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柠学术
持续输出优质的科研技巧、效率工具。号主:浙江大学在读博士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剑桥大学交流生,具有丰富的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学科竞赛等学术经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内蒙古  ·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 ·  16 小时前  
网信内蒙古  ·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 ·  16 小时前  
A项亮  ·  创业者如何利用Deepseep等AI工具建设 ... ·  21 小时前  
A项亮  ·  创业者如何利用Deepseep等AI工具建设 ... ·  21 小时前  
南京新闻  ·  突然宣布:大裁员!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重磅!DeepSeek获顶级域名认可 ·  2 天前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  夯实守护绿水青山的法治根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柠学术

再见了 Endnote 和 Mendeley,又一款必备的文献管理神器!

青柠学术  · 公众号  ·  · 2024-11-03 20:00

正文


昨天一同学来找我哭诉:

“为了写论文,我十一放假没回家,查找了几百个网站,数据出错也熬夜修改,通宵爆肝,命都快废掉了。

结果改了八稿,老板还说我文献匮乏,缺少论证。 我现在都快被逼疯了!”

听导师说:这篇论文要是再不发表,你就等着延毕吧!


怪不得大家都说: 延毕时,没有一个导师是无辜的。

其实,想轻松过审,写出优秀文章,不能死磕,你得找对方法。

找对方法,核心比你想的更简单



一篇好的论文,就是科研人的硬通货。

论文好不好,全看有没有详实的 文献支撑 数据、案例佐证。

面对海量信息,如何快速搜集你想要的资料就显得格外重要。

同学向发表过几篇SCI的师姐求助后,师姐建议她, “试试用AI吧!”并当场秀了几招:




同学看的目瞪口呆!!AI现在竟然这么牛逼了。之前还一度觉得AI被互联网夸大其词了,和自己没多大关系。

师姐说:“ 一开始我也和你一样,对学AI很抗拒,觉得和自己做学术没关系。但你仔细想 ,我们现在的科研任务也越来越重,

而AI却可以帮我们处理掉那些重复、耗时的工作, 直接节省 80% 的重复工作时间 ,尤其在科研学习中。

师姐一边说又当场用A I秀了一波操作——

● 外文文献精准翻译 ●

刚读研的时候,每次组会老师都要求必须分享外文文献。无奈只能用百X翻译,有X翻译,但涉及到学术名词还是翻译错误,这样不仅效率低下,就连想复制内容平台都要收费。

而A I和翻译软件相比,更容易 辨认出学术名词并精准翻译 ,面对长文本翻译也不怯场。无论从准确度、流畅度还是专业性上都降维打击。


论文数据可视化

不少同学还在用PPT、Excel手动绘制图表,碰上ddl就更焦灼了。

但是,用A I就能直接把数据自动输出成韦恩图、散点图,甚至一键生成医学专业的微生物、组织图形模板,躺着就做出高级专业图表。

● 格式排版精确修改

一片红红绿绿的不只有股市,还有可能是参考文献和角标;善用A I可以协助确保 APA/MLA格式 引用,还能自动检测纠正排版、语法错误。


● 学术审稿有效降重

很多心急的科研小白中了辅导机构的圈套, 大几千的砸进去颗粒无收

生成式对话人工智能的出现,给鱼龙混杂的市场下了一剂84消毒液。它提供针对性地改进建议,提高论文质量,审核实验数据合理度。


● 辅助简历修改●

咱们读硕读博,说白了都是为了以后能有一份好工作。

可这两年的就业市场实在太差了,有不少人都对简历的修改存在困惑。用 AI辅助诊断优化简历 ,轻松丰富简历内容~


02

同学:“我把思路分享给导师,他居然夸我终于上道了!”

原来去年国际就对 全球博士后 做了一项调查,约有 三分之一 的受访者使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来优化文本、生成或编辑代码、整理文献。


甚至在国外,还有人在4个月内利用A I 进行数据分析、图表可视化,产出了 16篇论文

所以当我们普通科研人正在无数个深夜里因为数据搜集困难、实验设计繁琐而内耗时,

掌握工具的高尖端科研人才已经在下一个level,把体力活甩给了 A I

● 省时!文献阅读总结●

用A I自动阅读文献, 一键提炼要点,解读公式、图表 等,几分钟就抓住核心思路和观点。


● 省力!可视化美观呈现●
用A I可以定制模型,制作优美精细的 统计图,解读文件/图片,流程图,思维导图。


并且还可以使用A I绘图制造精密的人体构造图、信号通路图,辅助科研人员离SCI更进一步。


● 省劲!临床模型建立 ●

在做一些深度、复杂的探索上,它也毫不逊色。

比如近年来医学研究领域备受重视的预测模型,让有些科研新人抓耳挠腮。
而A I可以逐步帮你建立思路和方法,让你快速构建起一个合格的模型!


● 省心!实验设计优化 ●

如果给你一项任务:从零开始学习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并且根据已有的反应物来设计完整的实验流程,你需要多久才能完成呢?

对于A I化学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在你阅读这段字的1分钟内,任务就已经完成。


伴随着A I在科研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不会A I的人,就相当于科研小白。

✔让你驶上A I红利快车道
✔借助A I提升自我
✔把握科研领域新趋势

风变A I应用直播课
现在开通体验资格
前100名只需 3.3 元!

马上扫码报名
让科研坐上火箭↓↓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 去年年末,AI 就开始和真人“平起平坐”,荣获 Nature 大奖。

2023 年年底,《Nature》公布了 2023 年度十大人物,其中第 11 位是「非人类」成员——A I。


想要在这个领域深耕,还是强烈建议早点入门A I。

做使用工具的人,不做被工具替代的人。
现在市面上的A I课程鱼龙混杂,有些教得浅,直接粗暴甩个工具包给你用,实际什么都没学到。

风变科技作为一家擅长发掘趋势、致力前沿技术推广的公司,早就是数字化领域的教育行家。

先后将Python、智能化交易、RPA等原本属于少数人的技能普及化, 八年内培养了1200万+学员 还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评定为“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基地”。


今年是A I彻底爆发的元年,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颠覆传统的职场和生活方式。

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这项前沿科技, 风变早已跟国内500强大厂签署合作——接入科大讯飞的A I大模型。


并针对0基础小白,打磨了一套 AIGC一站式持续成长方案:

-✍A I智能对话实训, 打造A I全能科研助理;
-💻A I绘画专项实训, 让你的论文插图精美;
-😳A I高阶部署实训, 灵活定制个人A I需求;

风变A I应用直播课
现在开通体验资格
前100名只需 3.3 元!

马上扫码报名
让科研坐上火箭↓↓

选择风变A I直播课的四大理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