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眼科时讯
同步传真国际眼科时讯最新学术进展,为眼科临床、科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及时介绍眼科领域在科研及临床领域中的国际最新进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眼科时讯

林丁教授AAO大会“首秀”新术式,国人风采引世界关注

国际眼科时讯  · 公众号  ·  · 2018-11-18 19: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 :每年的AAO年会上都会有手术视频展示环节,主办方会从全球眼科医师的上万份投稿中精心挑选出50个左右,进入最终的视频展示。今年共有54个视频投稿被接收,其中就有一位华人眼科医师的身影。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林丁院长的“通过使用前房灌注替换黏弹剂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视频,得到了在全世界眼科同道前展示的机会。



会后,林丁教授接受《国际眼科时讯》的采访,与我们分享了该新术式的详细情况,并介绍了在本次大会中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


创新点:优化流程,降低并发症


“这一术式此前在国内会议中已经有过展示,但在国际舞台上还是首次展示。”林教授介绍道,该手术的主要特点就是简化了手术过程,术中不再使用黏弹剂,术后也就不用清除黏弹剂,只需要调整好人工晶状体(ICL)的位置即可,不仅更简便,手术时间更短,而且还降低了术后高眼压等并发症的风险。


关于手术适应证,林教授介绍道,该手术适用范围广,对所有需要ICL植入的患者都适用。除了常规手术的禁忌证之外,也没有更多特殊的禁忌证。


林教授从2014年开始尝试这一新术式,4年多的时间里,林教授已经完成了2千多例手术。尽管经验已经成熟,但他仍在做进一步的研究,对于该术式唯一有质疑的地方在于角膜内皮损伤,对此林教授已经进行了2年多的随访,近期和远期的结果均表明,该新术式对于角膜内皮的损伤,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没有差异。林教授表示,随访观察工作及远期疗效等还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学习曲线:循序渐进


该术式是用水来维持前房的,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前房塌陷。而防止此类情况发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熟练”二字。


林教授对于学生的传授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开始先教授传统手术方式,即注射黏弹剂,再教学生先植入ICL再打黏弹剂进行ICL位置调整的操作,熟练掌握后,最后才教授不打黏弹剂的新术式。由传统到新式,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更平滑地掌握这一新手术。


对于从零开始的新学者来说,学习该术式大概需要两年时间,但对于有白内障手术经验的医师来说,只要记住几个关键点,很快就能掌握了。

大会亮点:AI+VR,华丽的新技术


作为青光眼专家,刚参加完青光眼专科主题会议的林教授表示,又见识了很多“华丽的新技术”,其中有介绍特殊神经节细胞图像在青光眼方面的辨识,有关于青光眼治疗药物的介绍,翘首期盼的基因药物在今年的大会中终于也走到了Ⅲ期临床,有关于人工智能(AI)和虚拟现实(VR)在青光眼领域的应用,对于后者林教授表示十分感兴趣。还有通过便捷的媒体手段进行患教的研究也吸引了林教授的注意,林教授表示,这对于自己“用AI把健康服务推广到社区和学校”的想法很有启发和帮助。


专家简介

林丁


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及南昌大学硕士生导师

爱尔眼科湖南省区总院长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院长

中华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光眼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委员

湖南省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师协会理事

湖南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长沙市眼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长沙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