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吃了一年9.9的年轻人,冲向599的海鲜自助 ·  22 小时前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直到被拉上120,我爸才愿意戒烟酒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长期存款利率低于短期,普通人该怎么存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哈佛商业评论:DeepSeek热潮下,普通人如何应对冲击?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2-21 12:00

正文

2025年开年,大语言模型DeepSeek引发了新一轮AI狂潮。从出行安排,到食谱推荐,再到搬家看风水,它表现出来的超强能力让人震惊。

然而,从春节假期返回岗位后,职场人问出的问题就从 “分析这个八字” 变成了 “帮我列一个提纲”“帮我写一个方案” 。不出1分钟,逻辑严密、格式工整的结果就一字排开呈现了出来,甚至能做到文采斐然。饭碗被挑战的震撼,比被DeepSeek算出命数的惊讶更甚。

《年会不能停》剧照


AI越是智能,打工人心里疑虑的声音就越大: 我这个岗位,3个月后还在吗?

殊不知,坐在办公室的老板,此刻也在琢磨: 当所有公司都在加速使用AI,自己公司的方向和优势又将在哪里?

胜者即是正义》剧照

在整个社会都在担心AI冲击的时候,《哈佛商业评论》却平静地指出: DeepSeek的崛起,其实并不意外。

“这正是 经典的颠覆理论 在发挥作用。这与几十年前美国小型钢厂颠覆综合钢厂的情况如出一辙。”

根据颠覆理论,一种在初始阶段劣于现有技术的技术,针对特定的低端任务进行定制,最终将对专注于高端客户并提供更高利润的高端生产商构成威胁。慢慢地、稳步地、颠覆者提升其产品的质量,而现有企业则在市场细分领域一个接一个地向颠覆者让出市场份额。

换言之,早在Chat GPT席卷全球的时候,有商业洞见的人早就预料到, DeepSeek这样的“后浪”,已经蓄势待发。

《重启人生》剧照
预测AI的风靡并不难,真正难的是 看到狂潮下的必然趋势和新鲜力量 这件事, 《哈佛商业评论》 持续做了100多年
“颠覆理论”的第一次提出 ,也是在这本被誉为“管理圣经”的杂志上——到2025年,距离首发文章介绍该理论,已经过去了 整整30年
图片
来自哈佛商学院的前瞻视角,让《哈佛商业评论》早在2023年,就已经做了一整期内容 《生成式AI部署指南》 ,告诉所有人 生成式AI将如何改变知识工作 ,以及—— 不要等待。

“取代你的不是AI,而是一个会用AI的人。”

“生成式AI特别可以在3个主要方面发挥作用:通过自动化一些结构化任务来减轻认知负荷,提高你对非结构化任务的认知能力,以及改善工作中的学习过程。”

“麦肯锡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近1700名高管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重新掌握技能的员工多于被解雇的员工。”

图片
而对于 公司层面受到的冲击 ,最新一期的《哈佛商业评论》在”精选方案”栏目中,提供了 《大战略与小战略》 这样高瞻远瞩的视角。

“在高度动荡的时代,塑造企业韧性是当务之急。”

你的公司是刺猬还是狐狸?刺猬“坚持以一致的原则应对多变的环境”,狐狸则“以灵活的行动应对多变的环境”。

“拥有高韧性战略管理系统的企业既能够‘坚守大战略的一致性’,又能够‘保持小战略的灵活性’,它们在‘变与不变’的战略悖论中找到了动态平衡。”

同样,一件事情坚持做几十年的 《三联生活周刊》 ,也在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2023年第14期 《Chat GPT改变世界》 将目光投向被挑战的工作:

大型语言模型到来,“打工人”怎么办?

20种可能很快被AI改变的职业,是什么?

人工智能还可以从人类大脑学到什么?

……

2025年第7期 《教育之变:AI进入课堂》 聚焦AI挑战下的学校、教师、学生:

“在未来,用AI去学习、用AI去解决问题,可能会成为我们必需的能力。”

“余星总结出,孩子们对AI的认识大多会经历三个阶段:从超级信任到祛魅,再到共同学习。”
《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李鸿谷在书中写下,“跟财富、知识与权力一样, 信息掌握的多少,是有等级的。 所以,有效率的职业方式就是, 迅速地判断谁是核心信息源 ,同时找到机会去接触并最终开掘它。
这是在说新闻的方法论,又何尝不是 生活里看清事态的方法论 自从以Chat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出现,到如今DeepSeek引发的狂潮,我们面对的世界运转速度越来越快,信息越来越繁杂,情况也愈发复杂。
不要怕,找到可靠的核心信息源,抓住它,向前走。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 《三联生活周刊》和《哈佛商业评论》携手发起联合征订 ,共同为你提供经过专业判断的内容,与你一起拨开迷雾,先别人一步,看清未来的走向。
如果你想以阅读开启更高维的思考,更全面的视野,更有深度的内容, 想要在当下有所突破、成为“清醒的少数派”的你,一定要来。
三联数字刊年卡×《哈佛商业评论》年卡
买一得二
以后了解商业和新闻就在这里了
▼点击了解详情
《三联生活周刊》,时代浪潮下真相的“自留地”;
《哈佛商业评论》,来自哈佛商学院的“商业圣经”;
携手构筑你的精神护城河。
如果你是 商业人士 ,能够从中得到最前沿的商业信息与分析;
如果你是 管理人员 ,能够获得经历过验证的管理学研究成果;
如果你是同样 在生活里沉浮的普通人 ,则能够获得更高维的俯瞰视角,进阶理解自己的工作与机遇。
▼点击下图,立即订阅

《哈佛商业评论》
好在哪儿?
来自哈佛商学院的
“商业圣经”
20世纪初,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大企业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通用电气、标准石油、通用汽车、杜邦公司、花旗银行……一个个日后人们耳熟能详的公司崭露头角,对全球经济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可同时,人们发现:前所未有的商业环境,对企业和领导者形成了严峻的考验: 如何管理日益壮大的公司?如何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盈利?
图源:哈佛商学院官网
于是,1908年哈佛商学院成立。这个培养出无数商界人士、管理者的学府,被人们称为商界的“西点军校”。美国第43任总统布什,彭博社创始人、前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Facebook 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都是哈佛商学院的学生。
创刊于1922年的《哈佛商业评论》,正流淌着来自哈佛商学院的血统。它不仅有哈佛商学院教师和校友的研究和专业知识,还刊载来自全球商业思想家的文章。强大的商界实践+深厚的学术底蕴,使得《哈佛商业评论》称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管理圣经”。
连续多年入选《金融时报》“50大商业期刊”的《哈佛商业评论》,被《经济学人》盛赞“几乎以一己之力承载了管理学争论的全部议题”,《纽约时报》也丝毫不吝赞美之词,“《哈佛商业评论》的读者是世界范围内公司发展的原动力”。
沃伦·巴菲特,比尔·盖茨都是这本杂志的忠实读者,2019年在一档播客节目上,奥巴马甚至直言,“我认为我做过的最好的决定,就是在我27岁的时候订阅了《哈佛商业评论》”。
敢于定义“什么是正确的事”
认真传授“如何正确地做事”
只有深入读过,才知道为什么《哈佛商业评论》广泛受到政商界人士的热爱。
脱胎于哈佛商学院,《哈佛商业评论》延续了经典的“案例分析”基因,追踪一个有价值企业的“前世今生”,抽丝剥茧把创始初期、中途面临的挑战、战略转型分析透彻,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
能读到老牌巨头在新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
2024年第4期,霍尼韦尔CEO 分享了一个老牌工业领域的公司如何从2016年开始重新布局数字化,克服来自内部的阻力,挺过新冠疫情、通货膨胀、地缘政治风险等诸多危机。
能读到中小企业破解成长困境之道:
中小企业如何开拓市场?靠着大企业获得订单的时候,如何解决被“锁定”、创新堪忧的问题?盈利水平难以提升怎么办……《哈佛商业评论》近年来在浙苏粤皖赣等地实地走访调研数百家中小企业,仅2022至2023年间就对1075家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最终从“点”“线”“面”不同层面点出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
能读到优秀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养:
高压之下,人们对领导者提供的情感支持有更高的期待,那么管理者要如何戴好“同理心头盔”?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参考框架?这些都能在杂志中读到。
如果仅仅把《哈佛商业评论》当成“老板们”的必读书,那就太低估它了。 普通打工者阅读它,简直像开了挂——毕竟,这些经验都是由那些平时接触不到的人分享出来的,用它来在办公室升级打怪,简直是“降维打击”。
就说判断一个组织是否适合自己的方法吧, 《办公室的“土壤与空气”》 提到了两个很简单的方法:如果让你用一个人来形容这家公司,ta 会是什么样的?你喜欢 ta 吗?另一个就是,看看身边获得升职加薪的都是那些人,你喜欢他们吗?和他们是一类人吗?
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那么恭喜你,可以换一个环境了。
太挑剔的老板,怎么治?工作为什么这么难?如何识别那些“职场操纵者”,直面同伴压力……老板和同事又怎么会想到,你的“向上管理”方法来自世界顶尖的哈佛教授呢?
既有国际视野
又懂本土需求
进入中国的《哈佛商业评论》,不仅仅是英文版的简单翻译。
每一期的中文版与英文版同步出版,其中60%以上的内容都来自英文原版,保证了地道的商业与管理前沿理论供给。同时,30%以上的内容来自中国案例,甚至从中国市场的需求反推,产出权威的本土案例解析。
开通《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APP 数字会员后,更是能享受不少专属权益:
无限量读杂志
每月一期《哈佛商业评论》,APP 数字会员可第一时间解锁。连增刊也能免费读!未来 1年13期 新刊,加上 140+期 所有中文版期刊,开通年卡后均可解锁!
内容包括 公司战略、科技前沿、商业热点、大师论道,以及领导力、自管理、职场进阶、财富增值等, 帮你获取多元知识,突破信息茧房,助你以管理学的方法和思维看透问题本质,获得更高效的成长。
内容频道直通车
手持年卡的用户,实际拥有的权益远超“杂志”本身。哈佛商业评论在 APP 内重磅打造了海量、优质的内容频道——从 杂志、视频、音频、直播、专题,到双语精选、管理辞典、热榜、领导力、自管理、访谈、读书会、时讯, 致力于以全球视角观察中国商业世界,用管理的智慧和力量推动行业。
私人专属「商学院」
从认知人工智能、创业管理手册到职场女性力量、职场通关手册……最新专题均以 图文并茂的形式 呈现于首页,一触即达专题页面,畅享深度阅读和视听。更有 注意力商业周、幸福研究所、人才经济论坛等 历年重磅专题和会议活动整合,与国内外行业管理者实时交流,以全球视角观察中国商业世界。
▼点击下图,立即抢购


说完了《哈佛商业评论》,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联数字刊,为什么值得订阅?
三联生活周刊
时代浪潮下真相的“自留地”
1995年复刊的《三联生活周刊》,迄今已有30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文化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以“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为期许,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有嚼头的文化食粮、有厚度的认知升维。
Flipboard红板报品质之选「读者最爱 」给三联的Top 10入围榜单理由写道,“不在新鲜猎奇中弄潮,而在文化沉淀中酿酒,以敏锐姿态号时代脉搏。”
流量时代的少数派
作家苏童说:看完《三联生活周刊》,有一种脑后大补的感觉。
对于 社会重大事件 ,它给你一种「站得更高」看问题的维度。
那些看似横空出世的 时代大问题 ,它为你梳理其前世今生,解读其如何一路走来, 透析现象下的本质。
年龄危机、育儿问题、婚姻经营、资产配置问题…… 这些 当代人真实的内外困境 ,三联都会郑重地当作一个研究议题去深挖,以几万字的篇幅,帮助读者全面而理性地找到答案。
当然,在这些深度话题之外, “生活圆桌”“个人问题” 栏目还为你提供了一个观察他人生活的通道。
【三联数字刊】的 “Talk三联”独家播客 ,也是充实零碎时间的优质选择。
一年52期,可听、可读,全家人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众声喧哗下
不改的初心
有人好奇,三联为什么能让读者多年追随、每期必收?这,当然要归功于这本读物背后,珍贵的记者团队。
支坚持“事实至上”的记者队伍,是产出过硬内容的保证。

《三联生活周刊》1200期封面

非新闻从业者可能无法体会,人们安坐家中读到、听到的每一个字,每一张照片,每一段音频视频,背后凝结着多少难以想象的责任、汗水和风险。
唯有新闻背后的不懈努力,才能拥有真相迸发的千钧之力。 三联一直确信,忠实的记录必将与历史的进程同步,亦完全经受得起时间检视,在几十年后,仍值得被一遍遍阅读。
权益升级,加量不加价
三联数字刊,《三联生活周刊》30年典藏内容一手可握,支持关键词查阅。 还能免费读《读书》《爱乐》杂志;

通勤、等车时 可看 ,健身、开车、做家务时 可听 。将全家人的碎片时间都聚沙成金!

每周新刊
第一时间解锁 畅听畅读

为了能让大家更畅快地阅读, 三联数字刊会员专享的“AI小章”智能服务已经上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