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年以来,进入10月末,沈阳站东西广场以及太原街附近上空就会出现数千只乌鸦,时而盘旋着,时而发出“呱呱”声。当地乌鸦麇集的原因如下:
冬季鸦科鸟类往往成群觅食(依靠人类社会的产物为食),国内很多城市也都有类似的情况,例如北京、西宁等北方大城市。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乌鸦喜食害虫和腐肉,是一类益鸟(只是多被冠以“不祥”的寓意)。
野生动物在一个区域大量集中,需要满足三个要素:第一是庇护场所,安全的栖息环境使其能得到充分的休息;第二是水源,饮水对于维持野生动物体液平衡、消化食物和保持体温有重要作用;第三是食物,食物资源是野生动物群落结构形成与维持的能量基础,影响群落的集团结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
城市夜晚高大的建筑物及路灯产生的光线,为乌鸦的自我保护提供了便利条件,避免了夜间野外丛林内天敌(猛禽或者兽类)对自身的攻击(即看得见天敌,且易于躲避)。乌鸦是一种生活上非常有规律的群居类伴生物种,是依靠和伴随人类生活的鸟类。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中产生了大量的食物,乌鸦可以更容易更轻松地找到食物维持繁衍生息。
热岛效应也是吸引乌鸦的元素之一,乌鸦感知温度的能力远远超过人类。一是人类生活的城市环境中有大量的建筑物和黑色柏油马路,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低吸收率大,白天吸收储存了大量的热能,夜间释放的热量使周边变得温暖;二是城市的汽车、冬季供暖和燃料使用等排放了大量的热量;三是地形、建筑物走势对空气流动的影响,使空气流动小的区域热量流失较慢温度较高;基于以上三点,城市内某一特定区域的温度要比郊区高出3℃左右。冬季,受地形、建筑物走势以及热源影响,沈阳站东西两侧的太原街和铁西的城市热岛效应更为显著。
同时,沈阳站附近离浑河很近,饮水水源充足。这样,乌鸦白天外出觅食,傍晚飞抵沈阳站附近的庇护场所进行栖息,距离最近。
乌鸦选择电线杆作为聚集地,可能与它们的交流方式有关。乌鸦以群居生活为主,常常在空中盘旋、鸣叫,用特殊的叫声来沟通和协调群体行动。而电线杆上的铁丝和线缆恰好方便乌鸦在空中盘旋和观察周围环境,且无需担心地面的干扰。另外,电线杆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阻挡其他动物的攻击。在这里,乌鸦可以随时发出信号,进行交流和合作,也能更方便地捕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