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微信推送模式又双叒叕变了!如果不想错过更及时、更优质的学术资讯,
别忘了点击右下角的“
”和“
”,科研圈日报每个工作日与你相见ღ( ´・ᴗ・` )
· 海外学界
一夜之间解雇 2000 余人!特朗普“血洗式”裁员科学家,NIH、美国 CDC 及 FDA 均遭重创
当地时间 2 月 14 日起,美国政府部门的科学家开始遭遇特朗普政府的“血洗式”裁员,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下属的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5200 名试用期员工将被辞退
。目前,已有超过 2000 名上述部门的基层研究人员以及部分已经转正的科学家和部门主管被下达解雇通知,一夜之间失去工作。
《科学》新闻(
Science
News)消息称,当地时间 2 月 14 日,即 HHS 新任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就职首日,特朗普政府开启大规模裁员,临时下达的初步裁员名单涉及 NIH 的 1500 名员工以及美国 CDC 的 1269 名员工。当地时间 2 月 16 日,
路透社消息称,根据内部电子邮件,NIH 的裁员人数下修至 1165 人
。虽然基层员工是 NIH 的主要被裁对象,但大量资深研究人员也未能幸免,包括一些刚转正的研究员、新晋升的部门主管以及动物护理人员等。约 260 名临床研究员早些时候曾被列入裁员名单,部分人最终幸免于难。知情人士向《科学》新闻透露,若解雇临床研究员和试用期护士,正在进行数百项临床试验的临床中心将被迫停摆。由于特朗普政府禁止在《联邦公报》发布会议通告,NIH 的拨款程序已经停止,负责监督超过 300 亿美元科研拨款正常运作的官员也将被解雇。此外,HHS 成立仅 3 年的“高级卫生研究计划局”(ARPA-H)首任局长及大部分员工也遭到解雇,该机构年度预算为 15 亿美元,专门负责资助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在美国 CDC,约 50 名参与精英培养项目“流行病情报服务计划”首期培训的年轻流行病学家收到了解雇通知。新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中心的 3 位部门主任也赫然出现在裁员名单中,这一部门在疫情防控中承担重要责任,裁员将削弱该机构在大流行病预防方面的能力。
根据美国医药媒体 STAT News 的报道,
美国 FDA 的雇员在当地时间 2 月 15 日晚上开始收到解雇通知,目前尚不清楚该部门遭遇裁员的总人数
,但一些知情人士表示,负责监管人工智能成像设备的相当一部分员工已经被裁,这可能会对美国医疗市场造成影响。此外,美国其他联邦机构的裁员也在进行,《自然》新闻(
Nature
News)消息称,美国环保局(EPA)的科学家恐将面临与 HHS 下属各部门相似的局面,该部门工会的一位律师预计,
其负责区域的雇员中将有 20% 的人面临丢失工作的风险
。(《科学》新闻,路透社,STAT News,《自然》新闻)
挪威将挪威语列为留学博士生与博士后必修课,遭到科学家反对
挪威语示例 来源:youtube
据《自然》新闻(
Nature
News)消息,挪威政府此前推出了一项法律,
要求所有从 2025 年 8 月开始受聘的外国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必须完成为期 3 个月的挪威语培训
。挪威研究和高等教育部表示,该政策旨在维护挪威语在挪威高等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确保其不被英语取代。法律原本预计于 2024 年 8 月 1 日生效,考虑高校需要时间适应,实际实施时间推迟了一年。
这一政策目前遭到大量质疑和反对,可能不仅达不到教育部声称的目的,还存在违法风险。2022 年数据显示,挪威高等教育机构中约有 44% 的博士生和 74% 的博士后来自国外。课程仅能帮助他们掌握基础会话技能,无法加强挪威语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这一政策还会削减研究时间,提高大学的国际招聘成本。诺贝尔奖得主、挪威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爱德华·莫泽(Edvard Moser)表示,这可能损害挪威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的能力。报道还指出,该法律有违反欧盟劳动法之嫌,挪威博士组织协会(Association of Doctoral Organizations in Norway)已向欧洲自由贸易协会监督机构(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Surveillance Authority)发起投诉。有反对者称,这项法律在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保护主义就业政策,将导致挪威的研究机构在招聘时偏爱国内候选人。据悉,挪威政府计划在 2025 年削减研究资助,并敦促研究人员寻求国际资助。该政策的逆全球化性质可能影响研究人员在国际范围内寻求资金支持。挪威将于今年 9 月举行议会选举,部分请愿者寄希望于新上任的政府能够更加关注研究人员的需求。(《自然》新闻)
· 人工智能
微信与百度搜索接连宣布接入 DeepSeek
2 月 15 日,
APPSO 等科技媒体发现微信搜索开始了接入 DeepSeek R1
的灰度测试,部分用户已经内测到了相关 AI 搜索功能。腾讯方面回应确认了该消息,表示微信接入的 DeepSeek R1 模型为“满血版”。根据搜索页面显示,AI 搜索提供快速回答和深度思考两项功能。其中深度思考功能由 DeepSeek-R1 模型经过长思考而提供的更全面的回答,点开同样显示思考过程。
第一财经消息,
2 月 16 日晚,百度透露将在搜索业务中全面接入 DeepSeek 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
。此前,百度生成式 AI 产品百度文小言(原文心一言)已接入 DeepSeek-R1 模型。这也是继腾讯后又一家在自身搜索业务中接入 DeepSeek 的科技企业。(APPSO,第一财经)
· 高校建设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人工智能学院,2025 年 9 月招收首批学生
澎湃新闻消息,2 月 13 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仪式在大学冼为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Frederick L. Moore'18 冠名金融学教授范剑青将担任该院院长
。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表示,人工智能学院将承担三大重点任务:一是积极进取,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规划、建设和学科发展;二是充分协调,实现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同步发展;三是配合国家战略,落实人工智能领域一流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据校方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学院计划于2025年9月招收首批学生,拟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及人工智能哲学硕士-博士项目。(澎湃新闻)
· 材料技术
华人学者开发新型自愈电子皮肤,受损几秒内就可完成自我修复
近日,美国寺崎生物医学创新研究所(Terasaki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Innovation)的华人学者 Yangzhi Zhu 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自愈电子皮肤(E-Skin)。这种新型电子皮肤以热塑性聚氨酯为主要材料,通过加入特定物质和利用动态化学键等技术手段,显著提高了自我修复能力。
一旦受损,能在短短 10 秒内恢复超过 80% 的功能,相比传统技术需要几分钟甚至几小时才能完成自我修复,是一个显著的进步
。此外,该技术还集成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和高精度的健康监测系统,它不仅能够承受日常磨损,还能在水下等具有挑战性的条件下保持准确的健康监测功能。提供精确的实时肌肉力量评估和疲劳检测。这一突破解决了可穿戴设备耐用性的问题,为个人健康监测领域带来了重要进步,未来有望在运动、康复、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关论文 2 月 12 日发表于
《科学进展》
(
Science Advances
)。(寺崎生物医学创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