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多个城市在一夜间先后发布楼市限售新政,房子2-5年内不能卖了。网友一下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那么,新一轮楼市调控之下中国房地产业会走向哪里,专家们是怎么看的呢?刚好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就有多位专家就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我们来一起看看他们的分析。
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自己坚持看空房地产市场。
从人口因素看,很多人冲到三四线买房子,这是惯性的60后、70后思维;而今后十年,是90后,00后买房。但85后、90后、00后的人口基数和60后相比,减少40%以上,而房子是用来住的,这就必然导致购房人数会减少。
从收入角度看,60后、70后曾经历的年均收入增长20%以上的收入高速增长时代只有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时才可能实现,如今高经济增速时代不再,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以往相比也在下降。
林采宜称,“抱着死脑筋去买房的人,抱着钱跑到三线四线去买房的人,我替他们感到难过。”
在论及财富分配时,林采宜称,在银行做客户路演和服务时发现很多私行客户看起来就是拆迁户,他们都有几千万资产。
“我看到私行的客户中有这么多拆迁户,难过的恨不得流下泪来。我知道很多复旦的同学真的买不起房子。现在90后间流行丧文化,有人说他们是绝望的一代,我再努力,再优秀,没有上一代的资助,根本买不起房子。你觉得正常吗?不正常。”
林采宜建议道,“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所有不正常最后都会变成正常,所以悠着点,不要着急买房子”。
此外,林采宜直言“反对学区房”,“学区房就是让你把付给学校的钱,付给了房东”。
她表示,无论是私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虽然学费很贵,但基本上都用到了教学上面,改善了教育环境。反观学区房,“贵得要死,而你投资于教育的钱,并没有给学校,没有给老师,没有用来改善学校的设施,都用来改善房东的收入了”,“这是不是一个很奇怪的制度?”
林采宜认为,学区房是中国现有畸形的教育体制跟畸形的房地产相互结合的怪胎,“凡是不合理的东西,最后都会消失。我认为父母在教育上投入的钱,就应该给学校,用在老师和学校建设上,不应该投给房东”。
林采宜认为,学区房的收入是补贴了不劳而获的人:
“社会成功的概念,不应该贴在那么多不劳而获的人的眉角上,如果是这样的话,对我们在座的莘莘学子打击太大了”。
与林采宜直言“看空”不同,上海绿庭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俞乃奋表示,中国房价会基本稳定。原因在于中国楼市是强控制体系,从土地供应到城市规划都是政府强烈控制之下的,只要政府不让跌,不会跌下来。
此外,俞乃奋称中国未来房地产的机会在结构性的变化当中。“00后不要买房子,要租房子;如果要买房子只买上海北京深圳香港这四个地方,其他地方不要买。”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同样给出了租房的建议,他提出中国房地产接近上涨尾声,投资价值不大。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句话暗含的意思就是再炒也不一定值得了”。
赵扬分析称,未来几年,房地产的销售和投资将会逐渐放慢,中国房地产市场会类似日本1974年到1985年所经历的一轮调整,体现为房价基本趋稳,没有出现大跌,但是投资和销售出现了非常长期的滞缓。
他认为,核心地段的住房将会变成奢侈品,投资价格不大,但是仍然会有一部分需求,逐渐变成小众市场。从房价的走势来看,中国楼市过去两年的暴涨后可能会走稳,但是即使还能再涨50%,年均回报率也不是非常多,“所以大家有钱也不要在这个时候追高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