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身先健脑
用科学武装身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堵车时,第一辆车在干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身先健脑

「德国壮汉训练法」,靠谱吗?

健身先健脑  · 公众号  · 科学  · 2018-12-13 19:55

正文

健身先健脑丨用科学武装身体

最前沿中文健身自媒体

本文是「MINDS」周年答谢活动( 消失一个月,只为搞这个大新闻 )推送的 第 6 篇 精华内容。

推送标题: 「德国壮汉训练法」,靠谱吗?

内容分类: 力量训练

推送时间: 2018 年 5 月第 2 期

文献标题: Effects of a 12-Week Modified German Volume Training Program on Muscle Strength and Hypertrophy – A Pilot Study


「德国壮汉训练法(German Volume Training,GVT)」,是非常流行的高容量训练法之一。如此大的容量,会带来更多的肌肉增长吗?

全文字数:     4600

阅读时间: 6 分钟

图片数目:       6


前言

Background

以增肌为目的的抗阻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训练容量(训练容量 = 每组的个数 x 组数 x 训练使用重量)。尽管早就有不少关于训练容量对于肌肥大影响的研究,其中的大部分,仅仅通过改变训练组数来对比容量。


而相关的综述(meta-analysis),一共有 3 篇:Krieger 等人发现,相比每个动作只进行 1 组的训练,将组数提高到 2-3 组,可以带来 40% 之多的肌肥大和力量增长。 在一定限度内,肌肥大的效果和训练容量呈正相关,直到每个动作进行4-6 组之后,更多的容量不会带来更多的肌肉增长。 而Schoenfeld 等人则发现,每个肌肉群每周的训练总组数,和肌肥大的关系更大,而非单次训练容量。综合这些结果,研究人员总结出, 每个肌肉群每周的训练总量应该不少于10 组,才能达到最有效的肌肥大效果。


「德国壮汉训练法(German Volume Training,GVT)」,则是非常流行的高容量训练法之一。这个方法,曾经被一些国家级的举重教练用于在非赛季增加运动员的肌肉量。 典型的 GVT 训练,包括了每次进行 10 组,每周 10 次的复合动作(一共 100 下),使用大约 60% 的 1 RM(或者 20 RM)重量进行训练。 同时,组间休息时间也被限制在了 60-90 秒,以带来更大的代谢压力(累积乳酸一类的代谢产物)。


如此大的容量,会带来更多的肌肉增长吗?之前有一些研究对比了类似的训练方法(极高组数 vs 中等组数):比如 Drinkwater 等人对比了每次 8 组与每次 12 组的卧推训练,发现在 6 周的时间内,被试者的极限力量增长没有区别,更高的容量并没有带来任何优势;Marshall 等人则对比了每次 1 组与每次 8 组的深蹲训练,发现尽管 8 组带来了更多的极限力量增长,两组肌肥大的水平,并没有差别。这也许表明,容量并不是越高越好。


但是,这些实验的周期都很短(6 周),并不能完全表明某个训练方法的效果。2018 年刚发表的一项实验,则直接对比了改进版的「德国壮汉训练法」(每次 10 组)与中等组数(每次 5 组)训练方式的差别——这项实验使用了具有抗阻训练经验的年轻人,并且周期更长,对于爱好者参考意义更大。



方法学

Methodology

实验募集了 12 位健康的年轻男性,随机分配到「中等容量组」(每次 5 组,6 位被试者,平均年龄 23.7±3.0 岁,平均体重 76.0±16.4 kg,平均身高 180.7±6.0 cm)或者「高容量组」(每次 10 组,6 位被试者,平均年龄 23.6±2.9 岁,平均体重 83.8±7.1 kg,平均身高 176.4±13.0 cm)。所有被试者都有着至少 1 年的系统抗阻训练经验(每周至少训练 3 次),并且在过去 1 年中没有使用过类固醇。


实验一共进行了 12 周。在实验的开头、第 6 周时,以及结束后,分别测量了被试者的肌肥大水平和最大力量。在训练结束后的 30 分钟内,被试者都会服用乳清蛋白。


训练使用了分化训练法(如下表)。


在每次训练中,「中等容量组」和「高容量组」进行除了组数以外,一样的训练内容。如果训练者在某组无法完成 10 次,则会进行 AMRAP (尽量多次数到力竭)替代。


实验者使用了 X 光(Lunar Prodigy,GE Medical Systems,Madison,WI,USA)来测量被试者的身体成分。被试者测试了平板卧推以及腿举的极限,在极限测试前的 48 小时,被试者被指示不进行除了日常必要活动的任何体力活动,以减少其对于极限测试的影响。


在实验进行的期间,被试者被鼓励增加他们的日常卡路里摄入,比如在日常饮食的基础上,增加食物分量,并且除了乳清蛋白粉,尽量不摄入任何其他补剂。在每次训练后的 30 分钟内,被试者会服用一份乳清蛋白(30.8 克蛋白质,0.2 克脂肪,0.9 克碳水化合物)。



研究结果

Results

两组被试人员的基线身体成分(体重,BMI,体脂率,瘦体重),以及力量水平(1 RM 平板卧推和腿举)都没有明显差异。「高容量组」的训练容量明显高于「中等容量组」(p = 0.001);在 12 周的实验时间内,两组使用的训练重量都有显著提高(平板卧推 p = 0.008,腿举 p = 0.001),但是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平板卧推(4879.40±772.7 kg vs 2407.0±483.3 kg)和腿举(24490.80±4180.0 kg vs13498.00±2712.2 kg)的总容量,有着显著的组间差别。


两组被试者在第 6周和第 12 周的时候,体重和 BMI 都有着显著增长(p = 0.001),但是在实验的任何时间点,组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中等容量组」的体脂肪率在第12 周时,有着非常轻微的更高增长(p = 0.08)。虽然组间的瘦体重、各身体部位瘦体重没有显著差异,在第 12 周的时候,「高容量组」的腿部瘦体重有着显著减少(p = 0.02)。


「中等容量组」在第 6、第 12 周的时候,卧推极限力量都有所增加(p = 0.001),而「高容量组」则没有显著提高;两组被试者腿举极限力量都没有显著提高(如下图)。

具体的实验数据,请见下方表格。



解读

Interpretation

本实验对比了「德国壮汉训练法」,以及大部分机构推荐的抗阻训练的组数(10 组 vs 5 组)。实验结果表明,「德国壮汉训练法」尽管带来了更高的训练容量,对于肌肉量、最大力量的提高,并不优于「中等容量组」。


在短期(6 周)内,尽管两组被试者的肌肉量都有所增长,「高容量组」在更长的时间内(12 周),腿部肌肉量反而出现了反常的减少现象——实验人员并没有发现这个现象的合理解释,只是猜测,这可能是因为「高容量组」在第 6-12 周的时候,体重和体脂率都有轻微的减少,由此带来了少量的肌肉流失。尽管被试者被要求增加进食量,并且减少实验要求训练外的一切体力活动,这两个因素都没有得到精确的监测,对实验结果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综合建议

Application

1. 训练容量,并非越高越好;

2. 在短期内,极高容量可能会带来肌肥大及最大力量的增长,但是长期效果并不确定;

3. 上下肢训练,对于容量的反应,也许不一样;

4. 在更多的实验重复此结果之前,每个动作进行 4-6 组,而不是 10 组,也许仍然是最佳的增肌区间。



参考文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