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华东理工钱锋院士/唐漾教授/刘润辉教授《自然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武汉理工戴红莲/上海大学黄健Mater.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复旦大学纤维电子器件研究团队AM:高阻隔性聚 ... ·  5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2024年中国·长三角先进高分子材料高质量发 ... ·  5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中国科大龚兴龙教授课题组《Adv.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 Angew:聚合诱导手性自组装用于不对称超结构的原位构建、调控、放大及应用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09-14 12:21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在自然界中,生命的起源与手性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手性在生物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生物体的多样性。许多酶是手性的,意味着它们只能与具有特定手性的分子进行相互作用,这种特异性对代谢途径及其他生物过程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从亚原子粒子到原子、分子、超分子、聚合物以及纳米聚集体,手性的多层次表现早已引起了材料科学家的浓厚兴趣。科学界长期以来投入了大量精力,运用手性与非手性分子、低聚物、聚合物,并尝试了诸多方法,例如手性微环境、手性微涡旋、磁场和圆偏振光等,以构建手性组装体。揭示其构建机制及手性转移现象,不仅能够推动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还能实现特异性的手性识别、不对称催化、信息存储及DNA转录等生物手性功能。受到生物分子精确手性识别的启发,控制手性的构建在许多自组装系统中同样显得至关重要。这包括自组装小分子、折叠体、液晶、肽序列、超分子聚合物以及手性聚合物等领域。

近几年,苏州大学的张伟教授团队在高分子多层次手性结构的高效构筑及精准控制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J. Am. Chem. Soc.2023, 145, 16474; J. Am. Chem. Soc.2017, 139, 13218; Angew. Chem. Int. Ed. 2024,63,e202315686; Angew. Chem. Int. Ed.2024, 63, e202401077; Angew. Chem. Int. Ed. 2023,62,e202314848;Angew. Chem. Int. Ed. 2023,62,e202312259; Angew. Chem. Int. Ed. 2021,60,24430; Angew. Chem. Int. Ed. 2021,60,18566; Angew. Chem. Int. Ed2020, 59, 9669; Angew. Chem. Int. Ed.2020, 59, 15129; Sci. China Chem. 2023,66, 1169; Sci. China Chem. 2021,64, 2105;Chem. Sci. 2023,14, 5116; Chem. Sci. 2023,14, 1673; Chem. Sci. 2022,13, 13623; Macromolecules2022, 55, 8556; ACS Macro Lett.2021, 10, 690; Small2021,17, 2103177;Aggregate2023, 4, e351; Aggregate2023, 4, e262等)


为了模拟天然变构蛋白质,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策略、程序和设备来有效地构建手性聚合物组装体,并进一步开发有效的手性光学装置。其中,溶液自组装和聚合诱导手性自组装(Polymerization-induced chiral self-assembly, PICSA)是构建手性聚合物组装体的两种主要方法,前者的聚合和组装过程逐步进行,后者则同时进行。在手性聚合物组装体的研究中,传统的溶液自组装方法通常耗时费力,且所生成的手性聚合物组装体的含量相对较低。此外,由于使用混合溶剂体系,目标手性聚合物的制备过程变得复杂且效率较低。


图1.溶液自组装和聚合诱导手性自组装


2020年以来,程笑笑博士和张伟教授等人报道的用于高效制备手性聚合物组装体的新型PICSA技术迅速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兴趣。大多数“活性”/可控聚合技术如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都能够被应用,且PICSA能够在高固体浓度(高达50 wt%)下有效地制备出多种形态的手性聚合物超分子组装体。随着手性聚合物体系领域的发展,深入理解手性转移途径和PICSA体系设计基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应Angew. Chem. Int. Ed.杂志资深副主编Dr. Diane Smith女士的邀请,程笑笑博士和张伟教授总结了通过PICSA策略原位构建、调控、放大和应用不对称超结构的最新进展。尽管已有多篇评论分别探讨了PISA及螺旋聚合物的进展,此篇minireview为研发人员呈现这两个领域的综合视角。同时,强调了基于PICSA过程的新兴构建原理和控制方法,特别是在平衡与非平衡条件下的途径复杂性。


图2.通过PICSA策略原位构建、调控、放大和应用不对称超结构


以上工作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2356305, 2230120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30505),中国博士后基金(2022M722312)以及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2022AH050965)的经费支持。相关成果以Polymerization-induced Chiral Self-assembly for the In-situ Construction, Modulation, Ampl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Asymmetric Suprastructures为题发表于《Angew. Chem. Int. Ed.》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为程笑笑博士,通讯作者为程笑笑博士和张伟教授。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14332

Angew. Chem. Int. Ed.2024, e202414332.


相关进展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 Angew:聚合物手性组装和非接触动态手性交流实现圆偏振发光的精准动态调控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Adv. Sci.》: 通过溶剂产生的自由基差异揭示超分子组装体的路径复杂度和螺旋反转现象

苏州大学张正彪教授、张伟教授团队 Angew:通过迭代指数增长策略合成单一分子量偶氮苯齐聚物-揭示动态螺旋反转和手性转移的奥秘

苏州大学王召教授/张正彪教授《Macromolecules》:成功实现第一例压电势驱动的RAFT聚合反应

川大李乙文/苏大王召、张正彪/华东师大程义云《Chem. Soc. Rev.》邀请综述:刺激响应性聚多巴胺智能材料的进展与展望

苏州大学张正彪教授系统评述:序列可控高分子的合成及应用

苏州大学张正彪教授:基于潜在单体策略的聚合物序列调控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 Angew:柔性间隔基的微小变化在超分子手性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 聚合物组装中的双重奇偶效应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 Angew:动态共价键同步赋予的超分子手性“固定与调节”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 JACS: 与立构中心绝对构型无关的可切换相螺旋 - 手性液晶聚合物中将军和士兵间的反常诱导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 JMCC: 非手性聚合物体系中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圆偏振发光有机凝胶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Chem. Sci.》:非手性嵌段共聚物中手性相分离结构的自修复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Chem. Sci.》: 溶解-聚集和奇偶效应介导的手性转变和反转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通过共价手性多米诺效应诱导和调控侧链型偶氮苯聚合物的超分子手性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Angew:调控双相液晶聚合物的多重手性翻转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课题组:基于侧链型偶氮苯聚合物的超分子手性组装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构建手性光学开关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Angew:非手性聚合物体系中超分子手性的传递、放大、存储以及手性自修复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