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一次出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显然,稳健货币政策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主基调。
这意味着什么呢?来看一则,今天一大早就传来一个大消息:央行通过逆回购的方式,净投放货币2200亿元!
显然,在今年下半年财政扩张可能乏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更加“稳健”,货币投放将可能超出预期。
与此同时,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也就在今天,房地产专家孟晓苏接受采访,劝年轻人有条件赶紧买房。
2200亿元,今天一天“净投放”的量,就是上周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而且总量35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也创下年初以来次高水平。上周,金融工作会议之后的第一周,5个工作日,央行净投放货币5100亿元,创下了半年以来单周货币净投放的最高纪录,平均每天投放1020亿。
虽然今天,还有1385亿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一些人认为这部分钱应该减去。但是,实际上,央妈早就提前把这笔即将到期的MLF对冲完毕了。7月13日央行续作了3600亿的MLF,而7月份总共只有3575亿元的MLF到期。可见,央行把全月的MLF一口气全给续了,而且利率还维持不变。
关于近期的货币政策,市场一直充满了猜测。原因是7月15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结束的时候新华社发布的通稿。在这个通稿里提到货币政策的时候,都使用了“稳健”,而没有提到“中性”。
于是市场猜测,有微妙变化。“中性”两个字,是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上的,同时不再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然后货币政策就收紧了。这次不提“中性”的同时,又再次提到了类似“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话。但是,两天之后央行在自己的通稿里,又加上了“中性”。
然而,今天政治局会议上,又一次出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可见,稳健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主导因素。
与此同时,由于M2掉得太快,市场纷纷担心。一些会议的口风从去杠杆变成稳杠杆,市场预期则从“紧缩”直接过渡到降准备金了。
在实操中,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前20来天,从6月下旬到7月上旬,央行连续实施净回笼近8000亿元,不断从市场里收回资金,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随之从“较高”降至“适中”水平。
但是,从会议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就开始大手笔投放。事实上,会议之后第一个工作日——7月17日,股市出现了大跌。所以,7月17日到21日,金融工作会议之后的第一周,央行大手笔净投放了5100亿的货币,创下半年了新高。
“流动性最紧张时刻已过去。”不少分析师上周末就高喊道。本来经过6月份的超预期宽松,市场预期接下来会有收紧动作,结果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央行,这个画风变得真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
今天净投放货币2200亿元,更是进一步坐实了这个判断。银行间资金状况按理和股市并无直接关系,然而事实上正是六月七月流动性宽松导致了股市超预期的韧性。究其原因,中小银行加大了配资业务力度,股市以加杠杆的方式来弥补散户的流失,而资金的松紧直接影响到了杠杆倍率和风险偏好。
6月份的数据显示,非银交易盘加杠杆凶猛。银行对非银债权环比增长1.4万亿,净债权环比增长1.2万亿 ,这两项均处于历史上较高的水平。显然,交易盘刚从4月份和5月份流动性恐慌逃脱,一转身再度投向流动性狂欢,市场似乎已不认为金融去杠杆的冲击还能有多猛烈。
在6月份、7月份天量放水后,是否还会继续宽松便成了市场走向一个关键点。M2增速5月份和6月份进一步下滑,使得“个位数增长时代”成为信贷扩张放缓的代名词。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点的是,M2的持续下滑,还有一个被各方忽视的统计口径问题,因为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不统计在M2里边,但是上半年,银行理财和各种宝宝类产品规模的快速攀升。
以余额宝为例,上半年净资产逼近1.5万亿元,环比增幅25.64%,货币市场基金也是典型的存款搬家型产品。而整个货币市场基金增加了7832亿元。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估计为28万亿元。
其实,投资者不应该仅仅盯着M2更应该分析一下,社会融资规模和财政投放。
与M2增速走势相反,2017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6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21万亿元,同比多增7288亿元。
与此同时,上半年财政支出投放猛增也是推动总需求增大的重要原因。统计显示,6月财政支出大幅扩张26.1%,其中中央增长12.3%,地方支出猛增至28.3%,保障房、水利和交运等基建投资力度加码,地方投资意愿强劲,导致上半年财政支出投放猛增,累计赤字大幅提前,前6个月累计赤字9177亿,创历史最高水平。
前一段记者去调研钢铁企业,一家国内第二大的铁矿石贸易商透露说,“一些钢材经销商,都是看央行货币投放来参考定价的。比如央行一旦投放MLF,当天报价立马涨100-200元。”
要我说,这个贸易商也算是精明到家了,“天气预报”学的不错。从社会融资和财政投放来看, 总需求非但没有像M2紧缩,反在在加大扩张,央行投放恰恰是最好的风向标。
6月、7月份央行大放水,市场就开始拼命借钱。6-7月信用债总发行从5月的2354亿大幅猛增至4300-5300亿,但民企债发行仅从477亿反弹至700-750亿。但是今年上半年,城投债发行总额为6479.97亿元,净融资仅-537亿,而16年同期则高达9124亿,2016全年净融资1.28万亿。
下半年随着城投债到期压力加剧,城投债发行必须放量,央行放水的动力更大,不会重蹈4-5月监管冲击集中来袭的恐慌。
接下来怎么办?其实,从上面分析来看,已经不能仅仅看M2了,更要看社融和财政,也就是总需求的扩张情况。为了GDP,就要不断扩张总需求,但是这个需求有实有需,总要是有人买单的。从金融去杠杆到经济去杠杆,都是为了稳杠杆。
来学习一下,今天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要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分享今天看的一篇文章:
“房地产之父”劝年轻人:有条件赶紧买房
孟晓苏
我对房价趋势的看法是三句话:短期看供求,中期看结构,长期看通胀。“短期看供求”,比如供给侧改革里面土地供给就不足够,加上现在看起来大城市、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商品房供应不够。
“中期看结构”指的是,到底房屋供应里有没有足够的保障房供应,有没有足够的各种政策含量的房屋供应,在这方面我看一些地方政府做得到位,一些做得不到位。
第三个是“长期看通胀”。房价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货币现象。全世界的房价都在长期上涨。你看有些国家的房价虽然有涨有跌,但是从长线来看是上涨。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