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性侵事件频繁发生,儿童性教育不能再拖了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孩子不想上学,我们该怎么办? ·  2 天前  
新周刊  ·  这座一线城市,为何急着建地铁?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大晚上的,为什么不让火龙果“睡觉”?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2-24 14:57

正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壹读
(ID:yiduiread)
作者:敏敏 如意
编辑:陈燕妮

如果你乘坐飞机,飞过某地时发现地面上灯火通明,而这又不是住宅区,那不要惊慌,这并不是什么灵异现象,而很可能是火龙果种植园。
一到夜晚,火龙果园就会上演“灯光秀”,层层叠叠的LED灯在夜色中铺展开来,航拍镜头下的火龙果园更是童话世界。这一奇特景象在网上曝光后,引来不少网友关注,有网友表示“长见识了”,有网友疑惑“大晚上的,为什么不让火龙果‘睡觉’”。
问题来了,火龙果园为何要夜间开灯,难道它在夜晚不需要休息吗?

火龙果的“光合骗局”

想要解开这些谜团,就得先了解火龙果独特的生长习性。
火龙果原产于地处赤道的中美洲沙漠地区,属于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生性喜光喜热,是典型的长日照植物。
在自然环境下,其花芽分化主要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要求1天光照时数在12小时以上,如果光照时长不足,火龙果就可能会进入开花困难的“休眠”状态。在夜间为火龙果补充光照的行为,就是为了满足火龙果生长对光照的需求。
补光的原理说来也很简单,通过 LED 灯模拟日光,达到火龙果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时长和强度,从而打破原有的光周期规律,提前让其开花或延长其花期,促使其全年开花结果。

(图/pixabay)

尤其是在秋末冬初季节,借助人工补光技术可以有效促使花芽分化和诱导成花,显著提高火龙果的产量。
广西金福农业有限公司火龙果种植基地负责人苏秀清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就表示,“通过夜间补光技术,火龙果收获期拉长了3—4个月,每年能多收3批”。在素有“中国火龙果之乡”的黔南州罗甸县,“蜜宝”火龙果种植基地种植户陈小林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以前种植的火龙果亩产是3000斤左右,现在通过补光催花技术,亩产提升至4500斤”。
可见这种“以光换果”的策略,成功把火龙果“骗”得团团转。
适当用光来欺骗火龙果,不仅让它长得快,还能长得好。
有研究者对此做了实验,结果发现,用白炽灯泡连续给火龙果补光4小时后,与在自然生长环境下,按照作物本身正常的生长周期和季节规律所产出的果实相比,补光火龙果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提高。
此外,补光处理还可以促进火龙果果实中的花青素的积累,有效提升果实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说起来简单,给火龙果打光就行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大有讲究。
补光并不是整晚持续进行的,因为过长时间的补光不仅会带来巨大的能源消耗,还可能对火龙果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补光时间的选择对火龙果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不同时段补光的效果也差异明显。
在以金都 1 号火龙果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半夜补光(22:30—2:30)处理在花芽分化、成花枝率、产量等方面效果最显著 ,另外两个实验组18:30—22:30(傍晚补光)、2:30—6:30(凌晨补光)效果则相对较弱。

三种补光时段对火龙果单产的影响。(图/参考资料[2])

综合考虑效果与能耗,连续补光 4—6小时通常被认为是较优选择,能够在保证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但实际应用中,补光时段和时长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气象因素以及火龙果品种等进行灵活调整。
尽管补光技术的应用让电费直线上升,极大增加了种植成本,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超投入。在自然条件下,每年12月至次年4月,火龙果树难以开花结果,产量几乎为零。然而,通过补光技术,火龙果可以实现错峰上市,填补了市场空白,还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大果的售价可以达到每公斤8元至10元。
这样一来,用光来“骗”火龙果,绝对是个经济划算的好选择。

火龙果的神奇“秘密”

火龙果,这种外形独特、色彩鲜艳的水果,除了容易被光“骗”外,还藏着不少有趣的“秘密”。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水果大多生长在树上,但火龙果就是个例外,它不从地里长出来,也不是挂在树枝上,而是“结”出来的。它的植株类似于仙人掌,中间的主干分出许多变态茎,火龙果就长在这些茎的边缘处,看起来就像仙人掌边缘突然“冒”出来一个红彤彤的果实。

(图/pixabay)

市面上的火龙果也是品种繁多,根据其外果皮和内部果肉的颜色不同,而又可以细分为红皮白果、红皮红果和黄皮白果。前两种在我国市场上多为常见,黄皮白肉很少见且价格昂贵。
早期,白肉火龙果是市场上的主流品种。它的果实较大,果肉呈白色,口感相对清淡。白肉火龙果大多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需要人工授粉才能结果,这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和劳动强度,其产量相对较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
近年来,能够自花授粉的红肉火龙果逐渐崭露头角,它不需要借助人工授粉就能顺利结果,大大提高了结果率和产量。同时,红肉火龙果不仅颜值出众,营养价值与活性成分都更具有优势,它的胡萝卜素含量更高,所以颜色较深,甜度也比白肉火龙果高。
就这样,红肉火龙果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

红肉、白肉火龙果常规营养物质的含量。(图/参考资料[9])

黄皮白肉的火龙果则是稀有品种,也经常被叫做燕窝果。它可算是火龙果里的高端选手,口感细腻,甜度极高,汁水丰富,风味更为独特。
由于燕窝果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种植难度大,产量稀少,因此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昂贵。普通红心、白心火龙果的地头收购价一般都在2元/斤左右。燕窝果则翻了好几倍,收购价在30元/斤左右,市场销售价甚至可以高达100元/斤,堪称“火龙果中的爱马仕”。

为什么越来越便宜了?

近年来,火龙果价格已经被打下来,在超市货架上常以“10元5斤”甚至更低的价格示人,有的产地批发价低至1元/斤。
要想价格便宜,自然要有丰富的供给,也就是种得多。
我国火龙果产业近十几年来发展迅猛,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中国火龙果种植面积在2012年仅3333.33公顷,近年则基本稳定在7万公顷以上。先前的火龙果大多依赖进口,在国内市场比较少见,物以稀为贵,自然价格也贵。直到自花授粉的金都1号、软枝大红、桂红龙1号等红肉火龙果出现,国内的火龙果产业才迎来了高速发展。
2019年,我国火龙果产量达129.7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火龙果生产国。2023年,我国火龙果种植面积更是已突破百万亩,产量超过160万吨。目前,我国火龙果生产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海南等省(区),其中,广西与广东种植面积居前两位,合计占全国火龙果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

2021年国内主要省份火龙果种植面积占比。(图/《火龙果优良砧木的筛选与高效嫁接技术的优化研究》)

这些省区凭借年均温20℃以上的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的湿润环境,以及疏松透气的红壤,成为火龙果的主产区。
除了上述省份之外,伴随着南果北种技术的成熟,火龙果的种植版图已突破地理限制。通过温室控温、补光调湿,山东、河北等北方地区也可以栽种火龙果,让种植面积一再增长。
而且,火龙果自己也实在争气,凭借独特的生理属性,在水果界杀出重围。
首先,火龙果病虫相对较少,容易防治,产量高,结果快。通常第一年种植,第二年就能够直接开花结果,第三年就可以进入丰产期。相较于大多数果树动辄两三年的成长周期,它的产出效益实在是高。
而且,只要被“骗”得到位,它一年内能开花12—15次,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只需要30多天的时间。一年内,火龙果可以一茬一茬又一茬地连轴转,不是在结果的路上,就是正在结果。
作为消费者,还得感谢火龙果日夜不停地努力生长,要不哪来如今的平价呢?


[1]王举兵.(2022).广西火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南方园艺(04),59-62.
[2]徐杨玉,尤小婷,陈士伟,张曼其,姚雷业 & 李栋宇.(2023).不同补光时段对火龙果花芽、果实及产量的影响.热带农业科学(06),20-23.
[3]王秋萍.(2023).广西:南宁火龙果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果业信息(10),56-57.王秋萍. (2023). 广西:南宁火龙果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果业信息.
[4]李唯华,张佳琦,张博远,等.夜间补光对火龙果生长影响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24,44(03):23-27.
[5]陶然.(2024).从地方农作物到国家品牌:贵州火龙果品牌与文化认同建设策略.中外食品工业(15),90-92.
[6]刘成琴, 赵志平, 陈彭坤,杨春霞 & 刘代兴.(2025).火龙果产期调节技术研究综述.热带农业科技(01),28-33.doi:10.16005/j.cnki.tast.2025.01.006.
[7]高曼,甘祖于,王维,等.红肉火龙果营养价值及产品研发现状[J].贵州农机化,2022,(01):16-20.
[8] 赵玉山.(2023).我国火龙果产量跃居全球第一.中国果业信息(02),5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