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8日摄于北京什刹海
2016年4月8日,我在微信公众号“keso怎么看”发布了第一篇文章《戒烟这件小事》,到今天正好满一年。今天我想来谈谈作为内容平台的微信公众号(以下提到的公众号,如无特别说明,仅指订阅号,不包括服务号、企业号和小程序等)。
我知道很多人不愿意公开自己公众号的后台数据,他们把这个当成顶级商业机密,予以严防死守。不过在我看来,这些数据本来就该是公开的,我对业内虚报数字的浮夸风简直烦透了,这真是一种特别糟糕的民族传统。有人的数据本来就是花钱刷出来的,一晒就有可能露出马脚。也有人是因为面子问题不愿意晒后台数据,好像不公开数据别人就不知道你的访问量有多低。
在过去这一年中,我在我的公众号上总共发布了82篇文章,实在算不上一个勤奋的写作者。这些文章的总访问量是242万次,平均每篇文章的访问量为29,000次,去除重复访问及来自微信外部的访问(如通过浏览器打开文章以及通过搜狗搜索结果产生的访问),每篇文章在微信内部的平均访问量约为19,000次,至今还没写出过一篇10万+的爆款,最接近10万的一篇是《支付宝不折腾能死?》。到目前为止,“keso怎么看”的总订阅人数是72,841。
“keso怎么看”阅读来源分析
以上就是这一年的成绩单,不出彩,但足够令人满意,尤其对一个决定开始写公众号时全无预期的人来说,是个足够大的激励。
经常有人问我,现在动手做公众号,还来得及吗?对这种问题,我的回答只能是——来不及了。如果你想要表达自己,想要记录思考,那就根本不存在是否来得及这样的问题,因为这就像是在问,现在吃饭是不是来得及,现在喘气是不是来得及。而且,微信公众平台是你眼下能够找到的最好的表达和记录的工具,没有之一。如果你只是眼红那些通过公众号赚到钱的人,坦白说,当你在考虑是不是机会,来不来得及的时候,机会已经不在了。我希望你能记住,任何“红利”都不属于一直追着它跑的人。
我曾经说过,微信最天才的两个创造,一个叫朋友圈,它让微信从通信切入社交;一个是公众号,它让微信从工具变身平台。微信在通信和社交的私密逻辑之上,通过微信群,融合了社区的半开放逻辑,又通过公众平台,融合了媒体的开放逻辑。把私密、半开放和开放三种逻辑无缝地捏合在一起,让微信超越了所有单一逻辑的产品,站上了更高的维度。而公众平台就是那个维度突破的引爆点。
我还说过,目前中国还没有任何一个内容平台的价值,抵得上微信公众平台的十分之一。不分类、不排序、不推荐、不运营的内容平台,在中国这样的文化和政治环境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即使是博客这样的去中心化的内容工具,到了新浪手里,也被玩出三六九等,连热门榜都可以“运营”。
张小龙曾说:“我们是希望建造一个森林,而不是建造一个自己的宫殿。森林是一个环境,让所有的生物或者动植物能够在森林里面自由生长,但它们不是我们培育出来的。”
其实他说的,就是一个活的自然,一个真正的生态。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完全符合凯文·凯利“失控”理念的生命体,你创造了它,却不掌控它的发育和走向。作为一名公众号的写作者,哪怕是一株草,一只蝴蝶,你都是整个森林生态的一部分,或多或少地参与塑造了森林生态的样貌。
我很庆幸一年前自己决定结束观望,加入进来,成为公众号生态的一部分,要不然,作为这美妙世界的一个无所事事的旁观者,过去这一年的所有奇妙体验,恐怕全都不会有。公众平台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生态,但只有亲自参与其中,你才能感受到这个生态在赋权、赋能给每个写作者时的那种用心,那种平和和非功利。
在内容如此火热的当下,各内容平台都在使劲挥舞着钞票,抛出各种媚眼,拼命招徕所谓的“头部”内容。对很多作者来说,这就是天降“红利”,砸中了脑门。有些内容平台甚至不需要作者亲自动手,只要给他们一个授权,会有专人帮助你把公众号上的内容,复制粘贴到其他平台,你只管数钱就好。这些内容平台根本无意建造一个森林,他们只想把别的森林里最高大的那些树,移植到自己的苗圃里。这就是这些平台我一个都看不上的原因,不管他们甩出多少个亿去扶持所谓的内容,看上去都是一副投机分子的嘴脸。
那些一处水源供全球,同一篇文章复制到多个平台的做法,让文章有机会触达更多读者,还能挣钱,这没什么问题,只是我不喜欢。
这不是一曲唱给公众平台的赞歌,这是一个写了一年公众号的写作者的心声。
本文首发于36氪“开氪”收费专栏《keso的互联网洞察》,欲第一时间读到最新文章,请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