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在国内大学读本科的时候,我们学校有四个被冠名「四大名捕」的选修课老师,因为特别爱挂人(给不及格),一提起四位老师大家总是敬而远之。但是想想这类老师虽然看起来恐怖,其实也挺好相处的,明知道讨不到好不去招惹就没事了。最可怕的反倒是面目和蔼可亲,但是冷不丁给个不及格让你措手不及的。
这就跟大盘的行情差不多,熊市虽然不好过,但是应对策略还是特别清楚的——躺尸,一路撑到下次行情到来再乍起来。最闹心的行情当属现在这种一会上一会下的猴市,不看吧,偶尔给你涨一下,让你期待一点,然后再给你来一巴掌。过去这几个月就一直这么让人纠结,投资最烦的两样东西,除了特朗普就数猴市了(据不可靠统计,两者常同时出没)。
为了让自己在猴市里好过一些,总是绕不过波段策略,里面最典型的量化策略当属网格交易了。现在写起网格交易其实还是多少有点脸疼,当初 7 月的时候有朋友问我要不要写写网格策略,我拒绝得那叫一个干脆:
网格交易有自身局限,只适合波动行情、特定品种,而且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不符合我的选择标准。
现在想想自己还是太年轻了,虽然网格只适合波段行情,但是派上用场的时候是真心好用。如果过去几个月开了一个网格,偶尔叨两口肉吃心情也会不错的。现在有券商可以提供自动化网格交易功能,消耗时间和精力也不是问题了。
一张图看懂网格交易
网格交易的策略规则其实非常简单,我给你们画一张图就明白了。
网格交易就是一个典型的震荡市收割策略,跌了买,小赚即卖,不跟大行情、在小波动中不断收割。我按照每下跌 1% 买入一份的,上涨 1% 再卖出的策略,回测了一下过去几个月的行情,表现还是挺不错的:
过去这 3 个月沪深300一直都是在一个区间内震荡,累积下跌 1.37%,如果开一个网格策略,在这种震荡行情下策略盈利是 1.49%,表现还挺不错的。下面是我回测用的参数。
网格交易不太适合手动交易,盯盘和操作精力太大了,这也是我早期没考虑网格的一个理由。但是后来有券商做了自动化的条件单系统,这个缺点也就不存在了,这次的回测也是在券商 App 里面做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回复「开户」下载了解一下。
另外稍微提个醒,回测功能对于了解网格的运作方式和参数优化有很大的帮助,但不建议大家过度依赖回测,容易出现过拟合,
太完美的策略反而最不可靠
。
什么类型的投资品适合网格交易?
估值偏低且不会死
的 ETF 最合适。
看上面的图大家也知道了,网格交易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于下跌买入,反弹卖出,所以最后的反弹才是收益的关键。选择估值较低的位置入场,胜率会高一点。如果不听劝在高位入场也可能死得很惨。但是光估值低是不行的,还要一种价值陷阱存在,必须是不会死的品种才可以,所以个股基本都可以排除。
总的来说比较合适的就是
低估宽基指数基金和黄金、石油等商品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