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尔法合伙人
由资深证券从业人员携手亿衡家族财富共同打造的资本市场资源整合平台,是 “财子”资产管理事业永远的合伙人。私木合伙人——有缘相伴、独木成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春晖投行在线  ·  “最终你会成为你本该成为的人” 网页链接 ... ·  18 小时前  
ETF和LOF圈  ·  春节后,A股开市关注什么? ·  昨天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旧文重温】互联网价值地图,重资产电商产业链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阿尔法合伙人

炼金丨A股见底了吗?

阿尔法合伙人  · 公众号  · 投资  · 2020-03-21 07:59

正文





等你们回家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炼 金

富时罗素近日宣布,将本轮中国和沙特股票纳入安排调整为3月20日、6月20日分两布完成,其中A股将在这两个时点分别纳入2.5%和7.5%,现已顺利完成第一步。


在近期境外新冠疫情发展、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A股市场运行有序、显示韧性。本次富时罗素提升A股纳入因子的顺利实施,也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A股长期投资价值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20日A股高开后一度回落,但午后再度拉起,最终三大股指均收涨逾1%。那么A股能否就此见底?

责任编辑:鹿鸣


1

市场的声音



2020.3.13 长城策略

A股底部百炼成钢


A 股从这一个月,尤其是这一周以来面对外围风险的巨大冲击下,走势独立于全球市场,隐隐有全球避风港的雏形。短期而言,对于巨大的外围风险,谨慎是应有的应对风险的态度,战略上保持乐观,战术上不过于激进。 即便国际资金正在从美股跳船而进入中国股市,那也会有个比较长的转换时期,在美国出现暴跌之际,A股持续大涨走出牛市的可能性是相对较小的,但是外围暴跌之下A股企稳或者窄幅震荡,则慢慢成为一个大概率而且是当下正在演绎的行情。短期而言,观察的重点除了我国的经济对冲政策以外,还需观察外围疫情拐点出现、外围市场结束第一波猛烈杀跌阶段企稳的时间节点。


比较好的局面,就是未来金融危机逐步被引爆,美股持续下跌。在美股下跌的过程中,是美国政府不断释放刺激政策,但这些刺激政策只能使美股反弹,却无力阻止其反弹之后再创新低。当美股出现大跌时,A股或许也会随之下跌,但每次下跌都不再创出新低。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测试, A股的底部打牢,开创一波轰轰烈烈的大牛市。这一周面对外围市场几十年一遇的暴跌当中A股已经通过了压力测试,而未来外围市场还会有很多次黑天鹅,我们还需要经历很多次测试,这样的测试次数逐渐增加,投资者对我国市场以及我国体制力量的信心逐渐建立,对内培育民族强大的自信心,对外冲击全球投资者的价值认识,A股历史大底百炼成钢,吸纳全球流动性,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2020.3.15 天风策略

近期A股市场出现超跌反弹的概率较高



考虑到目前国内仍然较为充裕的流动性环境,宏观层面央行降准,微观层面资金仍然在净申购科技类ETF,因此,近期A股市场出现超跌反弹的概率较高,方向上,建议继续关注新基建的机会,同时关注半导体大基金和华为P40手机发布的事件性机会。


1、随着A股逐步纳入MSCI,国外共同基金(JP Morgan、普信等)持有A股的比例目前仍小于A股在MSCI全球+新兴市场的加权配置比重(约1.7%)。未来即便A股纳入MSCI的比例短期不提升,A股部分优质资产的高盈利能力和回报率的优势,也会吸引更多海外主动型共同基金继续增加A股配置。尤其是当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由于经济衰退进入熊市的时候,A股真正的“避风港”作用在长期会体现出来。


2、当前股债收益比位于十年最低位,代表类固收股票或者是高股息股票,相对于债券的性价比到了一个历史极值,意味着可能有类固收资金会逐步增加对他们的配置,起到一定程度托底的作用,因此整体风险可能相对可控。


3、过去几天,经过我们的不完全统计,有十几个国家纷纷开始采取有效手段,包括“封城”、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等。这一点有助于,市场从“疫情失控”的担忧中逐步缓解过来。



2020.3.16 中信策略

风景这边独好,把握3月


3月下旬既是全球疫情的观察期,也是A股的最佳配置窗口,新旧基建及相关科技龙头依旧是全年配置主线,此外重点关注政策推动下稳就业及促消费相关受益行业。


1、本轮全球市场动荡源于资产端的短期市场流动性风险而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流动性风险,美欧日央行积极的举措基本阻断了市场流动性风险向金融机构的传导路径,不会因下跌本身诱发额外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2、美国进入紧急状态标志着全球资本市场情绪已经见底,但严格防控措施落实后,预计市场情绪拐点尚需2~3周才会出现。


3、在全球市场动荡的过程中,A股市场拥有充足的韧性,表现在:1)中国经济以及A股上市公司的全球敞口相对有限;2)当前国内政策工具相较海外国家更加充足;3)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仍然偏低;4)A股市场增量流动性阶段性放缓但整体仍然充裕。


4、预计全球资本市场情绪的拐点与国内经济修复、产业资本入市在二季度形成共振,全球投资者此轮风险资产集中抛售后再配置的过程中,A股的权重将明显上升,成为经济修复和产业资本入市以外驱动A股市场的第三股力量,助推A股在二季度开启年内第二轮上涨。



2020.3.18 国君策略

美股见底了,A股开始反攻


我们仍然坚持中美股市脱钩的观点。美股暴跌,A股体现韧性;美股企稳,A股反攻。海外的一系列财政和货币的刺激与宽松,都是A股上行的支撑。建议围绕“成长-价值螺旋”的思路,提升仓位。


按照我们模型的假设和测算,美股长期均衡的调整空间在15-30%,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的美股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我们建议资产配置机构(1-3年视角)尽快启动再平衡,卖出美债,买入美国股票,买入新兴市场股票,尤其是中国市场股票;我们建议资产交易机构(1年内视角)以反弹的视角买入,并及时关注疫情的发展。



2020.3.19 招商策略

近期的位置很可能是未来一年A股重要的底部区域



站在当下,我们将会在未来一年面临疫情后经济逐渐复苏,企业盈利逐季度改善,流动性相对宽松,外资可能会回流A股,风险偏好边际改善的绝佳环境,那么可以预判,近期的位置很可能是未来一年A股重要的底部区域。


1、A股见底信号。2008年中国股票市场先于美国和全球见底。2008年10月28日,也就是在美国CPFF正式开始购买的第二天,美国流动性冲击结束后,A股见底,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出了“四万亿”投资计划。此后,A股一路震荡上扬,没有再出现二次探底的情况。


2、2020年3月17日和3月18日,美联储重启 CPFF和成立MMLF,美联储提供美元的能力是无限的,意味着美国流动性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大类资产价格之间的关联,当“美元下跌、黄金上涨、LIBOR-OIS指标回落”这个组合出现的时候,我们知道流动性冲击已经结束了,此后美股是涨是跌,将会不再对A股产生关键影响,A股和美股将会回到各自的基本面和流动性的决定上来。


3、面对疫情和外需回落的冲击,未来两会将为进一步稳增长进行部署,中国经济大概率能从一季度的低谷走出。


4、一旦流动性冲击结束,过剩的美元流动性又将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放眼全球,哪个国家疫情控制的最好?哪个国家经济复苏最快?哪个国家国债收益率最高?哪个国家未来发展空间最大?哪个国家政府水平最高?哪个国家对外资最包容最开放?那么资本就一定会流入那个国家。



2020.3.19 银河策略

下跌调整空间有限,对中国股市保持信心


外围股市下跌调整,引发对美国金融市场是否爆发金融危机的担忧。我们认为当前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可能性仍低,若海外疫情能 够逐渐控制,金融市场风险可控。A股已处于底部区域,预计A股相对美股的强势行情仍将延续。外围股市面临下跌调整压力,短期可能继续对 A股市场造成影响,但是当前A股处于低位,估值性价比高,中国疫情有效控制有序复工且政策空间充足,未来市场下跌调整空间有限,对中国股市保持信心,建议积极布局。


在没有外部冲击情况下,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源于资产泡沫。互联网泡沫危机时纳斯达克市盈率189倍,次贷危机时次贷规模爆发 式增长,房价快速膨胀。年初纳斯达克指数虽创新高,但最高市盈率35.83 倍并不疯狂,房地产市场和抵押贷款规模均处于温和增长期,资产端泡沫化程度并不严重。若海外疫情蔓延情况可控,不会引起美国生产和服务业企业大范围倒闭,进而引发债务违约,则美国金融风险可控。


全球风险上升的过程中,寻求安全边际和确定性。短期悲观情绪释放较为充分,基本面稳健且受外需影响相对较小的板块安全边际较高,推荐关注金融、房地产、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中长期科技产业周期与政策周期共振利好的5G建设及应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创新药械、高端制造等成长性主线确定性较强。




2

资金的选择




国寿系连续增持农行H股

险资掀新一轮举牌热



尽管近期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但险资“加仓”热情高涨。港交所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寿集团”)日前以每股平均价3.1123港元增持4000万股农业银行H股,持股比例由6.91%升至7.04%,耗资约1.24亿港元。此次增持是自2月17日以来,包括国寿集团以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国寿系第四次增持农业银行H股,力度之大超过市场预期。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今年已有近百家保险公司累计调研上市公司超500次,同时险资“大手笔”抄底,四家险企(含一致行动人)在A股及H股先后举牌五家上市公司,累计耗资约28亿元,入市力度远超去年同期。分析人士表示,从新会计准则变更以及相关政策的导向看,预计险资未来还将延续举牌热情。


A股方面,太平人寿公告完成举牌大悦城非公开发行股份,投资金额19.07亿元。华泰资管则动用2.79亿元保险纾困资金受让国创高新约8%股份,以降低国创高新流动性压力。


H股成为险企重仓“新宠”。除国寿系外,近期中国太保及旗下四家控股子公司太保财险、太保寿险、太保安联健康险和安信农险发布公告称,于近日举牌赣锋锂业H股股票。在举牌赣锋锂业前,太保寿险还通过受托管理人太保资管公司管理的QDII账户直接在香港市场买入H股上市公司锦江资本的股份。




三天抄底逾百亿元

保险资金出手布局两条主线



上海证券报报道,海外市场大跌波及A股市场,沪指接连击穿关键点位。正当部分投资者对下一步走势和操作踌躇不定,甚至信心动摇时,一直追求价值投资的保险资金再度出手。


综合主流保险机构提供的内部数据,3月17日以来的3天内,逾百亿元保险资金已入市抄底。他们认为,目前点位已跌至公司内部设定的买入区间点位,且判断A股股指进一步下探空间有限。




上市公司掀起回购增持热潮



进入3月份以来,A股市场走势起伏不定,整体表现弱势,多达1180只个股的股价在此期间遭遇不同幅度的下跌,面对股价的疲弱不振,部分上市公司也加快了自救的步伐,一大证据便是上市公司涉足的回购事项在本月明显增多。


据统计,在西藏旅游、中微电子等14家上市公司于3月19日晚间发布涉及股票回购的公告后,本月以来已有183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与回购股票事项相关的公告,上述公司股票拟定的回购金额和已经实施的回购金额合计高达213.67亿元。就具体公司来看,探路者、飞亚达等38家上市公司在本月推出了股票回购预案,恒力石化、中顺洁柔等145家上市公司则在本月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各自的股票回购事宜。在回购力度方面,恒力石化拟定的回购金额上限高达10亿元,东南网架、丽珠集团、塔牌集团等另外53家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上限和已经实施的股票回购金额也都超过了1亿元。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在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同时,部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和高管也在本月掀起了增持公司股票的热潮,统计显示,本月以来A股市场共发生重要股东和高管增持交易377笔,增持规模和增持金额分别为7.99亿股、98.9亿元,其中邮储银行、平煤股份、顾家家居等90家上市公司获得重要股东或高管的净增持,其中中国平安获得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净增持约46亿元,邮储银行、国投电力等9家公司也均在3月份获得重要股东或高管1亿元以上的净增持。




今年以来定增再融资

预案数量同比大增759%



再融资新规落地仅1个多月,定增市场的热情已被彻底点燃。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8日)A股披露定增再融资预案(按预案公告日统计)的上市公司达189家,较去年同期大增759%。即使在剔除对原有预案进行修改的上市公司后,这一增幅也超过了400%。


定增预案年年有,今年披露特别多。自2月14日再融资新规发布后,截至3月18日,按预案公告日统计,1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有15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定增预案,预计募集资金超过2000亿元。仅3月以来的半个多月,就有87个定增预案出炉,发布节奏明显加快。


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披露的定增预案数量达189个,合计募集资金近3000亿元。回看2019年同期的数据,定增预案仅有22个。换言之,2020年以来披露的定增预案数量较上年同期大增759%。




本周以来ETF“吸金”超200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