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胡慎之
最完整的心理学常识、最前沿的心理教育、最专业的心理分析。人生不易,与君一同嬉笑怒骂、品味人生,人称“意义哥”;一针见血,洞悉关系心理,人称心理圈的“犀利哥”。经典曲目《一派胡言》《胡说爸道》《世道胡说》,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向日葵心理创办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单心理  ·  把热爱变成事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  2 天前  
简单心理  ·  一个人可能存在「创伤纽带」的 9 个迹象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胡慎之

父亲节特刊 | 所谓好爸爸,要做好这两个字

胡慎之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6-16 15:47

正文

 # 欢迎关注并置顶我 #

我想把这篇文章,

送给所有会看到的父亲当做父亲节的礼物。


 

如果你问我,什么样的爸爸可以称得上好爸爸?


我的脑海里会跳出很多定义和标准:有爱心、尊严、榜样、一定的权威……


但如果你问我什么爸爸是最好的爸爸?或者所有好爸爸的定义里,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


我觉得:最好的爸爸是能够给孩子力量的爸爸。

 



1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究竟什么叫做成功?


每一个父亲在面对自己的孩子,试图教育自己的孩子之前,要首先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爸爸觉得,只有出人头地、上好的大学,走上一条人多而安全的路,让父母不要担忧,这样的父亲给孩子设想的成功背后,其实是为了让自己觉得有安全感。


他的初衷不是孩子是否快乐,而是,我是否可以,怎样才能够,早点不为这个孩子操心了。

基于不想再为孩子操心,


而希望孩子走一条最循规蹈矩的安全的路,


觉得这就是对孩子的爱和教育的那种父亲,不是好父亲。

 

如果一个父亲真的爱孩子,且不说他决定如何教育孩子,或者打算引导孩子走一条怎样的路,一个爱孩子的父亲,他在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应该本着的原则是,如何让孩子获得幸福,而不是如何让自己省心。


他挂在嘴边的话,肯定不会是“你能不能让我少操点心”


他责备孩子的话,肯定不会是“你这个不省心的孩子”。

 

我认识一个父亲。他的孩子很不幸地在初中阶段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抑郁躁狂双相发作,一度中断学习。后来这个父亲带孩子去看精神科,现在每天瞒着孩子偷偷地把药拌在孩子的饭里,让孩子吃。


孩子的体重从原来的120斤暴增到180斤,情绪冲动时会到厨房拿刀。


全家都陷入了失控的状态。

 

可是这是一个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的“好父亲”,因为我的很多朋友会抱怨自己的丈夫过于繁忙,一周陪不了孩子三四个小时,相比而言,这个父亲每天亲自开车接送自己的儿子上下学,从一年级到初中都是如此,每天督促孩子的学习,每天积极地参加班级的微信群。


他对他儿子有着很高的学习要求,自己事业已经很成功,但是他希望儿子将来一定要超越他。一定要很成功。

 

这样的爸爸,不是好爸爸。


我想大多数心理工作者都会赞同,他的儿子在初中阶段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学习的中断,不是因为他的儿子是个有问题的孩子,是个不够正常的孩子,而是因为,很不幸,这个孩子出生在了这样的家庭,有一个这样的爸爸。


他本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个故事让我很悲伤。


所以我选择在父亲节的时候说。

 

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父亲,从来没有思考过成功的定义


没有思考过,这种成功是你来定义还是你的孩子来定义;


没有思考过,你让你的孩子做的事情、达到的目标,提出的要求,是为了孩子的生命还是为了自己的生命那些未完结的愿望,那些未解决的巨大的焦虑和创伤。

 

 


2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我认为是活出自我。


你们赞同吗?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也是感受到完整的自我,接纳了完整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


而不是活给别人看,不是走一条大多数人都走的安全的路;


而是不管那条路是什么,都能走一条自己一路想走的路,并一路坚持走到终点,实现自己内心的目标。


这个过程而不是结果,会让人产生巨大的幸福。

 


怎么获得这种成功?


怎么获得这种幸福?


我觉得是每一个父亲最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如果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成功和幸福,那么你怎样用你对孩子的深沉的爱,去帮助他在他的人生中实现这种成功和幸福呢?


这才是父亲应该追寻的意义吧。


父亲的价值,不是权威,而是给孩子传递力量和信念。


一个最好的爸爸,是一个可以给孩子力量的爸爸。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要为自己的生命打一场仗,在这个人世间,穿过重重迷雾和无数考验,拨开很多的他人,找到自我、达到走自己的道路的成功,是需要巨大的力量的。

 

我的读者、来访者告诉我,这非常艰难。


力量、勇气,这是极其稀罕的东西。很多人穷尽一生,还是只有面对沮丧的现实的无力,还是缺乏打破禁锢自己的关系的勇气。


没有力量和勇气,很难建立自己的边界不被他人影响,很难活出自我,也很难活得幸福。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说过,


人要为自己负责,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力量,从而选择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也就是说,活得幸福是需要力量和勇气去追求的。


所以,对于很多父亲来说,如果你不思考何为“真正的成功”,那么你可能会培养出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孩子。


不错的学校,不错的工作,但是他的内心幸福,他是否觉得他的人生达到了他的预期,他有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看起来很好”的样子,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一个真正好的父亲,他会想,我怎样做,才能帮我的孩子去寻找他自己?

 



3



人天生都有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本能。


父亲不用去帮他找。


你只需要给他支持,不要压抑他的寻找。


最好的帮助,就是传承你的力量给他,或者在他彷徨时给他鼓励,失败时给他爬起来的勇气,做他的定海神针,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有力量。

 

电影《摔跤吧爸爸》我之前也看了。


之所以没有将这个“伟大的”父亲当做范文来写,是因为,他一开始借助女儿去圆自己的摔跤梦,替他去活自己没活出来的部分,我不赞同。

 

但是电影中,这个爸爸在后期,和女儿学校教练的斗争,还是让人动容。


女儿在最后的比赛前,爸爸给她的挑战目标,其实正是女儿心里想要实现的自我。


可是教练给她的目标,就是稳稳的拿个奖牌就好。因为这是教练出于自己工作的考虑,他自己最想要的。


这个父亲在这个时候,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不听权威的,不顾比赛可能一块奖牌都没有的失败的压力,将自己的力量化为女儿的力量,和她坚定地站在一起,去争取和追求。


吉塔之所以最后能够成为冠军,是因为爸爸一开始就知道,他女儿的目标一定不会只是一块奖牌。


她想要证明自己,她想为印度夺冠,这才是她真正的梦想。


在爸爸的坚强而有力的承托下,这个一度看上去毫无力量的迷失自我的女孩重新找回了那个自己,她为自己而战,为印度而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范本”。


她的成功是她自己能量的迸发,


但是如果没有她爸爸给她的力量,没有他爸爸坚持自我,看准女儿的内心的这种抉择,后面的一切惊动人心的情节都不会发生。

所以,一个好的爸爸,在有关孩子的选择上,都要去真正地思考


——我究竟出于什么要这样做?我的选择是为了缓解我的焦虑还是为了激发我的孩子去自我实现?


这是不同的。


不一样的父亲,

不一样的选择,

造就不一样的孩子,

不一样的人生。


一个好的爸爸是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的爸爸。


是那种真正的选择。



大部分普通人就像那个教练,


总想要一个最安全的结果,让自己不再焦虑,因此他只能做出这种看上去很让人无奈的选择,但也是最容易的决定,不需要冒风险、不需要更多的投入,更重要的,不会犯错,不需要承担


——为了便于区分,我把这种选择叫做“一次元选择”

 

很多人只能做一次元选择,自然只能得到一次元人生


——就是看上去正常平稳,但其实千篇一律死气沉沉,蓦然回首发现自己没有过一天自己想要的日子的那种人生。

 

吉塔的爸爸,很有勇气和力量。


他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做出决定的能力,因此,他和“整个体育系统”这个权威对抗,选择让吉塔去冲击冠军而不是改变体重只要拿块奖牌就好。这种选择是“二次元选择”,


他的这种选择,帮助女儿自我实现,激发了吉塔巨大的内心力量,让吉塔,体验到了“二次元人生”。

 



4



如果你是爸爸,你敢不敢,能不能,为你的孩子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父亲节的时候,我很想问每一个父亲这个问题。

 


每一个孩子在年幼时都会仰望自己的爸爸,觉得他是全世界的大英雄。


这个爸爸的内心力量,在这个时候就传递给了孩子。爸爸是一个强大的人,孩子就能在很小的时候受到这种强大的影响。


这种一开始的力量的注入,会让我们的自我实现之路变得相对容易。


如果爸爸觉得,管他的,你做自己就好。


你会从小就觉得,做自己是天经地义,我就是我自己。


如果爸爸总跟你说,你这样那样不对,应该怎样怎样,


爸爸只会成为权威的化身,却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就是一个传声筒。


他看起来对你很凶,但其实他畏惧外界的一切,他焦虑软弱,不懂得为自己抗争,总觉得别人做啥你就应该做啥,这样的父亲潜移默化,就会让孩子觉得,做自己是有罪的。


做自己是不被允许的,是不安全的,是不被爸爸认可的。


于是这样的孩子跌跌撞撞地长大之后,


当他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强烈感受,想要为自己争取,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他开始觉得内心矛盾、痛苦、后继无力、想做出选择和改变又很艰难


——因为相比前一类孩子,他还得战胜那个在心里一直监督他、要他必须听话不许犯错、不要老想着做自己的父亲


——只有冲破父亲的封印和权威,告别了对父亲看似强壮实则软弱的潜意识认同,让自己不再被困于内心的矛盾之中,这个孩子才能真的破茧成蝶。

 


一个父亲的存在,应该是给孩子力量,而不是禁锢孩子的力量。


一个父亲的存在,应该是为孩子抵挡住他探索世界时的恐惧侵袭,而不是把自己对世界的恐惧传递给孩子。让他也怀疑,自己的力量。

 

文中的第一个故事里的父亲,在孩子面前是很凶悍的父亲,孩子怕他,怕他怕到承受了一个孩子心理其实无法承受的压力,


孩子爱他,爱他爱到压抑自我去无条件满足父亲的“你一定要优秀成功”的强烈心愿,最后成为了一个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孩子。


很多孩子其实和他类似,只是相对轻微,


在这个社会上,很多已经成大的成年人也都是常年“带病生活”,这些心理问题,和家庭的教育分不开干系。

而在中国,很多家庭还是爸爸说了算的,


一个父亲怎样定义孩子的成功,是否能抵抗住自己的软弱和焦虑,真正做出利于孩子的选择,保护住孩子的自我,


而不是以自己的权威去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所谓的大多数人的标准,一定要走大多数人的路,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决定了孩子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不想看到却又常常看到,很多爸爸自己很软弱,只能在孩子身上去找自己的权威感。控制着无条件仰望和服从自己的孩子,把压制视为力量的象征,何其可悲。

 

最好的爸爸是能够给孩子力量的爸爸。


成为这样的爸爸,

需要你先找到自己,需要你先变得强大。

 

想到心理学家曾奇峰的一个比喻:


狮子爸爸带着小狮子爬到山边,俯瞰下面,从未来过山顶见到这番雄伟景象的小狮子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对爸爸说:爸爸,我会是森林之王!

狮子爸爸回答:

A版:拉倒吧,你?一阵风就把你刮下去了。

B版:是的,你是森林之王。

 

你会是哪一个爸爸?





周小宽:心理咨询师,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有点特别,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公众号:周小宽(ID:xiaokuanjoy)



 老胡推荐

(你也不知道,分享会照亮谁的梦 | 感谢点赞)


推荐阅读

我没有回到过去的时光机

但我有直面惨淡的勇气

☟ 戳阅读原文,购买胡慎之“孩子的0-3岁”精品课程

你的赞赏是我创作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