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视剧鹰眼
电视剧鹰眼专注于电视剧内容及市场研究,为您提供最及时、最准确的行业信息,是您不可或缺的资深顾问伙伴!
51好读  ›  专栏  ›  电视剧鹰眼

【行业】一个爆款角色的“诞生”

电视剧鹰眼  · 公众号  · 电视剧  · 2019-11-25 18:07

正文

【原创:骨朵网络影视(ID:guduowlj)】

【作者:谷雨】


恐怕没有哪一个职业,比“选角导演”更有江湖味儿了。


“这个行业就是每天都在变化的一个行业,最难控制的就是人” ,CD HOME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Casting负责人毕英杰对骨朵说道。


和大大小小的经纪人交手,斡旋于资本与片方之间,他们穿梭在各个剧组,人脉发达于行业深处。上至片方,下达演员,串起一张经络大网。他们选出最适合的角色人选,搭配进每部剧里。名利场的背面,才是他们的艺术。


2019年,三档演技类综艺同台竞技,观众从《演员请就位》里看导演选择演员的方法论,从《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里看演员的“新老配”,在《演技派》从职业角度,一窥演员生态。



不过综艺节目无一例外,都提供了一种“理想化”的视觉,它省去了前期筹备竞争部分,让演员面对面的和导演们聊本子,说角色,把漂亮的一面展示给观众看。实际上,选角导演和Casting团队才是这个行业里,把演员输送到每部剧中,最主要、最繁忙的人物。


他们生活在幕布之外,一部好戏的成功离不开他们,一个“爆款”演员的诞生也有他们的一把助推,也恐怕只有他们才称得上是“最懂”演员的人了。


骨朵和他们一起聊了聊,影视剧演员组盘过程中,选角工作室的扮演的角色和位置是什么?执行过程中如何最大化的平衡市场和艺术?在有限的条件里怎样挖掘到最适配的演员?骨朵试图从选角导演的视角,一窥当下影视行业生态。


看演员≠看眼缘,“合适”远比出挑好


几乎所有的选角导演都向骨朵表示,并不是所有优秀的演员都能百分百的拿到一个角色,一部剧最终选择一个演员的维度,受多个因素影响。资方有资方考量,剧组有剧组需求,平台有平台看法,演员也有选择权利。选角导演就像是一根平衡木,平衡各方意见。


一部戏的选角是分节奏和阶段的,Casting团队选择演员的时间长短也一不而定,但一般来说正常时间是3个月,“这个时间主要看,(选角团队)接手的时候这部戏是什么成色,它有男女一号和没有男女一号,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时间轴”,毕英杰表示。毕英杰是业内第一家选角工作室CD HOME的合伙人之一,他曾为多部爆款剧选角。


“你不见男女一号选其他人没有用,因为你不知道男女一号是谁,你怎么跟他搭配?”如果一部戏的男女主演已经定了,那在选角导演眼里,这部戏基本算是定型了,他们差不多能在2个月时间里,就能把其他演员全部码齐,快得话只需半个月。


CD HOME另外一位合伙人张震也表示,选角第一阶段是确立男女主演,但往往这个阶段Casting导演介入力度没有那么大,“如果是电影,那得看票房;如果是剧,肯定是看平台的认可度”,所以选角的开始阶段是群策群力的,这也是一门搭配的手艺。




《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出品人匪我思存在接受骨朵采访时表示,她们在选择这部剧的男女主演上下了一番功夫,她们先定下女演员邢菲,然后让其他男演员和邢菲拍角色照,一个一个的试,最终才搭配出了男演员林一。


棘手的是,虽然市场上每年都有新鲜血液输入,但市场头部艺人“断层”现象仍然存在,“哪个层的演员都不少,唯一少的就是男女一号,大家都会看是否带动市场关注?”


和张震的观点相同,一位头部影视公司工作人员也表示,对于资方和平台来讲,目前能够扛剧的演员很少,尤其是年轻的女演员,“这是行业里大家都面临的问题”。


一批一批新人出来,但没能通过一个剧、一个契机占领足够的位置,演员最终需要被看到。


男女主演确定之外,才好继续推进后续工作,这个阶段是选角导演推荐权比较重要的阶段。综合来说Casting团队选择演员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艺人的形象是否适合这个角色,张震强调这是最重要的第一点;其次是档期是否合适、价格是否合适。后两个“合适”的主动权会过让演员一点。


而“演员与角色形象搭配”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个不成功的形象搭配往往会让一部作品减分。《陈情令》制片人杨夏向骨朵表示,为了找到最适合的演员,团队最开始就把主角的人物形象画出来,给到casting团队,然后臻选艺人。


形象合适、档期合适、价钱合适,再加上团队对演员配合度的综合考虑,一部戏的主演基本就这样确立了。 过程不是非常漫长,但对选角团队来说一定是充满博弈的,其间要与资方、平台、制片团队共同商定。


“我搭配来的演员,把他们所有的形象区分开以后,看他是不是统一在这个剧本里呈现,在镜头里呈现特别舒服。”毕英杰表示,这是确定一部剧演员的选角逻辑。


拿下最合适的那个演员!


那么,这些合适的演员从哪找呢?目前,除了已知的经纪人、演员自己荐组方式之外,大家选择的空间更多了。


比如一些剧场、高校、表演工作室等,都是很平常的方式, “分情况,分项目。正常剧其实我们现在我觉得一个朋友圈就OK,就可以解决了”,张震聊到,通常情况下,选角导演的方式非常快捷,人脉帮助大家解除了大部分麻烦。


第三方的声音往往也会起到一些作用,它们正成为选角导演们的灵感来源。


“我们会考虑他来合不合适,粉丝会有一个什么感觉,但这只针对于量特别大的。国内这几年大家对粉丝经济特别在意,粉丝的作用其实非常大”。 粉丝力量在这两年逐渐成为一些角色人选的参考, 不过张震继续补充到“会有影响,但不会过度。”


当下,粉丝对一部剧的选角作用,主要体现于前期人选参考和后期宣传上,这也是这几年选角行业一个明显变化,“四、五年前(大家)不会考虑这些事,现在会,一些特殊的剧本大家都会考虑”。其实更多的是IP作品的角色。


今年他们团队为某知名网络IP选角时,张震的微博就被粉丝私信爆了。之前的时候他会关注贴吧,现在的豆瓣、B站他也会关注,有人做小说的影视视频,张震也会参考,“说实话,有时候会有用。”




比如,他做《琅琊榜》项目时,确定小飞流的演员人选是最痛苦的,直到最后临近开机才确定了吴磊。因为飞流在剧中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又要能打,古装还得漂亮,限制非常多,他几乎跑遍了武术学校、各个城市就是没能找到适合的演员。


去贴吧翻找时,偶然看到别人发吴磊饰演小杨过的定妆照,他一下就把这事记在心里了。后来去横店筹备这部戏,在篮球场上远远的遇到了吴磊,“我就觉得贼像,我说你是叫吴磊吗?他说对,我说你妈呢?他说我妈在,我说你俩来一下”,飞流就是这样确定的。


一般来说选角导演主动权在前,演员的主动权会在后期显现出来,也就是档期时间确定和签订合同时间。很多艺人在签订的合同的时候,大多会看中在剧组的待遇、吃住行、再就是宣传上的东西,也就是番位。


它是刺激片方、演员、粉丝和大众的共通问题,这段时间某待开拍古装剧男女主粉丝撕番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行业此前也出了《3+6》联合倡议,对演员发生撕番问题进行了明确指责,选角导演们在前期当然也会非常注重。

在毕英杰看来,演员番位本身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主要原因是国内的影视行业没有一个固定的、对演员的分级制度,行业缺少合理的番位制度。在他看来演员是有等级的,这个标准要看一个演员近几年对行业做出的贡献,是否有精品的良心之作,是否被社会大众认可,包括收视率、点击率排名等,“从人品到艺德到你的职业素养,到本身的这个演技,它是一个综合指标”。


那么如果演员不到位怎么办?“不见合同落笔,备选一定要在”,张震毫不避讳的讲到,只有演员签了合同,大家才能踏实,“要不然所有的东西都不定,我们也怕中间出现问题,毕竟演员这块的这个工作量,还是特别重要的,没有演员你也没得拍”。


拼人脉、讲义气,选角行业也是门江湖手艺


往往,突发情况,最考验选角导演的基本素养。


某类角色的找不到适配的演员怎么办?档期时间无法敲定怎么处理?备选演员如何到位?处理这些麻烦的过程,往往充满了江湖气。


一位选角导演告诉骨朵,一般情况下他们做的某个项目,缺少某类型演员时,他们会做全国海选寻找演员,因为是自己公司既做Casting又做影视,所以会在前期培训演员,后期将这些新人演员输送到不同的项目中,“我们自己团队有新人资料库。”大家从库里调取演员,把资源聚合在一起。


在张震看来,选角是一个充满江湖味的行业,就像是打江山。事实上不仅仅体现在演员上,它体现在和合作伙伴、影视公司上,体现在行业的方方面面,“大家就像打江山一样,一个戏一个戏积累过来的一个信任”。选角是信任积累的过程,是一门手艺活儿。


这是一门有关“人”的事业,是需要把握住消息和人脉的工作。




事实上,他们成立业内第一家工作室,就是将每个选角导演手上的资源聚合在一起,“每个人原先能有一部戏,后来就是六部戏”,大家各自筹备项目的时候,都会互通演员情况,比如档期、演员配合度等,有的时候某一个角色着急用演员,大家都会一起推荐。


现在他们工作室有20多个副导演,大家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并建立公司自己的资源池,保持资源互通。在毕英杰看来,一个合格的选角导演,要看的是工作经验、周期、阅历,以及本身的储备量。


“这个行业它需要实时更新所有艺人的动态,这个牵扯到所有的一线艺人。包括对新人一些积累,整个行业所有的演员你都要熟,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的小的,新人老人,你都要知道,你要积累的特别特别多,而且你要特别知道这些人的档期”,张震说到。


即便大数据选角正被提倡,平台入股Casting,在他们看来Casting这个活儿还是人工的活儿,它没法做成工业化。




因为这是一个无法被量化、工业化、程序化化的工种。它是有关信息量和人脉的战役,行业发展到现在虽然没有建立一个完备的体系,但也在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


“就像好莱坞这么多年了,依旧非常看重casting,能让选角导演团队的名字在片头出现。人家这么先进,这么工业化,(人工)都没有被取代,它也是无法被取代的的”,对于未来,张震乐观表示。


即便现在,CD HOME已经开始做经纪、制作、综艺选角,但在他看来这是市场迭代的最终结果,以Casting起航的选角团队,也要占领一些新的赛道,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2019美国亚洲影视节纽约举办,国际精英斩获“金橡树奖”闪耀世界

【二】卫视招商季:究竟谁是2019年度剧王(总榜/分榜)
【三】《在远方》陈昆晖:这是一场立足于时代的发声
【四】2019年第四季度:古装剧迎来大爆发?
【五】2019年11月-2020年1月54部影视剧建组待开机(汇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