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蓝白眼揭开了红海天的幕布,几千名演员参与的年度大戏只能陷入一场无法回避的尴尬。对这个尴尬的年代成吾已无需赘言,只有笑而不语冲进没有争议的领地。
今天发一篇整合后的行业趋势研究,希望对感兴趣的业内人士有帮助。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不可篡改的数据库技术。目前通常的区块链投资主要集中在通过各种公开募集(ICO)融资,但项目多为没有任何实体产业依托的Token即代币,目前该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在各种场外交易所之类的二级市场产生的代币溢价,业内称为通过“空气币”收割韭菜(大众投资者)。显而易见,随着最近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多次跌破历史新低,这种泡沫式投融资模式将很快走进历史。今天,我们避虚向实,带您来了解一下目前火爆的区块链技术在房地产实体行业的应用。
壹
2017年以来,区块链技术在以ICO为领头羊的各类行业迅速推进,早期作为实体产业而远离风口的房地产业,从2018年开年也开始被裹胁了进来。
1月15日,全球不动产区块链交易云平台「i-house token」获3000万美元投资。3月8日,与全球区块链房地产市场Propy Inc.合作的佛蒙特州南伯灵顿市完成了美国首个完全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房地产交易。3月9日,易居中国宣布成立中国首个“开源式”房地产区块链场景应用研究中心。
在公共机构参与度方面,各国政府也在一直加紧布局。几年前,瑞典国土勘测局联合SBAB银行和区块链创业公司ChromaWay等多家企业,启动了区块链地产交易技术实验。印度安得拉邦和泰兰纳邦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土地登记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目的是提高透明度和减少伪造文件的概率。去年,俄罗斯联邦通信部以房地产自主交易作为试点项目,乌克兰政府试图建立区块链房地产平台,这些项目成立的目的是在权益登记和联合住房开发等相关交易中使用区块链技术,以保证房产交易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增强房产交易信息透明度,确保房产交易合法合规。而迪拜土地局宣布,未来两三年时间将创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库,记录包括租赁登记在内的所有房地产合同,从而增强房地产行业数据的准确性、交易的可信性和市场的透明性。
中国方面,区块链行业领域目前尚未有正式的官方表态。不过,目前贵阳、杭州、雄安新区、无锡、青岛、重庆渝中等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区块链产业,其中以杭州、贵阳、成都最为积极。杭州市发改委在2018年的发展规划中,将区块链置于仅次于AI和虚拟现实的地位。在最近的两会上,贵阳也发布了《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在具体行业案例方面,雄安地区最近已建成区块链租房应用平台,蚂蚁金服是该平台核心区块链技术的提供方,中国建设银行和链家是该平台的房源租赁信息等服务提供方。
房地产业一直是一个信息节点较多,但信息披露不完备的传统产业,区块链技术在房地产行业有着重要意义。
贰
服是该平台核心区块链技术的提供方,中国建设银行和链家是该平台的房源租赁信息等服务提供方。
一是可以提高交易信息透明度,防止交易欺诈。
区块链技术具有天然的防篡改、信息透明、共监管、去信任机制和可追溯性的特点,应用在房地产行业,可以使得房地产的坐落地、所有权、抵押权等基础数据都作为属性标签被刻录在区块链数据库中,买卖双方和地产中介均可访问这个数据库,并可以实时追溯交易相关的所有历史数据。由于相关信息一旦登记上链就无法伪造,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过程中的欺诈行为,规避产权转换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时,因为区块链可以生成唯一的数字产权证书,所以买卖双方的交易资金可以同时链接到唯一的产权归属进行锁定,保证了资金的绝对安全。在房地产资产的日常维护方面,以区块链技术建立的房地产平台在保证房源信息的唯一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篡改性之外,还可以实时记录带看、租赁、产权交易、信贷违约等基于房屋权属的各种行为数据。
在房地产资产的金融化方面,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和分布式记账原理,可以很方便地开发出将大额不动产拆分为多个数字产权的功能模块,使得大额房地产资产在拆分后以类似标准化合约的方式进行的股权交易,极大地方便了房地产的各类使用者和投资者。简言之,这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的类标准化数字金融合约,在保证基本的投资安全之外还可以使暂时买不起整套房子者能够以少量资金投资不动产享受增值收益,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将由于人口红利丧失而越来越趋于沉寂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重新激活。
二是可以消灭地产中介,加速交易流程。
区块链技术是在分布式网络而非中心化机构中建立各成员的权利和信任机制,因此整个房地产交易流程可以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在无需各种房产业中介机构的参与情况下完成,整个交易记录安全且透明。当房地产类资产成功上链后,即通过在区块链中登记相关属性将房地产资产加以数字化之后,交易这种数字房地产资产将与在交易所交易比特币和以太坊一样安全方便快捷。区块链技术本身完成了交易资格验证和资金安全验证等繁琐而传统的信用背书流程,房地产的所有权可以在区块链上实现瞬间转移。一切类似查档、买卖合同、定金、首期款、资金监管、担保公证、贷款申请、赎楼、过户申请、税费支付、佣金支付、交房等环节均可以不再通过房地产中介完成,而且产权和资金的瞬间转移可以极大地节约时间成本。这种操作模式,对于目前二手房交易中繁琐复杂、低效耗时、成本高昂等痛点具有很大的革命性意义。
三是可以减少审批复杂性,加快地产开发进程。
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链上数据唯一而不可修改的特性,可以很好地保障智能合约执行。这种智能合约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会将资产的产权更替过程进行编码,触发合同约定的条件后自动执行,极大地减少了履约成本。例如,可以针对房地产开发商做出如下设定:当建造进度超过50%且房屋售价在政府限价范围内,相关部门自动对其发放预售许可证,而且区块链系统中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均可实时查看审批进度。这种方式成功地摒弃了建筑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繁复手续,加快了项目开发进度和项目市场化进程,免去了开发商为项目资金快速回笼等目的违法违规的可能性。
叁
房地产行业如引入区块链技术后,将有很大可能使得整个产业链条发生巨大的变化。不仅很多房屋中介和置业顾问等销售人员会面临失业,甚至连政府系统有关部门的雇员也可能面临裁员。当然,这一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可能持续数年才会完成,但对于业内人员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应对方案是只能是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或直接离开本行业另觅他路。
目前香港地区的房地产销售行
业中,房源的信息透明度要比内地高出很多,其房屋中介和开发商置业顾问的专业水准和服务水平也比内地要高很多。对此,国内某房产中介机构以及提出设想,要通过区块链技术设计旗下房源的公盘公库,通过各中介门店共享的方式,为精准客户提供标准化的相关服务。
绿城的领头人宋卫平曾说过,与其说绿城是造房子的,不如说是推动、引领、服务理想生活的。未来的等行业地产,要自身有品质,物业服务好,还要能够为业主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比如,在房屋销售环节,区块链技术的引用可以使得消费者对工程质量问题与合同陷阱等目前普遍存在的几大类问题完全不必担心。开发商可将服务重点转向后端服务环节。比如开发出系列化的咨询服务、生活服务、健康服务、文教服务和居家生活等服务内容,将其细化分为基础服务、专项服务和特约服务,为业主提供全年龄段和全流程的优质服务,留住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区块链概念正经历着一轮泡沫化炒作,并且没有实际应用场景的落地。但对比2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来看,在历史的每一个大时代中,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会经历概念疯狂炒作到产业实际落地的阶段。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你可以不混币圈,但不能不了解区块链,更不能无视区块链对房地产行业的冲击!目前区块链还处于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与房地产应用场景的结合只是初见端倪。但我们在大趋势到来之前,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尝试去了解和拥抱新技术,才能顺势而为不会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