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是2013年《中国信息界》杂志(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以“智慧城市”为主题打造的公众号,通过整合该领域最为精华的行业资讯和政策信息,力图为参与“智慧城市”和“互联网+”建设的中高层领导提供最为前沿且高质的决策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珞珈青年社交观察局|当代青年的“聊缩力”困境 ... ·  17 小时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图集|愿除旧妄生新意 ·  17 小时前  
武汉大学  ·  本命年!武大也属蛇 ·  3 天前  
浙江大学  ·  2025,Fighting!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机器人专家周雪峰:让机器人也有“工匠精神”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 公众号  ·  · 2017-11-27 15:31

正文

用户在图形界面上进行选择,三分钟后,一个个性化的U盘就出现在了客户的面前;一台机器人伸出铁臂,却能够做出如同精巧的工人一样的动作,在产品的表面进行精心的打磨。


这些场景,都展现着未来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智能化。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副研究员周雪峰,多年以来一直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的科研领域深耕。如今,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努力研发,通过技术手段,将“工匠精神”灌输到机器人之中去。


“我们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通过自主运动规划技术,使得机器人可以在复杂的运动路径上实现更精细化的操作。”


另外,周雪峰的团队还在努力让机器人学会控制“力”。


“机器人和人的优势正好相反,人在位置的控制能力上较差,但是对力的感知和控制很好,所以一个工匠可以实现很精细化的操作,而目前机器人在位置控制能力上很强,但在力的感知和控制能力则比较弱。”


在进行一些复杂表面的加工时,得让机器人学会走轨迹、控制力,保证所加工的表面每个位置的受力都是可控的,这样才能保证加工的品质。


周雪峰认为,近几年来在机器人领域,广东省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都有了很大提升和发展。据统计,2014年以前,机器人相关企业仅有30家左右,而2016年已有700多家,在数量上翻了20倍,名列全国第一。此外,据统计,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十大品牌中广东省工业机器人有两家企业上榜;而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广东的优势则更加明显,深圳的大疆无人机、优必选的仿人机器人,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更让周雪峰感慨的是,在过去的五年间,他看到了机器人以及智能制造的蓬勃兴起。


“我刚刚来所里工作的时候,还没有专门的机器人技术团队,但是当时所领导预测,未来几年机器人必定火起来,所以要提前进行布局和技术储备。而企业需求的变化,我的感受也很深,当年企业对技术并不感兴趣,向他们推荐机器人技术的时候,企业的老板们首先关注的是成本。当时,一台工业机器人大概要二、三十万元左右,老板们就会考虑,请一名工人只要几万块,上机器人两年内无法回收成本,不划算。可是没过几年,很多企业老板就会主动找过来,要求为他们的工厂配置机器人。”


周雪峰认为,这种变化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从大环境上讲,国家一直在推动智能制造,另一方面企业也在面临着成本上升、转型升级的难题。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我记得,2003年我们学校购买一台焊接机器人要花费四十万元左右,而如今一样的机器人,价格已经下降到了十多万元。其中,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是进口机器人价格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周雪峰讲道。


对话


机器人发展空间巨大


记者:中国的机器人技术目前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周雪峰:近年来,中国在机器人的发展上非常迅猛,就服务型机器人来说,可以排到世界前三的位置,而工业机器人的水平过不了多久也可以达到世界前列。很多国外的科学家了解了中国的机器人技术后都惊叹,说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这个和国家、政府的规划和引导是分不开的。


记者:中国提出了“智能制造2025”的目标,那么,当前中国智能制造的水平又是如何的?


周雪峰:未来智能制造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从概念上说,智能制造范畴大于机器人。从我们所近期在“互联网+”博览会展示的U盘定制示范线的案例可以看出,智能制造的体系中由工艺、支撑设备、信息化等多种要素聚合而成,其中信息化是核心,要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客户实时互动,成为数字化的工厂。


现在,从国家到省里,都在大力推动智能制造,每年都遴选一些企业进行智能制造的示范,这些企业自身大多在前期已经投入了很多,具备了智能制造的基础。我曾经到美的设在南沙的一个工厂去看,那里的智能制造水准已经相当接近国外提出的“工业4.0”标准。但是,智能制造的建设周期比较长、投入也比较大,所以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是面临着一些挑战。按照广东目前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来看,智能制造产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文章原载于 中国机器人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摘录或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