接翻白眼。
然后还有《奇遇人生》中的杨颖,打着坚韧独立女性的标签,来体会普通人的生活,最后看得不仅观众,连导演也满头黑色省略号。
节目组安排她和阿雅跟随72岁,计划骑行穿越加拿大的素人大叔一起骑行5天,来体验骑行人的生活。
众所周知户外生存的条件艰苦,
而她面对没有厕所和热水的帐篷也是住不进去的。
最离谱的是,一档骑行节目,杨颖下凡后全程需要搭车才能跟上老爷爷的形成。
最后连导演都看不下去了,开始委婉发问。
和普通人的工作不同,明星这个职业比较特殊,而他们参加节目的目的,基本都是来激起观众和嘉宾们的共情,从而叙事来引导人们思考,这也是真人秀的主要看点。
而一些明星,打着下凡体验普通人的生活的幌子,拿着远超出普通人收入的片酬,却从头到尾放不下明星高傲的架子,并且不少时候隔着屏幕,还能感觉到他们给别人带来的麻烦。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观众越来越讨厌明星体验生活的桥段了,
因为往往能共情到的并不是明星下凡的感动,反而是对他们玩玩闹闹,说不干就不干,何不食肉糜的气愤。
2、够了,不想再看明星演“凡人”了
在温室中呆久了,现在明星对贫穷的想象力真的一直在退化,一些看似“走近民心”的做法,
有时真的想劝他们,
请不要再自我感动了!!
辛苦的打工人真的不需要你们来可怜
而高高在上的208W们
估计也共情不到月薪3000的痛
之前号称娱乐圈【变形记】的《新游记》,观众们兴致冲冲的来围观,想看平时习惯了被伺候的大明星,冲破次元壁垒走进普通人的生活的样子。
到最后
多少现代版“何不食肉糜”的名场面
不出意外的越看越让人生气
上班当销售第一天就迟到,领导顾及明星的身份,犯错时主动给台阶
“昨天是不是很累,真的辛苦了。”
当拆台工人,来之前信誓旦旦,但做了半天就直接放弃,宁愿少赚钱也不愿继续再干下去。
虽然两个人一天都只干了半个工人的活,一共赚了30块。
但感受完打工人的辛酸后,他们宁可直接破产也还是会选择花一百多打车回宿舍。
这也形象的印证了明星与普通人之间的现实鸿沟,所以也有了接下来黄子韬说教的名场面。
对于明星,打工是为了体验生活,不用考虑金钱,不想玩也能随时放弃。
但对于普通人,这份工作就是一家老小的饭碗,多少人不喜欢但不都在咬着牙继续干?
反观明星们高高在上的说着“鸡汤”,在”日结工人“的真实表露下,反而显得非常可笑。
所以,这种带表演,消费普通人性质的作秀,真的太讽刺了,求求别再拍了。
其次,最近还有一个相当典型的“下沉翻车”案例,杨幂新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在宣传期的一系列“下头营销”。
为了让角色更贴近普通人,更有真实感,杨幂提出了在造型要加入一些
“接近普通人生活的小细节”
比如,找造型师专门染了头
(当时为了角色染头还上了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