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曾言:“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所谓“痴”,就是对一件事情的专注达到痴狂之状,再无心二用。
痴者在生活中常常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不关注领域的事情近乎“
无知
”。
可这种“无知”最为可贵。
《庄子·智北游》记载了一个故事。
大司马家有一个80岁的老人家,他做的带钩(古人用作腰带扣)不仅美观,而且丝丝入扣。
大司马问他为什么做得这么好,有什么门道吗?
他说,我二十岁开始做带钩,六十年来,“与物无视也,非钩不察也。”
意思是,六十年来,别的东西看都不会看一眼,除了带钩,经过长期的磨炼,做出来的带钩自然出神入化,无可匹敌。
择一事,钟一生,所做之事便有了灵魂。
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一档纪录片,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
记录了故宫文物修复院,对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
这里是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的聚集地。
深宫院墙将北京的嘈杂俗世,阻隔在外。
留下了一座座沉静千百年的文物,和孜孜不倦的文物修复者。
在杂乱的工作环境里,他们日复一日 ,精雕细琢,一切繁杂置于耳外。
在这里,工作五年,才只能称为新手。
许多修复师在这深墙中一坐便是几十春秋,甚至世代相传。
他们修复的不仅是文物,也在打磨着自己的心。
正如木器修复师屈峰说:“中国人讲究格物,人在制物的过程中,以物观己,以己观物,只有专注的将自己融入进所制之物,物才有了生命。”
制物如此,处世亦是如此。
而在他们的世界中,不断打磨技艺就已是全部,再无精力去关注其他。
可也正因如此,这样一群“不通世事”的文物守护者们,才可将一件件举世无双的文物栩栩如生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荀子有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心一者,不闻其它,也能有所作为。
在1985年7月的中日擂台赛上,日本围棋名将小林光一六连胜势如破竹,直杀到中国队主帅聂卫平面前。
聂卫平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聂卫平说,那段时间,他满脑子都是小林光一,睁开眼是他,闭上眼是他,走路想着他,吃饭也想着他,以至于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精神状态。
他说,朋友笑我走火入魔了。
“那时候我除了下棋其他什么都不知道,在路上遇上很多熟人,我也看不见,因为脑子里正想着棋呢!有时我在吃着饭,忽然想到一步棋,便三扒两咽的,赶紧将饭菜塞进肚子里,跑回宿舍去研究。”
那段时间,他身边的人都对他有很大的意见,觉得他目中无人,下棋下傻了。
可就是凭着这一股傻劲,他最终战胜了小林光一。
要知道这位日本超一流棋手,与中国棋手交手20多局,还从未输过。
曾世霖曾言: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纯一。
一个人只有专心致志,方能成事。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都知道先生”。
你说天文,TA知道;你说地理,TA还知道。上天下地就没有TA不知道的事情。
小到娱乐八卦、小道消息,大到国家政事、奇门野史,TA都能给你口若悬河的说出一二。
专注于挑起各种话题,一旦发现有别人不知道的事情,立马用升高八倍的音量故作震惊的说:“这你都不知道啊?”
但若是有人跟TA深入探讨,TA便哑口无言,草草敷衍。
这种人在聚会社交场合,绝对是场上的翘楚,没有人能掩盖TA的光芒。
可一旦回归到真实生活,你会发现,这些“都知道先生”们大多数在工作上都成绩平平,碌碌无为。
当一个人把太多的精力都用在了挖掘聊天谈资上,又有什么时间去修炼自己呢?
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
我有一个朋友,985名校本硕连读,姑且称他A先生吧,是一个标准的“不知道先生”。
在一次吃饭时,我们问A先生要不要点天妇罗(日式的油炸面裹虾),A先生思考片刻好奇的问:“天妇罗是什么?”
我们有些惊讶,一个多次被邀请去日本交流的人,却至今不知道天妇罗为何物。
向他解释过后,本以为这件事就翻篇了。
可没想到,再次去他家做客时,他开心的端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天妇罗说:“上次聚餐之后,我去查了好多资料和菜谱,试了好多遍,终于可以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了。”
敢于承认自己“无知”的人,反而更优秀。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焦虑。
觉得自己刚入社会,和别人一比较不会的东西太多了。
于是去报了各种学习班课程,想要过不了一年半载,一鸣惊人。
为了对职业有帮助,我报了英文、日文提升班和工作技能班,占满了我所有空余时间。
可等到正式上课时,我才发现自己太过贪心。
每天上完班来不及休息就要赶去上语言课,上完课常常来不及复习就已经困得不行。
英文日文完全不一样的语言系统,时常学了西瓜忘了芝麻。
因为把自己累的够呛,导致技能培训班也常常请假。
最终,半年过去,一无所成。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总是要的太多,精的太少。
很多人觉得自己是多栖人才什么都想做,最后只待岁月空涨了年龄。
这个社会,斜杠青年越来越多,心无旁骛的人越来越少。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不用害怕在繁杂的世界里,做个“无知”的痴人。
因为你的“无知”,恰是你的优秀。
具体的股权投资分为几下几个阶段: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LosPmNfiaFZwviaIdOo3DVLawAaQcmWSEibfiatbS1nqIGC8mk4PRdXk2wxcxAbg2ibicholtB4iaevZkdib9eq3pn3vw/640?wx_fmt=jpeg)
每个阶段的成功率都大不相同:在种子期机构的成功率大概在5—10%。个人投资者的成功率就是千分之几了,天使阶段机构投资者有10—20%的成功率,VC的成功率大概是在20—30%的成功率,PE能做到50—70%。
(我们通过对比来展现)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IcZJotFHKPcORzStBMBhnytgIKWAhibKTHwKd5iaQicyXiaAp0l9106dvUMnchGX2772tBm9rNhGyX5Q2QeiaTVrMSw/640?wx_fmt=jpeg)
(用赛车的原理来为大家做解释)
1. 选好趋势(选了好的赛车场)
换句话说,我们要做好宏观分析,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面,而不是点。顺势而为是我们做投资必须要遵守的第一定律,正如360董事长周宏炜所说,世界上唯一不可抗拒的就是趋势,当手机移动端可以更便捷的聊天、购物、玩游戏的时候,电脑端被替代掉了;当便捷的支付宝、微信支付被广泛认知的时候,钱包被替代了.....这就是趋势。
所有成功实现巨额财富裂变的人,都是因为高瞻远瞩的眼光,提前布局于未来,抓住了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站在了产业发展的风口,从而收获满满,比如2000年左右布局房产投资的、搞互联网的、做电商的,这些人都因为抓住了房产、互联网、电商高速发展的黄金15年红利,而大获成功。
2. 在顺势的基础上选好具体细分行业(选了好的跑道)
行业每天都在变,要判断一个行业好不好,首先要分析这个行业的结构以及这个行业未来成长性怎么样。
不同的行业,会蕴含不同的发展需求空间,会有不同的最佳高速成长期。
高成长性的行业,才会产生容易诞生高速成长的独角兽,才会有更大的概率产生超高投资回报的机会。毕竟,投资回报的本质是要依靠标的企业的高速成长,良好的业绩表现。
3. 在有价值的行业里选择最具成长性的公司(选了好的赛车)
好的行业未必所有企业都有投资价值,我们应该寻找的是价值制高点、有一定的行业壁垒、处于快速成长期阶段的公司。在选好公司的时候,会有一些过往通用的参考标准:比方说,好的行业、好的战略定位、好的团队、好的企业基因文化、好的财务属性都是伟大企业的共同点。
4. 选择好的“操盘手”(选了好的赛车手)
从投资股权基金的投资人角度出发,所谓好的“操盘手”就是一个好的基金管理人,那么具备哪些要素就是一个好的基金管理人呢?
1) 很好的历史投资业绩:虽然历史的业绩仅仅代表历史,但是至少也能说明这个团队擅长的方向和投资的风格,以及在此相关领域积累的人脉。
2) 很好的管理水平:这个管理水平体现在“募投管退”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管理水平和退出水平,这种能力直接影响到了所投企业的未来的变现能力。
3) 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一个好的基金管理人,其实是需要具备很多资源的,比如,在所投企业需要解决一些紧急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出手解决。
5. 看看和你一起玩耍的都有哪些“小伙伴”
如果一个公司有众多的顶级大佬参与投资,那基本上可以说风险就已经比较小了,因为业内某位资深的投资人曾经说过,一个大佬看走眼很正常,大多数顶级大佬都看走眼,概率还是非常低的。
物联网:人与人连接——互联网、软件、半导体、电子元件等
车联网:物与物连接——航空物流、汽车零部件、通信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