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纪要
最有效、最及时分享公私募、公司、行业等投研纪要和市场热点分析。掌握市场信息差,掌握财富代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方空间  ·  亚洲最大TOD在中国:广州白云站 / ... ·  昨天  
gooood谷德设计网  ·  联合新作|《只此周庄》剧场立面设计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纪要

对话辜朝明:从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得到的启示!

水木纪要  · 公众号  ·  · 2024-06-23 23:27

正文

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研报数据,点击上面图片小程序

摘要

  • 被追赶的经济:指一个国家由于其他国家资本回报率更高,导致本国企业和资本外流,最终失去竞争优势,面临被超越的局面。日本在二战后经历了快速发展,但随着韩国等新兴市场崛起,也开始面临被追赶的风险。

  • 城镇化、黄金时期与被追赶:城镇化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工资上涨,进入黄金时期。但随着发展水平提高,制造业可能转移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新兴市场,进入“被追赶”阶段。政策不当会导致社会不平等加剧。

  • 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由日本开创,通过扩大出口市场推动经济发展。该模式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取得成功,但需要持续创新和保持竞争力。

  • 进口替代型增长模式:通过限制外国公司进入市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该模式在初期取得一定成效,但过度保护主义会导致效率低下,最终陷入停滞。

  • 日本经济放缓的原因:过度自信导致泡沫破裂,资产价格暴跌,企业不得不修复资产负债表,减少研发投入,导致经济放缓。

  • 美国经济复苏的原因:政府维持财政刺激,避免经济陷入困境,并通过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推动人均GDP大幅提升。

  • 日本创新不足的原因:文化因素、税收制度、企业文化等因素导致日本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在互联网时代出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

Q&A

您如何定义“被追赶的经济”这一概念?

“被追赶的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其他国家的资本回报率更高,导致本国企业和资本逐渐向这些回报率更高的国家转移。这个过程会使得原本领先的国家逐渐失去竞争优势,面临被其他国家超越的局面。例如,日本在二战后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从1,954年的贫穷状态到1970年代末成为世界第一。然而,随着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日本也开始面临与美国公司20年前相似的问题,即大量企业破产。这种现象表明,经济发展模式在不同阶段会不断重复,并且短短十年内就能彻底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格局。


您提到日本在从0到1和从1到10两个阶段中的表现有何不同?

日本在从0到1,即从无到有、开创性创新方面,相对较弱,需要真正敢于冒险并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而一旦进入从1到10,即已有基础上的改进和扩展阶段,日本则表现得非常出色。相比之下,美国人在从0到1阶段要好得多,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能够持续引领全球科技创新,而日本则擅长将已有技术进行优化和大规模应用。


城镇化、黄金时期与被追赶这三个概念如何影响全球各国的发展?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农村劳动力充足,工资增长缓慢。当城市吸纳了足够多的农村人口后,劳动力供给减少,工资开始上涨,这标志着进入黄金时期。在黄金时期,工资上涨带动购买力增加,公司为了支付更高工资而投资提高生产力,从而形成消费、投资和利润同步增长的良性循环。然而,当一个国家达到一定发展水平后,其制造业可能会选择将生产转移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新兴市场,这时便进入了“被追赶”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政策不当,会加剧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不平等。因此,各国需要制定适当政策,以确保社会稳定并促进持续发展。


二战后有哪些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们对各国发展的影响如何?

二战后主要有两种经济增长模式: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和进口替代型增长模式。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由日本开创,通过扩大出口市场来推动国内经济发展。而进口替代型增长模式则由瑞典及许多拉丁美洲国家提出,通过限制外国公司进入本国市场,使国内消费者必须购买本国产品,从而保护并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后由于过度保护主义导致效率低下、竞争力下降等问题,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因此陷入困境。因此,各国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并灵活调整政策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


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实现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意味着某些人的支出超过其收入。如果每个人都只花掉自己挣到的钱,经济会稳定,但不会增长。要实现经济增长,必须有人借钱和花钱,从而使其支出超过收入。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人有一个绝佳的商业机会,可以赚很多钱,因此他会借钱消费;二是公司推出了消费者无论如何都必须拥有的绝妙产品,使得消费者愿意借钱购买这些产品。然而,这种模式要求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以保持消费者的兴趣,否则难以持续。


为什么进口替代型经济增长模式容易陷入停滞?

进口替代型经济增长模式容易导致行业保护,进而使企业变得懒惰,不愿在投资和研究上投入太多精力。结果,这些遵循进口替代型增长模式的经济体往往陷入停滞。例如,在拉丁美洲,美国公司直到1991年才开始将工厂迁往墨西哥,因为之前受到各种限制。这导致墨西哥在进口替代型经济增长模式上浪费了四十年时间。


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何更具优势?

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由日本开创,通过开放市场吸引投资者,并将产品卖给美国等富裕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产品比美国产品便宜得多,美国消费者因此更愿意购买日本商品,而无需借贷。只要企业能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就会有人愿意借钱购买这些产品。因此,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能够持续发展。例如,日本汽车和相机在泡沫破裂后依然保持良好销量,因为这些公司具有充足现金流。


除了出口之外,还有哪些因素驱动东亚国家从城镇化到黄金时期的发展?

东亚国家普遍强调教育,提高教育水平是推动早期阶段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旦出口导向型经济对这些国家产生影响,它们通常表现更好。而世界其他地区由于普及教育有限,即使尝试出口导向型发展,也可能缺乏足够工人来支持工业生产和理解指令。


日本在70年代和80年代成为世界领先地位后,为何发展速度放缓?

在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因击败欧洲公司并与美国公司竞争而变得过度自信,自信导致了泡沫。当泡沫破裂时,资产价格暴跌,人们不得不修复资产负债表,全国商业房地产价格下跌87%。尽管日本公司的现金流仍然良好,但他们集中偿还债务以修复资产负债表,从而减少研发投入和营销活动,导致日本整体经济放缓。这种现象被称为“资产负债表衰退”。


美国如何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并迅速恢复?

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策制定者认识到这是“资产负债表衰退”,政府必须增加支出来维持经济发展。美联储主席贝尼尼曾表示:“我们不能掉下财政悬崖。”这意味着如果削减财政刺激,经济将陷入困境。因此,美国政府维持财政刺激并削减赤字,使美国能更快摆脱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欧洲则因为拒绝承认这是平衡衰退,坚持进行结构性改革,导致花费十年时间才从雷曼危机中恢复过来。


美国在人均GDP从4万美元提升至7万美元过程中,新兴行业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新兴行业特别是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美国涌现了一批世界知名公司,如苹果、Google、Facebook、亚马逊等。这些公司的崛起推动了美国整体人均GDP的大幅提升。而相比之下,日本在家电汽车时代之后,在互联网时代未能出现具有类似全球影响力的企业。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曾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但为何后来失去了竞争力?

日本在80年代末大举投资半导体生产时,汇率为248日元兑1美元。然而,当工厂建成时,汇率已升至120日元兑1美元。这导致原本应该盈利的企业在新的汇率下无法盈利。此外,日本还经历了资产负债表衰退,许多公司的债务水平高企,导致企业不得不修复资产负债表,从而放缓了研发速度。如果没有这些问题,日本的竞争力仍然会非常强。


丰田公司为何能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依然表现良好?

丰田公司没有债务,这与其历史有关。二战后丰田家族决定不再借钱,因此丰田一直以来都没有负债。当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时,丰田未受影响,因为其可以利用所有现金流来开发混合动力技术和其他技术,这使得丰田能够持续表现良好。


新兴产业的出现对经济增长有何重要性?创新是否是关键因素?

新兴产业的出现确实对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例如工业时代英国的蒸汽机、电器时代日本和德国的汽车、信息时代美国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某些经济体比其他经济体更具创新性,这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然而,仅仅强调创新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创新必须具有盈利能力。如果创新不赚钱,就不会有人参与。例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供给侧经济学降低税率、放松管制,提高了经济利润,使得人们愿意尝试新事物,从而促进了创新。


日本整体商业创新不足是否导致其后来的经济增速下降?

到1990年,日本工资已经很高,比菲律宾高10倍。因此,很多工厂迁出日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放慢创新速度。由于缺乏研发资金以及公司之间平衡问题,日本的创新也放缓了。此外,日本未能及时调整税收和法规以提高资本回报率,这也拖慢了日本的创新步伐。不过最近这些问题有所改善,如工资水平下降、日元贬值、监管环境改善等,使得日本商人尝试创新和创造新事物的环境比二三十年前要好得多,但他们确实失去了二十年,需要迎头赶上。


文化因素是否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创新的态度?

移民社会通常比传统社会更具备创新能力。不幸的是,日本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社会。在这种文化中,下属对上级极为尊重,这种尊重有时会阻碍初级员工提出新的想法或超越高级员工。此外,日本企业普遍采用终身雇佣制度,这虽然确保了技能留存在公司内,有助于生产高质量产品,但也可能减缓年轻人的创意被采纳,从而影响整体上的商业创新。


为什么一些关键的精密机械被日本公司和德国公司所控制,而美国公司在这方面表现不佳?

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日本和德国的企业文化更适合制造高度复杂的精密机械,这些国家的工人稳定性较高,技能传承得以保障。而美国公司的劳动力流动性较大,工人频繁更换,导致技能水平难以保持一致。如果企业希望拥有灵活的劳动力,那么在精密机械领域可能就不具备竞争优势。


日本在家电、汽车以及精密仪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就是从“0到1”的创新还是从“1到10”的改进?

日本公司的成功更多体现在从“1到10”的改进上。一旦日本公司成立并明确方向,每个人都会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公司发展迅速。然而,从“0到1”需要极大的冒险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方面美国表现得更好。部分原因是日本税收制度对股票期权限制较多,而美国通过股票期权吸引人才,使得员工愿意冒险并努力工作。


美国与日本在创业环境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