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二姐财局
让我们光明正大谈谈钱。赚钱、攒钱、省钱那些事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朱棣刚驾崩,太子就哭着从天牢放出一罪臣,结果 ...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十人九湿”,万病皆始于湿,试试这个小方子 ·  2 天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学者的2024】韩鼎:寻龙问古赞盛世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曹操手下名将如云,真正被重用的却只有四位,五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二姐财局

退金令来啦!银行、保险公司要暴雷了?

二姐财局  · 公众号  ·  · 2024-06-14 14:23

正文

大家好,我是凌凌柒。

最近上海闹白蚁,

到了晚上我们公司的小伙伴都不敢开窗了。

外头乌泱泱一片

今天说两个比较敏感的事。

小银行最近闹出了不少动静。

多家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解散,再加上“退金令”的事。

好多用户来问我:

柒柒,听说金融机构要暴雷了?

银行和保险公司还安全吗?还能存钱吗?

1

大家可能不知道,

光去年一年,银行机构法人就减少了77家, 平均一个月有6.4家银行机构退出。

即便如此,截至23年年末, 咱们还有4490家银行,

其中农村金融机构3765家,占了80%以上。

包括 1607家 农商行、 499家 农信社、 23家 农村合作银行、1636家 村镇银行

虽说咱们人口多,但4000家银行,也属实有点太多了。

随着城市发展的分化,中小银行必然会走向兼并、解散的道路。

为啥这么说呢?

谁都知道,银行赚的是存贷差的钱。

存到银行的钱,如果借不出去,就是空转。

但借给谁,也有讲究。

就算是咱们借钱,也会愿意借给人品好、收入稳定,还债能力强的。

银行也是一样,会更愿意把贷款投入到高需求、低风险、经济好的地区。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自然不用愁。

而三线和农村融资难,发展就会大大受限。

所以,当初促进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发展, 禁止农商行资金出省。

就是为了让地方的资金、尽量用在自己身上。

而不是被大城市虹吸。

但这两年整个银行业压力都不小,

一方面净息差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区域银行不良率居高不下。

其中,不良贷款规模增长最大的就是农商行,光去年增长了1077亿。

所以, 今年1月,金监局就明确要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在加上去年去年颁布的 新资本管理办法

未来,中小银行的分化合并,

只会越来越快。

2

说到中小金融机构化险,

就不得不提最近众说纷纭的退金令。

不瞒大家说,我本来不打算公开讲的,

老用户应该了解我,对于风险提示我一向是比较迅速且谨慎的。

前年河南村镇银行出事,我应该是第一批在公众号提示风险的。

所以,退金令一出, 我就发朋友圈提示了风险:

不打算公开讲,有两个原因:

一来,我不喜欢过度分析还未落定的事。

比如保险法更改、比如退金令。

退金令虽然公布了,怎么个章程还没说。

我又没趴在政策制定人的床底下

事情没有可以参考的案例,一通分析没啥意思。

二来,我不喜欢借助政策风向煽动情绪。

虽然我偶尔为了阅读标题党一下

但是内容写的都很谨慎、客观,不偏颇。

但是舆论发酵越来越大,不少新粉丝一直来问我。

那就简单说说我的观点。

3

首先,很多煽动恐慌的账号解读说,

退金令跟当初的退房令一样。

国资一撤走,金融行业就会跟房地产一样完啦!

银行、保险、理财要暴雷了!

这就有点扯了。

房地产不行了, 是人口周期到了这个阶段, 供需不平衡,居民负债率高企才不行的。

详细分析: 房地产解读

有没有退房令,房子都会是这个结局。

而存款和保险安不安全,依托的是国家的特殊的监管机制和信用背书。

尤其保险的安全, 不取决于股东是不是央企,而在于再保险制度、偿付能力监管、保险法的机制。

即便是金融市场风雨来袭,

存款、保险和国债,也都是最后一层安全资产。

而理财安不安全,看的是底层资产。

就算你买的是央企参与的定融产品,该亏钱也是会亏的。

(这两年还少了吗 )

且,我们得明白一个道理,

政策本身不是重点,重点是政策背后要解决什么问题。

退金令肯定不是冲着搞坏金融体系,

让大家不敢存钱、买保险、投资的...

4

退金令说了那么多,核心就两点:

其一,“央企”“原则上”不再“新”参股金融机构;

其二,对“风险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

那就很明显了, 退金令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金融行业要风险出清。

央企的退出,就有两个意义:

1、不给风险资产背书,避免有些人只看背景不顾资产风险, 盲目接盘等兜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