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有关政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安头条  ·  DeepSeek,紧急声明! ·  昨天  
西安头条  ·  DeepSeek,紧急声明! ·  昨天  
发财老博士  ·  慌了!中信全力唱多!! ·  2 天前  
发财老博士  ·  慌了!中信全力唱多!! ·  2 天前  
陕西高院  ·  一图读懂《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夯实守护绿水青山的法治根基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 2025-02-10 11:2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建设的现状。进入新时代,我国在此方面的立法力度大、制度出台密集、监管执法尺度严格,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历史性变化。形成了‘1+N+4’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文章指出,我国立法力度最大、制度出台最密集、监管执法尺度最严,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历史性变化。

关键观点2: 我国形成‘1+N+4’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该体系包括基础性、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专门法律,以及针对特殊地理或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

关键观点3: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涵盖广泛。

除了传统领域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能源利用等,还从区域、流域尺度开展系统保护和治理,如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

关键观点4: 我国正探索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通过推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实行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等,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

关键观点5: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正在研究推进。

以法典化的方式整合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正文

点击标题下 蓝字 可快速关注我们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建设进入了立法力度最大、制度出台最密集、监管执法尺度最严的时期,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国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1+N+4”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其中,“1”是指基础性、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N”是指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专门法律;“4”是针对特殊地理、特定区域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所进行的立法。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涵盖30多部法律、100多件行政法规、1000多件地方性法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立法成就举世瞩目。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涵盖广阔、特色鲜明,既有一般环境法共性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能源利用等传统领域,还开创性地从区域、流域尺度开展各类生态环境要素的系统保护和治理,比如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

徒法不足以自行。为有效提升环境执法水平,我国不断从纵向垂直与横向综合两个层面探索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比如,推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在省以下实行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解决独立性欠缺、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推动法律落实。

目前,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正在稳步有序研究推进,以法典化的方式系统整合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令人期待。不断夯实守护绿水青山的法治根基,亮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利剑,将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加扎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来源:人民日报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