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MB交易与研究
人民币交易与研究论坛由海内外从事交易、研究、监管的各方人士组成,旨在搭建市场参与者与政策监管层的交流平台、传递市场一线声音、以市场化力量推动中国金融市场进步及人民币国际化水到渠成。目前,平台已是中国最大的FICC领域深度信息提供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刚刚!创造历史纪录! ·  17 小时前  
正商参略  ·  春晚最好笑的是机器人?导演是张艺谋! ·  昨天  
数据宝  ·  食来运转!年味里的上市公司之“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RMB交易与研究

债券通满月,撒花 !境外机构试探中买量渐增

RMB交易与研究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8-04 11:56

正文


7月3日开闸的债券通,刚刚,满月啦!虽不见官方敲锣打鼓地宣传,但中债登刚刚公布的数据,还是给这刚刚出生的新生婴儿送出一份厚礼。中债登的数据显示,境外机构仅在七月份就增持了378亿元人民币的各类债券,占今年1-7月累计增加量626亿元的60%,同时也创出去年10月以来的单月新高。


上海清算所公布的数据则显示,自债券通启以来,该通道名下的累计成交额为82.6亿元。主要投资品种为超短融及同业存单。但日均约3亿元的成交量显得有点儿可怜,后续如何发展,一是看推进债券市场开放的政策;二是国际三大主流债券指数对在岸人民币债券的纳入情况;三则需看人民币币值的情况;四则是套利空间的大小。


仅以中债登的数据分析来看,7月在地方债发行放量的助推下,当月债券托管量净增9,997亿元人民币,期末托管余额为474,396亿元(按债券口径统计),创13个月来新高;机构持仓变化方面,作为地方债投资绝对主力的商业银行也以8,766亿元的单月净增量独占鳌头。


7月境外机构托管量增加378亿元,为去年10月以来新高,而当月中国内地和香港“债券通”也正式启动,这表明外资对进入中国债市的兴趣日趋浓厚。



境外机构7月增持量几乎全部由国债贡献,其他品种增减量基本相抵,当月末国债持仓规模进一步升至4,868亿元。


中债登的数据还显示,7月基金类机构净增持债券1,697亿元,较上月减少近六成,其中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净减346元,而上月为净增2,582亿元,创自2015年1月有该分项数据以来新高。


而值得关注的是,保险机构7月债券持仓再度净减1,037亿元,已是连续两个月减持,6月的减持量2,456亿元则创下有数据以来新高。


按券种来看,7月政府债券托管增量占据绝对多数,记账式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分别增加1,924亿元和7,538亿元,而政策性银行债则出现126亿元的净减少;此外商业银行债和企业债托管量当月则分别增加447亿元和371亿元。


另外被用来衡量杠杆率变化的待购回债券余额7月出现明显下降,当月净减11,021亿元,上月则为净增7,718亿元。


“债券通”于7月3日正式开通,开通首日达成交易70.48亿元,其中买入金额达到49.04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