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这几年,我们仿佛失去了“人生支点”。
混乱、失序,几乎成了我们的生活常态。
“人生支点”,就是当你陷入困境和不如意时,仍然能托住你的事物和精神力量。
它可以是很宏大的理想、事业,也可以是很细微的生活日常,或是一段珍贵的关系、回忆等。
一般来说,人生支点越多,内核越稳。
道理都懂,问题是很多人根本找不到生活中的支点,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对自己乃至对世界感到失望,内心充满空虚和无意义感。
那我们怎样才能重新找回人生支点?
前段时间,壹心理和著名作家蔡崇达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谈。
他告诉我们:“当你的内心能跟世界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你的内核就会非常的稳定。”
于蔡崇达而言,他最初的人生支点是童年时期的6个“好朋友”:鸭子“小白”、老母鸡“阿花”、小猫“黑咪”、兔子“佐罗”、鸽子“米点”和小狗“大黄”。
和它们交朋友的过程,让他学会了如何与世界交朋友。
他在新书《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中,写下了他和这些好朋友之间的温馨故事,试图告诉每一个正在经历迷茫、无助的人:
在孤独而漫长的时光里,这世间总有某些部分在意着你;总有⼀些部分,在试图陪伴你、和你交朋友。
找到TA们,就能重新构建你的人生支点。
这些年,你有过特别迷茫、感觉人生无意义的时刻吗?
黑狗达(蔡崇达小名)的迷茫,从5岁就开始了。
那时他刚失去外婆,母亲很晚才能下班去接他。
所以放学后,他看着其他同学都被家里人接走,又想起放学后再也不能去外婆家玩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变得不愿起床,抗拒上学,也从来不和母亲谈起外婆,试图假装外婆还没有离开。
年幼的黑狗达还不懂“孤独”和“死亡”的含义,只是觉得“心里难受”。
这时,阿太送来了几只小鸭子,告诉他外婆会暂时寄身在其中一只鸭子上。
黑狗达虽然不信,但还是忍不住照顾鸭子、和鸭子玩,也一点点开心了起来。
后来,一场鸭瘟带走了其他鸭子,只剩下了鸭子“小白”。
因为同伴的离去,小白变得闷闷不乐,失去活力,缩在窝里一动不动。
黑狗达觉得小白很像刚失去外婆的自己,最需要的就是陪伴。
所以他搬着小板凳坐在小白旁边,一直陪着它。
几天后,小白“嘎嘎”两声回应了黑狗达,成为了彼此的新朋友。
陪伴小白走出痛苦的过程中,黑狗达也与失去外婆这件事达成了和解。
他终于敢说出对外婆的想念,在大海边和外婆真正告别:
“外婆,我没事了!你走吧,赶紧到天堂去吧,我已经会交朋友了。”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像黑狗达一样,突然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无法处理的情感、无法做出的选择……
对此,蔡崇达认为:
“人在这种时候就会迷茫,因为他自己也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状态,所以即便向他人求助,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反馈。”
此时,人会感觉周围所有人都不理解自己,自己和外部世界是隔离的,因此格外需要支点,重新和外界连接起来。
正如童年时期的小动物对蔡崇达的意义:
“小动物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陪伴。这种陪伴可能也是自我内心的投射,把你内心的困惑、疑问投射到另外一个个体身上,然后由那个体做的动作,来感受那个回应,甚至得到问题的答案。”
这其实就是自体心理学所说的“理想化客体”。
它会出现在一个人受挫的时候,帮TA度过艰难时刻,建立稳定的安全感。
即:永远有人会陪伴我、理解我、包容我。
通常情况下,这个角色由父母扮演。但现实中很多父母没能很好地充当这个角色,这时其他人或物也可以作为替代。
它们未必真的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但能给予一种支撑性的力量,陪伴一个人发展出解决困难的能力。
这几年常常看到很多人说,觉得内心很迷茫空虚,没有支撑自己的人生支点。
但在蔡崇达看来,不止我们,“整个世界都处于一个原有发展模型失去方向、失去支撑点的状态。”
当整个经济环境都摇摇晃晃的时候,作为个体也会跟着迷茫和困惑。
“但人来这世间不只有经济生活,更是精神生活。”
在他看来,商业社会会过度刺激人的经济需求。
于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满足物质欲望当作自己最重要的需求,从而没有机会关心自己其他的、更全面的需求。
我们的生活模板变得很单一:考大学要选最热门、最赚钱的专业;工作的目标只是为了买房买车;给自己买更贵、更多的东西才是真正爱自己……
如果只偏执地盯着这些目标,一旦无法实现,你就会感觉整个人生都要“完蛋”了。
“这种失衡是因为,你以为你只有一个支点,以为你跟世界只有一种连接方式,以为你的需求只有一个需求。
但其实人的内心有无数的情感和欲望,你跟这世界的连接有无数种方式。”
因此我们想要找到人生支点,就要先看清自己内心真正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外界强行刺激的各种物质需求、
回到个体来说,蔡崇达反而觉得在整个大时代失去方向的时候,正是每个人“寻找自己新的生命方向”的时候。
“你要走出内心的乱流,也要回到更关心你自己、关心他人,更理解你自己、理解他人,更在乎你内心和这个世界的连接。”
当你内心有跟这世界连接的部分,你就会觉得特别稳定,会有一种灵魂的根系扎根在世界的感觉,“就像一棵树。你的根系越深、越宽广,你能长出的枝丫越多、越繁茂”。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无力掌控生活时,自然也就没有能量去寻找支点。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成年人和世界相处的方式,往往是在模仿TA小时候学到的方式。
对黑狗达来说,教会他和世界交朋友的人,是他的“阿太”。
读过蔡崇达作品的读者应该很熟悉“阿太”,她是一位活了99岁,永远充满生命力的老奶奶。
她从没读过一天书,却总能讲出充满哲理的话。
在把鸭子送来后,阿太专门教黑狗达如何和鸭子一起散步。
家里人都觉得奇怪:“鸭子也能遛吗?”
阿太很认真地告诉大家:
“这不叫遛,是一起散步。其实所有动物、植物我们都可以交朋友的。知道这一点后,你们就会发现,这世界有太多朋友可以交了。如果不知道这一点,你们会以为,这世界可太孤单了。”
阿太就是可以跟天地万物交朋友的人。
她会跟太阳、树、头顶飞过的鸽子、路过的狗打招呼,还把自己养的花草、母鸡“阿花”都当做好朋友,认真地跟它们对话。
她还把花草放在最舒适的地方,不强迫“阿花”呆在窝里,尊重它的性格,确保它们都开心。
在阿太的言传身教下,黑狗达也是这样对待小动物的:
他会给它们取名字,因为“有了名字,它就不只是一种归类,而是我的朋友”。
谈到这里时,蔡崇达告诉壹心理:
“我是站在一个人类是天地万物之灵,动物也是天地万物之灵,我是作为这个平等的生命状态,试图去感受彼此身上的情感和情绪。”
在他看来,“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教育,而是生命教育,就是教会TA如何去感受和理解、以及和这个世界相处。”
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成年人最缺失的一课。
而阿太教给他的生命教育,是把周围的万物当作一个个具体的存在,去和它们建立真正的关系,以一个具体的人活着。
蔡崇达形容它为“灵魂和灵魂之间的互相映照”,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真正的“看见”。
在这个过程中,真实自我被肯定,以一种安全的方式生长着。
这些心理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底层的心理秩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核”。
个体因此产生力量,能够主动去探索自己全面的需求,不断连接新的支点,拓宽人生的边界。
那么,如果一个人从未有过“被看见”的体验,没有机会形成稳定的内核,该怎么办呢?
“一个人说他没有感觉被爱过,我当然会听着特别难过,我不知道他生活在怎样的原生家庭”,蔡崇达心疼地说。
但他希望大家能相信:每个父母都有爱孩子的生物本能,但可能有的父母在自己的人生里,其他的需求超过了爱孩子的本能,给孩子造成了一些伤害。
这并不是要你去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和事,而是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关系:
如果你对一个人生气,说明你对TA生长出了新的需求,但没有得到满足。
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你“说不清楚”或者“说不出来”,二是TA能力不够,或是你的需求和TA的需求相悖了。
这时如果你还在乎这个人,可以主动说出你的需求,看能否一起成长;或者尊重对方,不强求事事都按你的来,而是寻找其他的连接来满足你的这部分需求。
“不要把你内心的所有需求放在一个人身上,也不要把你所有的精神秩序,那个来自人间的意义放到一个事情上。”
在蔡崇达看来,万事万物的连接和分离是常态。
因为人是不断成长的,本会不断长出新的需求,曾经的支点也会主动或被动地不再出现。
和支点分离,本身就是每个人心理秩序中关键的一部分。
正如小时候鸭子们去世时,黑狗达难以接受,特别沮丧。
阿太对他说:“黑狗达啊,这世界确实经常有这种乱七八糟让人难受的事情。而且以后还会有,甚至更让你难受、让你不能理解。但这就是这个世界啊,有这些东西,就像有台风、有雨、有风一样自然。所以咱们要拼命珍惜好的部分。这大概是唯一能做的事情吧。”
接纳分离的过程让我们的心理结构更加稳固,更能适应现实。而不是只能接受“好”的,无法忍受“坏”的部分。
所以蔡崇达想鼓励大家,不要因为对外界失望,害怕会失去某些重要的人和事,就不敢和他人、和世界建立关系。
“一个生命来到这人间最重要的礼物,就是产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的连接。
恰恰我觉得,越意识到告别,你不应该去逃避,而是越要学会珍惜。”
这样当你面对失去时,就不会陷入挫败,而是主动寻找新的支点:
感觉生活无意义,可以发展新的爱好、交新的朋友;
原生家庭不幸福,也可以寻找伴侣,组建自己的小家庭;
工作不顺心,可以找一个感兴趣的方向,探索新的可能……
如果你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和他人的关系中感受到爱,可能说明你底层的心理秩序还无法支撑你去解决这个课题。
这时,蔡崇达建议大家:“先从跟万物建立连接开始,和山川湖海、自然风光,或是一只只小动物交朋友……因为它们是最稳定和可靠的存在。”
接着,再逐渐去建立一些简单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些基本的情感连接支撑你。
“最后,你再回到曾经可能最伤害你的地方,去跟你最在乎、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产生更深的情感连接。”
和蔡崇达的对话,让我想到了诗人苏轼的故事。
公元1082 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在去沙湖的路上天降暴雨。
其他人都忙着找地方躲雨,只有苏轼仿佛毫无察觉,在雨中独行,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中的风雨常常无法预料,当它来临时,我们手中并不一定有刚刚好的“雨具”。
但只要我们还能去爱身边的任何人、事、物,去发现寻常生活中的乐趣,我们也能找到新的支点和希望。
就像蔡崇达在采访最后所说的:
“无论看上去英勇无敌的人,还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其实都是渴望被关心,被理解,被认可的。
如果你一直抱着理解他人之心,你就会连接到另外一些愿意理解你的人。”
新的一年,祝大家能真正放下某些重担,去爱,去经历,去和这个世界好好地交朋友。
去为自己找到足够多的支点吧!哪怕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度过自己喜欢的一生,也不枉活过这一遭。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麦子
采访、编辑:笛子、一颗多肉
策划:Jessica、Rachel
视频后期:陈辉
图源:书籍《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明天上午11点,本文点赞数最高的5条留言,将获得壹心理送出的蔡崇达老师亲笔签名书《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一本。↓点击下图可直接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