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巴赫爱喝胡辣汤
情绪管理文章by巴赫爱喝胡辣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总是胡思乱想的人,这句话请默念10遍 ·  2 天前  
壹心理  ·  揭秘:为何人人都在学心理学?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巴赫爱喝胡辣汤

如何恰当地表达建议?

巴赫爱喝胡辣汤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6-11 00:55

正文

一个原则:——别人不问,你先别说;等别人问了,你再说。


这句话是五年前郝老师教给我的,一直以来都被我奉为圭臬。


别人不主动询问我,我不给TA提建议。等别人主动询问我的时候,我再告诉TA我的想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有三点:


1 既然对方没有主动向我们征询建议,那么说明在对方的心目中,我们还不具备指导对方的资格。


举个例子。


有一位父亲向我抱怨:“我的儿子不上进,天天沉迷网络游戏,我让他好好学习他不听,打他也不听,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反问这位父亲:“请如实回答我,您觉得,您自己是一个上进的人吗?


这位父亲沉默良久,揶揄地答道:“我感觉应该……不算是吧。”


是啊,这位父亲本身就不爱学习,并且恶习颇多,上班混日子,下班酗酒打老婆,这样的父亲,怎能让孩子服气?


父母要想让孩子听你的话,首先要成为一个令孩子佩服的人。


自己尚且浪费时间,糟蹋生命,把日子过得一团糟,这样的父母,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训孩子呢?


所以,当我们想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首先要获得资格。


——那就是,成为一个令对方佩服的人。


当我们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事业发展地蒸蒸日上的时候,别人自然会来向我们请教:“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像您一样优秀的人?”


当我们把人生活的多姿多彩,把家庭关系处理的和谐美满的时候,别人自然会来向我们请教:“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像您一样幸福的人?”


成为一个强大的人,然后吸引对方来征询建议,这时候再娓娓道来,对方才会珍惜你的建议,你的建议才能最终落到实处,形成效果。

2 尊重对方的选择权,允许TA可以按照TA现在的价值观做出选择,允许TA自己为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负责。


举个例子,一位女生问我:“巴赫,我感觉闺蜜男友是一个渣男,此男同时跟好几个女的聊微信暧昧,且疑似有暴力倾向,极不靠谱,我该如何劝说闺蜜跟他分手?”


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反问这个女生:“你的闺蜜主动找你征询意见了吗?如果没有,那么就暂时不要给出建议。”


因为即使你说了,她也听不进去。


既然她没有主动向外征求建议,就说明按照她已经做出了判断——她选择继续待在旧模式里,她认为旧模式利大于弊。


即使你此时告诉她“正确答案”,告诉她:这个旧模式会吸干你的血,榨干你的髓,你应该逃离这个旧模式,改变一种新模式!—— 她也很难会相信这些话。


最糟糕的是,难免撞上小概率,有的人可能真的会将信将疑地听了你的话,离开了那个男人;可是过了不久,男的又回来纠缠她,她脆弱爆发,心生动摇,最终又返回到那个男人身边了。到了这个时候,她很可能会和那个男人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回过头埋怨你,指责你。


一个人,只有在自己心甘情愿做出选择的时候,TA才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反之,一个人如果不是心甘情愿做出的选择,TA往往无法为这个选择负责到底,而在过程中TA心里生出的后悔和怨气,都会撒在当初主动给TA提建议的那个人身上。


这就是人性。


做出改变,是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的:你要跳出舒适区,你要承担风险,你要面对威胁,你要忍受孤独,你要极度坚强。


宁愿凑合着,过一个低质量的生活;也不愿承担责任,拼一个高质量的生活。


不撞南墙不回头,没吃够苦头,就不会心甘情愿做出改变。


这就是人性。


只有瓜熟了,蒂才会落。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能量还没达到能够做出那个高能量选择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提前去劝说TA。


如果我们真的爱TA,此时此刻就要给TA时间,给TA空间,让TA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成长,自己去做判断。


如果我们真的爱TA,那就允许TA按照TA的价值观做出选择,允许TA去承担这个选择带来的后果。


即使这个选择看起来不是最优的选择,即使这个选择会带来很痛苦的代价,那也是TA的人生值得去经历和体验的,我们不能剥夺任何一个人体验人生百态的权利。


待时机到了,苦头吃够了,TA自然会心甘情愿地做出改变。


这个道理,可以凝结成张德芬常说的一句话:“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而我认为郝老师的另一句话总结地更加透彻,这句话是:


“谁选择,谁承担;谁痛苦,谁改变。”




3 我们无法替对方判断对错,但我们可以倾听对方,了解对方。


那么读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问:“如果对方做出的选择是错误的,难道我们也要纵容TA吗?这样对TA会不会是有害的?”


对于抱有这样想法的朋友,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


如何判断一个人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这世界上,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的统一标准吗?


也许,学法律的朋友会说,法律是判断对错的标准,可事实上,各国的法律也都不一样;学宗教的朋友可能会说,经书上有判断对错的标准,可问题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同一本经书啊!


而就算是同一本法律,同一本经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也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修订,新的解释。


所以,我们作为一介凡人,试图精准地判断出别人身上的对与错,是一个伪概念,是一个非常容易把我们带到“好心办坏事”的沟里的一个伪概念。


当我们心急火燎地想要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事实上我们是抱有一种“你是糊涂的,我是清醒的,我的认知比你更高明,让我来给你的人生指路吧”的傲慢之心。


看起来好像是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却是在喂养自己的优越感。


其实,不论对方做出的选择是否正确,真正关心TA的做法,并不是判断对错,而是去倾听TA内心的声音,了解TA真正的想法。


比如,当父亲发现孩子最近厌学的时候,他可以问问孩子:“宝贝,最近在学习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是不是跟同学闹矛盾了?” 然后听听孩子怎么说,看看自己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


比如,当闺蜜跟你吐槽男朋友花心的时候,你也可以问问闺蜜:“亲爱的,你的内心深处介意这件事吗?还是说其实你是可以接受的?”然后听听闺蜜怎么说,或许闺蜜有她其他方面的考虑。


当我们开始去问问对方是怎么想的时候, 对方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爱,从而真正开始和我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我们无法代替对方判断对错,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倾听对方,陪伴对方,给予对方低调而安全的支持。这,已然是一种很深厚的爱了。


【end】封面图片提供:叨叨


文中提到的郝老师是我的心理老师,想预约郝老师咨询的读者朋友可以点击公众号首页屏幕下方【心理咨询】-【心理咨询I】(郝敬红老师简介)进行了解。


担心错过好文章的朋友,可以把我设置成置顶公众号。——【进入首页】-【点击屏幕右上角小人】-【开启置顶】即可:



苹果用户专用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