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EDU投资人俱乐部
i-EDU教育产业投资人俱乐部是一家布局海外教育投资的教育垂直媒体研究机构。由超过300名投资人、30家上市公司、45家VC、32家PE及12家券商组成。通过打造媒体属性的智库,融合一二级市场投融资数据,成为教育行业投融资信息服务供应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媒哥媒体招聘  ·  街声音乐2025招聘! ·  2 天前  
玄鸟书屋  ·  可免费索要范美忠《道德经》解等九本书稿 ·  2 天前  
猫笔刀  ·  升温 ·  3 天前  
天玑-无极领域  ·  这几天,流行用Grok3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EDU投资人俱乐部

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钧:教育是个用心的工程 | i-EDU投资人节

iEDU投资人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18-11-27 21:13

正文


2018年11月22日,在i-EDU举办的主题为“逆周期·新刚需·再出发”的首届教育产业投资人节上,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钧发表了题为《民办营利教育往何处去?》的演讲。在演讲中,王钧回顾了教育行业近两年来的发展情况,指明了教育投资将在2019-2020年回归本质。同时,他表示未来教育面临着素质教育、科技革命和认知革命的浪潮。



目录:

一、 跌宕起伏发展起来的教育行业

二、 回归本质的2019-2020

三、 素质、科技和认知的革命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王钧 :曾任复星昆仲资本董事长,江铜投资的CEO,负责股权投资、资产管理等业务。学大教育总裁,管理全国300多个校区的运营,并带领团队实现美国纽交所上市 (NYSE: XUE)。


王钧在i-EDU首届投资人节上表示,过去两年是民办教育行业的IPO大年,共有21家公司上市。但上市企业中共有17家已经跌破发行价,这与市场大环境密不可分。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教育是国内主要行业中,唯一一个两次增速都跑赢GDP的行业,经济下行形势下,教育行业一级市场的投资节奏持续向好,抗周期性可见一斑。 部分教育企业,包括在线教育企业,在“资本寒冬”下举步维艰,从投资趋势来看,资本回归理性,开始恢复教育本质。


跌宕起伏发展起来的教育行业


教育的抗周期性明显


从行业增速来看,在1998-2017年的两个大的经济周期中, 教育增长是唯一一个在两次金融危机中跑赢了GDP增速的行业 。从投融资事件来看,2017年中国教育行业投融资事件总共有405起,总额约为282.86亿元。2016年投融资事件总数350起,总额为155亿元。这两年的教育投资潮流是十多年以来,增速最快的时期。


2018年市场再次进入资本寒冬阶段,教育行业作为逆周期性的行业,其一级市场资本继续保持相对活跃发展节奏 ,预计将有640起投融资事件,交易总额将达到450亿元,素质教育、大语文、STEAM及在线编程、新高考改革和微信生态产品成为五大热点投资领域。


近两年以来一批与幼儿园、学校等相关的企业陆续上市。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11月16日,市值在15亿美金以上的是中教控股,市值在10-15亿美金的企业的有四家公司,市值在一亿之下有两家公司,跌破了发行价的企业有17家公司。


政策影响明显


今年以来,教育行业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整体的监管导向比较明确,一方面是坚持“教育主权”。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民促法送审稿的立法精神中,即 坚持“教育主权”、弱化学科教育以及强调教育公益性 。在一年级到九年级被严格定义为非营利之后一些上市学校估值受到了很大影响。另外一个例子是由学前教育新规引起的关于平衡公益性和营利性的讨论。


通过这些政策的初步解读,可以看出教育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淘汰不用心做教育的人。但是政策的落地仍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比如说目前已经存续的但不符合规定的资产应该怎么处理,还需要各地细则进一步明确。此外,对于幼儿园来说,在关闭了资本通过上市退出的途径后,资本必然会减少在这一领域的投入,那么优质教育资产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也是一个大的问题。


回归本质的2019-2020


“算的过来账”是硬道理



回顾教育投资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13-2014年以老师来了、早教到家等为代表的教育O2O投资热潮。 在这一阶段中,由于O2O机构缺乏系统性标准化培养师资的机制和能力、教育相对低频和个性化等原因, 大部分企业后续融资以失败告终,赛道迅速萧条,企业纷纷寻求转型。


第二阶段是以猿题库、作业盒子等为代表的题库和工具类APP热潮 。部分这类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单纯满足“抄答案”的需求本质上是“反教育”的,并且部分工具无法实现有效“变现”。因此在2016年一季度时赛道融资热度降低, 直到其通过转型直播讲解得以稳定变现后才又一次吸引到资本的注意。


第三阶段是以VIPKID、51talk等为代表的一对一直播热潮。 不少企业在资本的推动下追求用户和收入的高速增长,但持续增加的获客成本为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现金流压力。另一方面,1对1模式相对而言人力成本较高,即便是行业头部企业也比较难实现规模盈利。


最近涌现的一批教育企业,更多地在教育有效性和盈利性上寻求突破, 例如在线大班或者小班课,利用AI技术提升教育体验,降低成本等。 总体而言, 教育投资一定需要更好地平衡公益性与营利性,有效性与成长性。待退潮后, 留下的一定是那些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提供好的教育产品,并可以实现规模化盈利的企业。


素质、科技和认知的革命


关于教育领域未来的发展,主要有三个趋势: 素质教育、科技革命和认知革命


素质教育逐渐“刚需化”


从国家政策到家长诉求,素质教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都非常明显。例如编程、音乐、艺术、体育等领域,逐渐成为新的课外辅导“刚需”领域。在谈到素质教育企业是否估值过高的问题时,王钧表示,整体而言素质教育赛道的热度很高,但是对于具体企业的具体估值而言,估值是否过高取决于企业发展的潜力,并不能一概而论。



科技革命


科技赋能“教”,“育”仍然还有很长路要走


从2001年以来,教育科技经历了 在线化、商业化和智能化 三个阶段。伴随视频、资讯、PC网站技术的成熟,在线化阶段的教育科技主要实现教学内容线上化,低边际成本规模化。在教育科技2.0商业化阶段,直播、移动端、LBS技术逐渐普及,教育+科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出现了各类商业模式的探索,直播成为核心的变现模式。在智能化阶段,主要依托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规模的个性化、科技赋能全产业链条、AI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降低教育成本将成为主要特点。


关于教育科技4.0阶段,王钧认为是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这种融合是多种技术的混合应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其实包括“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


在“教书”的层面,科技会有很大的推动力。 现在很多企业有很好的内容和材料,而科技可以渗透到这些内容和材料的传播过程中。以现在AI中很重要的人机交互为例,通过技术可以实现学英语的过程像是聊天,技术也可以实现课堂实时的语音识别、语义识别,表情识别等。在这方面技术对于效率可以有更加明显的提升。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育人”才是教育更根本的目标,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一方面,科技能做的还有限,因为每个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发展方向都是不一样的。


认知革命


研究性学习、项目引领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创新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指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的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的发现问题,主动的提出问题,积极的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媒哥媒体招聘  ·  街声音乐2025招聘!
2 天前
猫笔刀  ·  升温
3 天前
码农翻身  ·  码农小王的一天
8 年前
码农翻身  ·  码农小王的一天
8 年前
凤凰读书  ·  整个城市都在嗑瓜子 | 星期天文学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