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政府军想依靠陈旧的步兵装备与有限的重装备对棉兰老岛上的武装分子造成重创是很困难的。
随着菲律宾棉兰老岛战事加剧以及“马巫德”组织向IS的靠拢,人们已逐渐意识到这已经不再是菲律宾国内的镇暴行动,而将是东南亚区域内的反恐战争。面对来势汹汹的“马巫德”组织,菲律宾政府军除了需要“雌鹿”那种“空中坦克”外,还需要另一款至关重要的装备——中国“彩虹”无人机,因为只有立足“彩虹”的全新作战模式才能改观菲律宾国内战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中,“雌鹿”对复杂环境中游击队的优秀打击能力已获得反复验证。
目前棉兰老岛上的“马巫德”组织通常会根据地形条件,快速部署兵力,灵活分配兵力,迅速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的方式与政府军作战。相比之下,菲律宾政府始终希望劈开地方武装主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两者相比,前者立足于骚扰敌人,而后者则立足于消灭敌人。反观菲律宾国内战事,游“马巫德”等武装组织的作战模式基本获得了有效运用,而政府军期望的作战模式则几乎没有有效实现过。
针对棉兰老岛的武装人员,菲律宾政府清剿了几十年,但最终的结果不仅是越剿越多,而且还被迫在南部建立了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马巫德”等武装组织依靠的正是当地的群众基础,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从而一次次化解政府军的强势清剿。对于政府军而言,在棉兰老岛地区无人支持,令清剿行动难以奏效,甚至经常被优势敌人包围造成严重伤亡。对此,曾在棉兰老岛最大城市达沃当了20多年市长的杜特尔特是很清楚的。
“彩虹”优秀的察打一体能力,不仅能令“雌鹿”发达的“肌肉”获得更有效的施展,还能通过更新作战模式的方式,以更少的打击获得更大的战果。
5月25日的《凤凰军评》建议菲律宾引进兼具打击、运输能力的“雌鹿”武装直升机,为的就是能在不与民众接触,不依赖地面道路的情况下,对敌要害人员、设施进行打击。但在这种打击模式中还存在一些硬伤:敌方情报收集困难、武直对敌大量廉价目标打击效费比较低、对亦兵亦民的武装分子难以精确打击,可能造成平民伤亡等。面对这些问题,同样与IS鏖战多年的伊拉克给出了最佳解决方案——中国“彩虹”无人机。
今年1月中旬,伊拉克政府军公布了多段“彩虹”无人机的打击视频。视频中“彩虹”无人机发射的50千克级制导弹药对IS所在的土坯民房进行了精确打击,不仅准确命中目标,而且几乎未对一墙之隔的其他房间造成二次杀伤,这对于打击与平民混杂的武装分子相当重要。不仅如此,“彩虹”系列无人机还为伊拉克政府军提供了大量的战场实时情报,对政府军进行目标识别、跟踪打击、效果评估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左上、右上为第2组首次打击的打击效果,左下、右下为第2组中第2次打击的打击效果,不难看出50千克级别制导弹药在打击这类简易目标时,在保证摧毁的前提下,二次杀伤相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