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翅金盔
古代冷兵器考据控,历史细节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品读 | ... ·  6 小时前  
政知道  ·  彭勇任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  2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卫奕信之子,将任驻华大使” ·  2 天前  
底线思维  ·  半岛破冰靠真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翅金盔

请交出您的房间-腾屋行动

凤翅金盔  · 公众号  ·  · 2024-10-15 09:17

正文


腾屋行动是1918 至 1920 年苏俄对公民房产的没收再分配行动,在城市搞了两年彻底把一切房产收归国有。大部分市民的住房都被调整,目的是将郊区的工人农民还有干部家属安插到市中心去,改变市民结构。

公寓10家人使用一个厨房
在帝俄时代许多人住在公共公寓里,使用公共厨房和厕所,包租公把每个房间单独出租。挤压行动中包租公的公寓被没收,房间被重新安排分配。新的分配不按租金多少,而按级别和出身分配。

1918年8月20日苏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废除城市房地产私有制》,所有住房被收归国有, 房管委员会再分配处置,相当于房管会垄断了所有住房资源。 1917 年十月革命后莫斯科就宣布没收价值2万卢布或年租金超过 750 卢布的房屋不动产,几个月后所有房屋一律 充公。

很多人在公共公寓住了一辈子
莫斯科颁布《城市生活区分配》法令,规定了普通市民的住房标准,超出的房间由房管会没收再分给别人。标准为每 1 名成年人有 1 个房间,每2名儿童有1个房间,如果职业特殊可以保留1个房间做工作间。彼得格勒(后来的列宁格勒)也制定了类似标准。

按这样的标准,一个普通三口之家只能有两间半房,小夫妻只能有两间房,多出的要收归公有,由房管会重新分配给进城的人。房管会一跃成为垄断人民居住权的权力部门,它可以决定你住在哪里,住多大,和谁住。

1940年代的房管会登记册
1918 年9 月11日,莫斯科颁布了《征用住宅和不动产》法令,制定了“以牺牲资产阶级寄生分子为代价,给工人阶级提供生活住所“的原则。每 1 名成人可以享有不少于2 平方沙绳约 9 平方米的住房面积,具体每个人住多大的房间由房管局灵活掌握。

整个城市人口分为四类:
“共产主义者”,即在内战前线的红军士兵家属,优先分配大的和地段好的房屋,具体大小根据级别划分;
工人、中小知识分子可以分到“剩余的好房间”;
大知识分子、高级雇员、没有房地产的小资产阶级”按照规范清退没收多余的房间”;
资产阶级必须清算,没收财产,驱逐出城市,他们被没收一切都只发放'野战被服':一对亚麻裹脚布、一个枕头、一条毯子,就是一个红军士兵去前线带的被服。

公寓的公共厨房,冰箱也是公用的
在1918 年秋天,3197 个资产阶级家庭约 15000 人被驱逐出莫斯科,超过 2万名干部家属搬进他们的大公寓。1918 年至 1924 年,总共有近 50 万人迁入莫斯科住进资产阶级舒适的公寓,30 万人迁到彼得格勒,改变了头部大城市的市民结构。

公共公寓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当时有房产又超出标准的人,只有接受多余房间上缴国家一条路。那会的出境管制比松,很多人气不过带着细软跑路了,一年就跑掉一百多万人。

公寓的公共盥洗室
列宁写
“国家必须强行将贫困的家庭搬进有钱人的公寓。我们搬进去的工人民兵分队15人一组:2名水兵,2名士兵,2名有阶级意识的工人(其中只有1人是党员或积极分子),1名知识分子和8名劳动阶级穷人,其中不少于5名是妇女或城市服务人员或非熟练工人等。

市民们,今年冬天你们要再腾出两个房间,在地下室准备两个房间供两个家庭住进去。我们的工程师帮助每个人建造好公寓,你肯定会得到自己的房间。您的房屋将为 10 个家庭提供服务,在你的家庭中,有两个无业的公民能做维持秩序的轻活,一个 55 岁的公民和一个 14 岁的公民。他们会每天值班 3 小时,以保证10 个家庭的食物分配公平,并保留分配记录。”

需要住进10家人的公寓
房管会像乱点鸳鸯谱一样不分青红皂白地重新安置,驱逐资产阶级和没收多余的房间。工人们在市民的公寓里不可避免地和原住民发生了冲突,市民抱怨工人们拆了家具、门、隔板、橡木镶木地板,放炉子里焚烧取暖,偷拿市民的财物。

1920 年代初,房管会开始要求公寓内安装隔板,以把各个家庭隔开。后来通过私自搭隔板来偷面积的人越来越多,房管会又规定必须经它授权才能搭隔板,管审批搭建的人又多了个收红包的财路。

拆除隔板的老公寓
这时候房管会继续没收居民多余的房间,出现了很多鸡飞狗跳的事情。如果职级够高会住在别墅或高级公寓里,但如果失宠贬职,那就一步打落尘埃,家里人就得和别人去挤公共公寓了。总之一切和职级身份挂钩,每个人的基本生活资源都受到严格管制。

1918年彼得格勒拍了个宣传片来美化腾屋行动,锁匠普尔尼科夫和他的女儿从地下室搬进了赫鲁斯廷教授舒适的公寓,占掉了教授的一个房间。教授对他的新邻居很满意,他的儿子爱上了锁匠的女儿,他们订婚了。普尔尼科夫的工人朋友经常来做客,赫鲁斯廷受到他们影响变成位进步人士。

腾屋行动的宣传片,教授和工人亲如家人
布尔加科夫在1925 年写的讽刺小说《狗的心》讽刺了腾屋行动:

“我们是住房管理委员,在居委会开会后来找您,在会上提出了您公寓腾屋的问题......”

“你们真是够了!根据今年8 月12日的法令,我的公寓因工作需要已免除了任何调整和安置。“教授回答道。

“我们知道,但房管会考虑了您的问题后,结论是您占用的面积还是太大了,你一个人占了7个房间,太过分了!”

“我的公寓就是我的研究所,有1间接待室兼小图书资料室、1间餐厅,1间办公室,1间观察室,1间手术室 ,1间卧室,1间助手的房间。房间都和工作有关,就这地方还不够用呢!你们有完没完?”

“对不起,我们就是来谈餐厅和观察室的事。依照劳动纪律,房管会要求您自愿放弃餐厅,因为在莫斯科没有分配餐厅的规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