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租售情报
中国最大的二手房网络媒体及信息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新的二手房资讯、最全面的楼盘信息、活动推荐及最真实有效的二手房出租出售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我一般是拿大头针比划一下。-20250205 ... ·  3 天前  
财宝宝  ·  @d以梦为马 -20250205112405 ·  3 天前  
财宝宝  ·  脑瓜子嗡嗡的。 -20250205112628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租售情报

你以为楼市调控接近尾声?错!一步大棋正徐徐而来...

上海租售情报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8-11 17:34

正文

来源:米宅米宅(mizhaimizhai)  作者:葫芦娃


时至今日,全国本轮的房地产调控已经过去1年。


热点城市几乎全线进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的四限时代。从流通端到金融端,从供给端到需求端跟房地产有关的各个阶段、方方面面都被政策死死摁住,房价被强制的套上了制度的笼头。


于是,有人说,本轮房地产调控,从政策层面基本上也算接近了尾声。


但在我看来,这仅仅是开始,有一步大棋正徐徐走来。


1

“长效机制”不断的以各种形象进入我们眼中。


4月,住建部、国土部发布《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超大、特大城市和其它住房供求矛盾突出的热点城市,要增加公租房、共有产权房供应。


7月份,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未来5年的供地计划,在增加住宅用地供应量的同时,完善供应结构,促进长效机制的落地。


7月份,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収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要求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同时设置了12个城市试点。


7月17日,广州公布了《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进一步落实租售同权,加快落实房地产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7月28日,无锡全面放宽落户政策,租房者也可申请落户,进一步促进租售同权的落地。


8月3日,成都出台“人才安居新政”,将建30万套人才公寓,租5年可按市价购买。


8月4日,北京多部门起草《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共有产权住房项目以低于市场均价的价格销售,将不少于30%房源分配给新北京人。


上述政策,都将目标指向同一个地方——


对,就是长效机制。


去年年底,政府正式提出了“明年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之后,长效机制就以各种形象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眼前,有时以“户籍政策”的形象出现,有时又带着“土地政策”的面纱,大多数的时候是在“租赁市场、租售同权、供应结构”的陪同下,缓缓而来。


2

中国房地产的病根在供需失衡,但这种失衡偏偏是历史的必然。


提到中国房地产的痛疾,很多人都会指向一个词“房价高”。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房价高?或者说,某些城市为什么会房价高?


说白了,就是因为这张图——



中国城市进化的城市群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城市化的未来在这里,中国经济的未来也在这里。


中国城市化、城市群化的发展进化过程中必然要伴随大者恒大,强者愈强,强大者,房价愈高昂!这种失衡貌似城市化的必然,也是城市群化的必然!


3

长期的失衡发展,房地产行业的痛疾出现了!


伴随城市化进程中的供需失衡,诸多问题出现了,痛疾也随之而来——


中国房地产痛疾链条▼


1、供需失衡积累到一定程度,新一轮上涨周期到来,客户追涨进场,房子在流通辗转中,房价水涨船高;


2、在供需失衡的市场环境下,供给的源头——土地,始终是城市稀缺资源,地价在看涨行情中居高不低,房企争相布局重点核心城市,地价在土拍竞争中,不断走高,土地成本助推房价上涨。



伴随城市化的发展,中国房地产正如同一条锁链一般,把政府、房企、金融机构以及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牢牢的拴在一起,一起享受房价上涨的喜悦、痛苦和辛酸。


这条锁链,就如一条水蛭一般,趴在城市的躯体之上,疯狂的吮吸城市进化过程中的绝大多数福利。


这条锁链上的每一栋房子,越来越像投资品,而不是居住品。


在过去几轮的政策调控中,将重点更多地放在“需求端”,通过限购、限贷等双重政策,去打压需求,去提高门槛,去控制房价过快上涨。


的确,在门槛提高、需求打压之后,房价暂时停在了高位之上。


但最根本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城市群的吸附力依然存在,人口涌入并未减缓,实际居住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只是短期被压制在极小的空间中得不到释放。


房地产就好像横亘在城市化上空久治不愈的顽疾一般,房价“一抓就停,一放就涨”。


上述这些,显然不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人愿意看到的,更不是我们的政府愿意看到的。


于是,长效机制出现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