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剧如何创作?
《启航》作了这样的尝试:
其一,用国防教育题材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引导力。
全剧以两对年轻人的婚恋、工作、志向选择为情节线索,铺陈出悲壮的甲午海战、沧桑旅顺口大坞、海军百年图强、直到首艘中国航母撑起舰载机试飞启航。该剧历史的叙述与当下国之重器相交融,突破了一般原创易于陷入纯虚构的窠臼,注重虚构有史实,剧情故事以真实的历史史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依托,营造出现代剧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塑造了生于近代长于民国的海军将领陈将军、民国海军水手齐振彪、新中国海军将领刘将军、当代中国海军部队长邵昕、现代海军军官华威、严震,这四代中国海军群像,生动诠释了中国海军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国防教育的活教材。
其二,用“个体化”的生命细节践行国防教育体验,增强表现力。
在华威这个主角人物命运的设计上,有全军挂像英模张超的身影。但全剧没有局限于一个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而是结构出“一爱六线”的冲突。全剧的主线情节由华威与齐菲的爱情构成。六条线索是华威老家关系线、齐菲家庭关系线、当代军人使命线、四代海军传承线、百年船厂图强线、学校国防教育线。每一根线索后又有多条暗线支撑。由一人英模牵起全民国防教育的自觉意识。从中将历史的身影具象,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用生命的形式铺展在大众面前。贯穿了弘扬人间正气和英雄主义的态度,洋溢着悍卫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自觉意识。历史是真实存在的,生命却是可以想象的。这是全剧最独特艺术创造。如四代海军的灵魂对话,作品虽然强调生命个体的独特体验,但并没有局限于个人化的叙述,而是将这种独特体验扩充、延续、伸展,使之成为人之常情进入人性、历史和时代的深处,这就扩大了剧中人物的形象内涵,每个人物都代表一个群体。剧中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的生命细节和生活选择,引导听众对国防教育内容的宽度、广度、深度、普及度进行更直接的理解。
其三,把国防教育融入到人民生命美学的诠释中,普及感受力。
国防教育是全民的终身教育。人民群众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剧中赋予“人民”以具体人物形象,涵盖了军人、工人、农民、研究生、技术员、校长、小学生、村办教师、国防教育讲解员等等。《启航》里每一个剧中人都言传身教地承担着国防教育引领者或分享者身份。充分表现了这些普通人民群众的品德之美、形象之美,表现了他们亲情友善、温暖宽厚、仁爱奋斗等代表中国人美好品格的性格特征。这些普通人,他们的人性底色纯良明亮,守护生活的幸福,也有自觉的家国大义,默默地为家庭、为社会做出奉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部诠释人民生命美学的国防教育剧,这部剧所表现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力点,就是歌颂赞美普通群众拥有“人民美学”的“美”之所在,就是让听众感受到他们内心和灵魂“真善美”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