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宁南山
来源:宁南上(ningnanshan2017)
大家都知道,举世瞩目的大会报告里面,有着很多令人喜悦的细节,比如
计划生育
这个词第一次消失不见了,另外还有很多细节就不说了,敏感你懂的。
我们还是看看经济方面,看到了大会报告对中国未来发展前途的新表述:
“第一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这个和之前官方对中国未来发展目标的表述进行了大大的改动,以往我们都说,“要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我们以往认为中国要到
2050
年才能成为发达国家,注意是中等程度的,也就是比发达国家后段还要好。
这次的表述把时间提前到了
2035
年,
提前了整整十五年
,以至于人民网专门发了文章讨论此事。
事实上,按照官方的习惯,定下的时间基本都是保守的,比如官方曾经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目标是
2010
年比
2000
年翻一番,
2020
年再比
2010
年翻一番,也就是四倍,但是实际上呢?按照名义值计算,
2000
年中国
GDP
仅仅为
10.8
万亿元,
2010
年就达到了
41.3
万亿元,
10
年就完成了增长四倍的目标。
2035
年到现在还有
18
年,所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实就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注意是中等。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
18
年,我们再用
10
年就能达到发达国家的入门门槛,也即是
10
年后我们就将成为发达国家,只是总体来看是低水平的发达国家。
中国经济平均大概七八年一个周期,下图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显示中国历年的经济增长率,四个红圈就是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可以清楚的看到,四个谷底分别是
1989
-
1991
年,
1999-2000
年,
2008-2009
年,
2015-2016
年
。
当然从
2010
年以后,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大到了超过世界经济总量
15%
的地步,总体经济增长率是向下走的,也就是所谓的新常态,但是中国经济七八年的周期规律并没有改变,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一种规律,值得经济学家们去研究。
从今年开始,相信各位也感受到了,各项数据开始回升。
首先是进出口贸易,
2017
年上半年进出口总值
13.14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9.6%
。其中,出口
7.21
万亿元,增长
15%
;进口
5.93
万亿元,增长
25.7%
!
然后是代表中国力量核心的规模以上工业利润,
2015
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下降
2.3%
,
2016
年工业利润为增长
8.5%,
表现大为提升;
2017
年
1-6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22.0%
,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增长速度快了一倍。
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这是非常惊人的速度,世界上的其他工业强国,工业利润能够一年增长
20%
以上,恐怕都要追溯到几十年以前了。
只要不出意外,
2015
年
-2016
年就是中国经济的谷底了。官方也表示,经济增速将在今年扭转连续
7
年下滑的趋势,实现回升,甚至表示经济增速可能会重回
7%
的水平。
从今年开始,中国经济将迎来又一波的回升周期,这一波上升周期不一定是说中国经济一定会回到多高的增长速度,例如回到
8%
甚至
9%
的高增长,而是说中国经济将会稳定的保持
7%
左右的增长
,
乐观的话甚至可能回到
7.5%
以上,按照之前的规律,这一波增长预计又会持续七八年左右。当这一波的景气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大概
2025-2027
年,世界的面貌将会彻底改变:
1、
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易主,中国登顶世界第一,恢复到该有的位置;
2、
中国的工业产值将会和所有发达国家(西方
+
日本)不相上下,并驾齐驱;
3、
中国人均
GDP
将会迈入发达国家门槛;
这三件事每一件都是改变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大事。
对于前两点,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了,因为前两点都是和总量相关,我们有
14
亿人的力量,现在经济总量又这么大,完成这一目标没有困难。
以经济总量为例,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非常一致,
2014
年按照购买力计算我们就已经超过美国是世界第一了,吓得当年中国财政部副部长赶紧出来强调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
2014
年
8
月
8
日在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一场论坛上说,在经济增长质量上中国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
他强调,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朱光耀是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日前公布的比较数据作上述表态的。
IMF
的统计显示,以购买力平价(
PPP
)计算,美国
2014
年
国内生产总值
(
GDP
)为
17.4
万亿
美元
,而中国则达到了
17.6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不过按实际
汇率
计算,美国
2014
年
GDP
为
17.4
万亿美元,而中国则为
10.4
万亿美元,中美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
除
IMF
外,世界银行也进行了类似统计。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考希克
·
巴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
2014
年
10
月
10
日超过美国。不过巴苏强调,将市场汇率因素计算在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中国要超过美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也就是说,不管是世界银行,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认为
2014
年中国经济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超过了美国。到了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实际上已经在拉大和美国的差距了。
至于工业产值,中国
2010
年就已经超过美国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经济结构最大的不同就是,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在
GDP
中的比例都已经大大下降,最高的德国和日本,工业也只占
GDP
的
20%
左右,欧洲和美国大多在
10%-15%
之间,甚至更低。
但是有两个国家,不仅是世界经济大国,而且工业占
GDP
的比例都非常高,这两个国家一个是韩国,一个是中国。我在前面的文章里面写过,在过去的七年,世界经济
15
强国家里面,经济增速最快的是中国,印度和韩国。
韩国不仅经济增速快,而且经济结构和中国非常类似,那就是工业产值占
GDP
的总量都在
30%
以上,大大不同于其他的发达国家,具有非常鲜明的崛起阶段国家的特征。
我们从工业产值占
GDP
总量比例这个简单的数据,也可以一窥为什么韩国的经济增速近年来这么快。现在韩国人均
GDP
是日本
70%
左右,但是其人均工业产值已经和日本不相上下了。可以想象韩国的后劲是非常足的,人均
GDP
像人均工业产值一样赶超日本并不是梦。
2013
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已经占世界
20.8%
,到
2017
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会突破四万亿美元(
2016
年为
24.786
万亿人民币),这将是美国
+
日本
+
德国之和。可以说到
2025
年,
中国工业增加值等于所有发达国家之和也没有太大悬念。
下图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可以看到
2012
年美德日三国的工业增加值分别为
2
万亿美元,
1
万亿美元,
6000
亿美元,合计
3.6
万亿美元左右。所以我们今年四万亿美元的工业产值,超过美日德三国之和。
下面我们来探讨下第三点:
2025年--2027年中国人均GDP将会迈入发达国家门槛
可以说,国人最没有自信的是人均
GDP
了,目前我国人均
GDP
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2016
年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人均
GDP
大约为
8200
美元,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已经达到了人均四万美金,差距是五倍左右。
而且按照近年来的经济增长率,我国几乎是一路下滑,
2015
年更是破天荒的跌到了
7%
以下的水平,并且一直到
2017
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也还是
6
字头的
6.9%
,官方也在宣传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高增长时代结束了。
所以国人普遍对人均
GDP
赶超发达国家是很悲观的,认为我国人均
GDP
永远无法超过发达国家水平的大有人在。
实际上,我们如果看看二战后全球唯一赶超西方的地区
---
东亚的日本和四小龙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相似点,这个相似点我们一起来看下。
我们都知道,二战后的日本可以说是强力崛起,经济上如日中天,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更是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顶峰,达到了美国的
70%
。
因此,很多人以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结束的。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
日本从
1975
年开始就结束了战后的经济高速成长期,进入了
GDP
增长率
3-5%
的中低速增长时代,当时日本的人均
GDP
是多少呢?
4635
美元。
没错,日本在人均只有
4635
美元的时候就结束了高增长。
即使从战后的
1945
年开始算,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也只有三十年(
1945-1975
),实际上也就二十多年。
1975
年之后日本历年经济增长率:
1975
年:
3.092%
,
1976
年:
3.975%
,
1977
年:
4.39%
,
1978
年
:
5.272%
,
1979
年:
5.484%。
看到这些
3
开头,
4
开头,
5
开头的经济增长数字,是不是觉得我们现在居然还保持
6.5%
以上的增速真的是个奇迹?
到了
80
年代,人们印象中这是日本经济逐渐走向巅峰的年代,但是实际上,和人们的印象不同的是,日本在整个
80
年代平均经济增长率才多少呢?
1980
年:
2.818%
,
1981
年:
4.177%
,
1982
年:
3.377%
,
1983
年:
3.061%
,
1984年
:
4.464%
,
1985
年:
6.333%
,
1986
年:
2.831%
,
1987
年:
4.107%
,
1988
年:
7.147%
,
1989
年:
5.37%
,
1990
年:
5.572%
,
1991
年:
3.324%。
从
1975
年
—1991
年,
17
年的时间日本只有
2
年的经济增长率在
6%
以上
.
,很多年份仅仅是
2%
,
3%
,
4%
左右的增长率。
然而日本人均
GDP
却一路飙升从
4635
美元到了
2.8
万美元,增长了
5
倍多。原因是日元不断升值,相对美元从
297
日元升值到了
135
日元。
所以汇率升值,是个提升人均的大杀器,而这背后还是因为产业升级和出口商品竞争力的提升。
所以日本的高速增长时间其实没有那么长。
我一再强调一个观点,国人要打破对西方和日本的盲目崇拜。
近代
500
年西方之所以领先我们,并不是因为他们发展有多么快,实际上大部分的时间里面,他们的发展速度并不高,他们领先我们这么多的原因是中国自己没有学习,没有对外交流,发展处于停滞。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来计算,两个国家,一个增长
2%
,一个增长
1%
,
300
年后两个国家经济总量能差到多少?
19
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好学的民族,近代几百年闭关锁国,没有对外学习是当时领导层集体意志的结果,而并非民族性不好学,历史上我们从四周少数民族那里,从外国那里都学来了不少东西。例如土豆,番茄,椅子,火枪,火炮
…….
好学的文化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这也是中国从公元前八九百年开始文明史以来,一直在世界上处于第一文明集团的原因之一。
近代以来被西方拉开这么大的差距,不是因为西方人多么聪明,西方文化多么优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自己不学习了。清末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本质上就是中国自下而上的要求对外学习来挽救民族命运。
所以外国要想遥遥领先超过中国,唯一的前提就是中国自己不学习。和欧美一样,日本领先我们,仅仅是因为他们开始现代化的时间比较早。我们从
1975
年日本就结束了经济高增长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实际经济高增长的时间并不长。
不只是近代史,建国后的历史也是这样,
1949
年
—1958
年我们就很爱好学习,从西方召回了大批留学生,这些都是世界一流人才;同时从苏联引进大批工业技术和标准体系,所以这
10
年中国的实力突飞猛进。
突飞猛进到什么地步呢?举个例子,中国造出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距离二战结束仅仅
10
年,要知道
1945
年我们连个像样的螺旋桨战斗机都不能造。
遗憾的是什么呢,
1956
年我们开始搞运动了,本来到
1956
年初我们总共从西方引进了
1500
名优秀科学家回国,我们
22
个两弹元勋有
20
个有国外学习背景。
再加上我们后面又和苏联分道扬镳了,这样我们彻底断绝了和世界最先进的两大国家集团学习的通道,虽然这中间我们自力更生的搞研发,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我们的卫星上天了,我们的洲际导弹发射成功了,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在技术远远落后的情况下,关起门来搞研发只会让总体技术差距越拉越大。
等到
1978
年改革开放一看,不要说轻工业水平不如香港台湾,还要吸引港资台资来大陆建服装厂电子厂,连作为重工业的钢铁,化工,汽车,造船等技术水平比起韩国都差了一大截。
八十年代台湾就在搞集成电路制造了,而中国大陆连个影子都没有。
所以中国要想强,或者说中国要想迅速的强,必须保证不断地对外学习。
和日本类似的还有香港,我们都知道香港是发达社会,但是香港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1988
年香港首次人均
GDP
突破一万美元以后经济高速增长就结束了,
以后历年的香港经济增速:
1989
年
2.3%
,
1990
年
3.8%
,
1991
年
5.7%
,
1992
年
6.2%
,
1993
年
6.2%
,
1994
年
6.2%
,
1995
年
2.4%
,
1996
年
4.3%
,
1997
年
5.1%
,
1998
年为负数
-5.9%
,
1999
年为
2.5%
我们可以看到
1989-1999
年的十一年间,只有三年增速突破了
6%
,有四年增速在
2%
或者以下这个水平,
2000
年以后的香港经济增速更是已经进入常态低速化,但是这不妨碍香港人均
GDP
从
1988
年的
1
万美元增加到
2016
年的
4.36
万美元。
我们都知道,香港和日本都是亚洲人均四万美元地区,他们的经济增长轨迹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参考性。那就是这些赶超了西方的发达经济体,其实都在人均
GDP
并不怎么高的时候就结束了高增长,一样稳步的迈入发达社会。
而目前来看,我们人均现在已经
8000
多美元了,今年很有可能超过
9000
美元,经济增长速度甚至还在从谷底回升不断加快,成为发达国家的时间只会更快。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2016
年,中国人均
GDP
是
8123
美元,排在世界第
68
位,
那么发达国家的末尾是多少呢?希腊
18104
美元,葡萄牙
19813
美元,捷克
18266
美元,三个国家排在
36-38
位,人均都在
2
万美元以下。我们就把两万美元作为发达国家的门槛,达到
2
万美元,人均就可以超过这些最低水平的发达国家了
。
2017
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38.1490
万亿元,实际增长
6.9%
,名义增长值为
12%
,我们保守一点算,按照未来
10
年每年8
%
的名义增长值算,到
2027
年,人均将增长
2.33
倍,也就是
1.89
万美元,
我们考虑人民币比
2016
年的低点升值
10%
(这也是比较保守的算法),人均将是
2.09
万美元,将超过发达国家最末的希腊,葡萄牙,捷克。
实际上,今年我国GDP的名义增速将会是11%以上,远远超过8%。
为什么只考虑人民币比
2016
年升值
10%
,要知道
2016
年我国人民币是贬值的,导致当年以美元计算的
GDP
总量竟然几乎没有增长,原因很简单,我国各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高端的产品已经具备很强竞争力的同时,国土内部同样还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出口,不像日本那样可以把低端产业转移出去,我国只想搞内部转移。
富士康就是一个好例子,逐渐撤离深圳和江苏昆山以后,现在河南,成都,重庆等成了最主要的基地
在中国这样的超级国家,最高端的产品和最低端的产品使用同一个汇率出口是长期现象,因此汇率升值我国必然会非常慎重,预计会压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当然这会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必然会招致各种摩擦和指责,缓慢升值应该是人民币后面的走向。
这是后话。
实际上,我们到
2027
年超过的绝不会仅仅希腊,葡萄牙,捷克这样的低段发达国家,而且还会更多。为什么呢,因为从
2017
年开始,中国将启动新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016
》来计算经济总量,这个新核算体系根据
SNA 2008
进行修订,美国等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应用了
SNA 2008
,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应用了
SNA 2008.
这些国家在应用
SNA 2008
的核算办法之后,当年的
GDP
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在新的核算体系下,预计我们的
GDP
还会上升,更接近真实值,也更有利于国际横向比较。
举个例子,中国国家统计局本来公布
2015
年的
GDP
总量为
67.6708
万亿人民币,后来在
2016
年
7
月开始部分使用
SNA 2008
的内容,把研发支出核算办法进行了修订,结果这样一个修订使得
GDP
增加了
8798
亿元人民币
(
差不多
1325
亿美元
)
,修改成了
68.5506
万亿人民币,增加了接近
1.3%
。
今年全面实施
SNA 2008
算法后,我国以往历年的
GDP
都会进行调整,预计会上升不少,会增加以下几个大内容:
1
:扩展核算内容,增加卫生核算,旅游核算和新兴经济核算。
大家都知道,我国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经济蓬勃发展,调整新兴经济核算方法,将会大大增加我国
GDP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旅游了,我国一年几十亿人次的旅游量,消费金额其实非常高。
2
:将研发
(R&D)
支出计入
GDP
。这一点我国已经在
2016
年开始实施了,根据据国家统计局公告,
2015
年我国
GDP
因此“扩容”
8798
亿元,相当于老口径当年
GDP
的
1.28%
。
2013
年美国经济分析局将
R&D
投入和娱乐、文学、艺术产业的支出等原本纳入中间成本的计入
GDP
,结果
2012
年美国
GDP
总量因此增加
3.6%
。
3
:采用市场租金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自有住房服务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特殊内容。尽管没有市场交易,客观上自有住房服务对居住者有着收入效应和消费效应,作为增加值是
GDP
的有效组成。目前美国自有住房服务形成的增加值在
GDP
中占
7%
以上,自有住房服务虚拟消费在全部个人消费中占
11%
以上。
过去我国采用成本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与国际主流不尽相同。
由于我国居民住房自有率高的惊人,因此使用市场租金法取代原有成本法,将会大大提高我国
GDP
总量
因此,使用新算法进行核算之后,估计我国
GDP
总量会增加
5%
左右,也就是人均不只是
8123
美元,而是
8529
美元,那么按照本文前面的算法,到
2027
年人均
GDP
为
2.1945
万美元。超过发达国家的后段生,这是实实在在的,不依靠自然资源,依靠科技进步达到的成就。
如果乐观点计算,使用
SNA2008算法
之后,
GDP
总量增加不只5%,而是6%,甚至7
%
,那么人均的金额还会更高。
这也是符合逻辑的,日本和四小龙高速增长
30
年,成为与欧美比肩的发达经济体,我们起点低,到
2025--2027
年高速发展接近
50
年,人均
GDP
迈入发达国家也是正常的事情。
今年是
2017
年,所以说我们距离发达国家还有最后十年。发达国家国民将是我们的新身份,我们要逐渐习惯自己是来自一个发达国家,就跟欧洲人,韩国人,香港人,台湾人一样习惯自己发达社会公民的身份。
我在之前的文章也写过,我们现在就有很多比发达国家更好的地方,例如电网效率和可靠性,
4G
无线网络覆盖,高速公路和高铁密度,移动支付,航天科技,军工装备等等。
再比如阿里的云计算技术,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华为的通讯设备技术,顺丰的信息化物流能力,都是世界一流水平,除了美国没有任何其他发达国家能和我们相比。
到了
2025--2027
年,我们领先他们的决不仅仅是这些,还会在更多的领域生活水平超过发达国家,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举个例子,电动汽车在我国的发展就非常迅速,深圳和太原一南一北两个城市,深圳已经实现公交车
100%
纯电动化,太原市已经实现出租车
100%
纯电动化,这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没有做到。中国会不会成为世界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全面电动化的国家?目前来看至少我们进度最快。
实际上,在以前,中国大陆的人出国,按照台湾同胞的话说,都会受到震撼教育,被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所震撼。
我记得八十年代的杂志,国内一个教授出了国到瑞典,就感到非常震撼,他在给杂志投稿时写道,在瑞典住的这个小宾馆有
24
小时热水,拿起床头的电话可以打到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就是被物质文明的富足震撼了。
而现在,我很负责任的说,即使是现在,中国人出国到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会有感觉在生活上有任何东西可以让我们感到闻所未闻的震撼,甚至还会产生发达国家不过如此,怎么这里这么破的想法。
你在中国任何一个银行办理银行卡,都会当场把卡给你,效率高的令人发指,即使在
2017
年的今天,你到英国去办理银行卡,还需要提前预约办理,而且银行卡还不能当场给你,是要等
1-2
个星期左右才能寄给你。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到底谁才是发展中国家。
上个月,和西部某三四线城市负责城市规划的某官员聊了下,他说了两件事情我至今印象很深,第一个是他觉得当地的城市建设水平和深圳的差距是在缩小的,一些先进的理念都已经在他的城市得到运用,尤其是新区,绿化优美,道路宽阔,建有以往沿海城市才会有的大型体育馆,购物中心,大型游乐园都已经建成开放,并且新区顺利实现了大批人口入住。
他到深圳多次出差,以往很多东西是深圳有,当地没有,现在在逐渐当地也有了。当地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增速比深圳更快。
第二件事是他说去美国考察了几次回来,总体觉得美国的确好,空气非常好,尤其是美国人住的大
house
,非常让人羡慕。
但是他在美国居然发现了在国内很多地方早已绝迹的电线杆空中走线,天空中密集的电线让他觉得自己回到了多年前搞城市规划的时候,现在他所在的城市,不要说新区,连老城区也早已经实现所有线缆和管道全部入地,不只是电线,还包括通信线缆,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等等。这已经是国内城市建设的常态。
实际上,你有没有注意过,你身边的街道,或许电线杆还在,但是天空中凌乱的电线是不是渐渐不见了
我最近在澳大利亚旅行,也注意看了下,黄金海岸,悉尼,
perth
等各个城市,全部各种电线杆林立,杆与杆之间各种电线连接。这些细节我们都未曾注意,但是事实上我们在很多这样的细节方面就超过了发达国家。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说,成为发达国家又怎么样,我还不是拿着几千元的工资生活在底层。现实就是这样,你到发达国家当底层,日子一样不会好过,甚至比在中国当底层更难过。
同样在发达国家,白领可以住在中产阶级社区,治安良好,邻居有素养,有悠长的假期,可以到地中海,到东南亚,到非洲旅游。
如果你住在暴力街区,邻居都是外来底层移民呢?
发达国家街上同样有游民,很多底层生活在贫民窟与毒品,滥交和抢劫为伴。
NBA
的巨星罗德曼,艾弗森,詹姆斯,杜兰特等都是从小父亲不知去向,只靠母亲养大,在贫民窟挣扎出头,像艾弗森成名后尽管亿万身家却挥霍无度,甚至频临破产,就是从小生活在底层,缺乏良好教育的结果。艾弗森至少还有篮球天赋,如果他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呢?
未来十年,中国迈入发达国家门槛是即将发生的事件,我们做的要从心理上逐渐接受这个事实,不要妄自菲薄,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写的,在今天的地球上,已经找不出任何一个综合发展水平高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
在发达国家的身后,有十四亿人,在距离他们越来越近。
老牛铺子推荐:
黑科技
Fixate万能凝胶胶垫
分分钟解决了普通挂钩
不牢靠、不方便、会残留的三大难题!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点击文末
“
阅读原文”
亦可购买!
《
又是第一!中国工匠赢得国际大赛,日本汗颜,世界惊叹
》
《
诺基亚回来了!却发现,全球手机市场变天了
》
《
倒赔40亿!特朗普当个总统,亏大了
》
《
世界变了!日本高铁晚点漏水,中国地铁出口美国,创造历史
》
《
小心!WiFi爆出致命漏洞,你的手机可能被窃听
》
《
挑战美国!中国这群“独角兽”,正在颠覆世界
》
《
外卖机器人来了!人类离全面失业,更进一步
》
《
又双叒造假?日本制造,自己敲响了丧钟!
》
《
奖金花不完?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秘笈,竟然是傻瓜式
》
媒体合作、品牌宣传请联系牛小财(ID:niux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