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文学、艺术、体育、历史、旅行等题材的文字源。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广东人蒸鱼与江浙人蒸鱼,那是不同的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5-06 16:58

正文

只说大的典型套路。

具体“我家不是这样的”、“我邻居不是这样的”、“我吃过的店不是这样的”等个例,就不参与讨论了。

这里的江浙地区,不包括临海居民的习惯——浙东南许多居民,饮食习惯甚至会接近潮汕和广东呢。



江浙蒸鱼,除了浙江临海的之外,多为河鲜湖鲜,有江鲜最好。

粤地蒸鱼,有相当的比例是海鱼。


江浙不靠海的长辈们,吃鱼更多吃个细,吃个味道。我们老家那里,普遍不把鱼当肉菜,就吃个鲜。

粤地蒸鱼里,有相当部分是所谓实肉鱼。白仓、桂花、龙趸。是能吃到肉头的。


一个典型的长三角地区蒸鱼流程是:一条活鱼收拾干净,入盘,放葱姜,有的还要放香菇笋片,甚至还有放酒糖盐粉的(我看见有上海阿姨这么干过)。一般蒸15分钟,出锅下麻油。

一个典型的广东蒸鱼流程是:一条活鱼收拾干净,水开了才放下去,蒸7分钟,迅速洒葱丝,熟油豉油一浇。鱼肉如玉,到蒸不见血就好,多两分钟就老。


这里的区别是:江浙人蒸鱼,还会调理介入一下;广东人,普遍更重视鱼本身的味道。

比如在我们老家无锡,鲤鱼是可以蒸吃的。但一个老广东师傅跟我说过,他们上路的店不蒸鲤鱼,有泥腥味。

这不是说广东人蒸起来就粗犷。广东人为了让一条鱼蒸得迅速又妥帖,可以很花心思。

正经的蒸鱼有许多细节,广东厨师都会在乎到:

——背部开刀。这是为了让鱼背肉厚的地方与其他部位火候同步。类似于做羊肉许多师傅会将里脊单拿出来,因为怕老嫩不均。

——蒸时鱼头冲着受气的那一面。因为鱼头难熟。还是火候。

——鱼身下要垫筷子和葱。为了通气和去味。


大概,这就是江浙地方蒸鱼与粤地蒸鱼的区别了。

江南普遍在蒸时也会更多参与调味;广东普遍更讲究一条浑然天成的蒸鱼,豉油之类,那是后下的了。我在邮轮上也听蔡澜先生说,广东香港人蒸鱼,着实是最好的调理法,天下无对。


当然现在大家都在融汇交流,技法上未必这么严谨了。大概到老馆子或者家里有老人下厨的,会明显些。

许多老广东人家会自制豉油来蒸鱼,这点子钻研劲,江浙人就少得多。我爸以前开过句玩笑:我们自己调油是用来拌豆腐干丝和下面吃,他们是用来浇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