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恒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选展》是国庆起在广东美术馆新推出的特展,这批西方现代艺术品是1996年路德维希夫妇捐赠的,共89件117幅。
彼得·路德维希(1925-1996)是德国企业家,同时他和夫人伊蕾娜·路德维希(1927-2010)也是著名的艺术收藏家。几十年间他们收藏了数千件珍贵艺术品,又通过捐赠和外借的方式,让这些艺术品在世界各地几十家博物馆找到归宿。中国美术馆这批在我看来是大陆最完整的西方当代艺术收藏了,光是4幅毕加索,已经是很多收藏家梦寐以求的作品,这次借来了其中两幅。
以下按展览顺序说,如果特别关心标题的“乌龙事件”,可以直接看第五章。
第一章:建构社会——介入与重构
巴勃罗·毕加索《抽烟斗的男人》,1969年
胡子、卷发、烟斗是毕加索晚年士兵题材的特征,而烟斗更是毕加索一生钟爱的元素,他年轻的时候画过一幅《拿烟斗的男孩》,其时还没开始立体派的探索,该画2004年以1.04亿美元的天价成交。
巴勃罗·毕加索《带鸟的步兵》,1972年
这幅的尺幅更大一点,高达1.46米。画中的鸽子也是毕加索爱用的元素,他曾三次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和平鸽。
罗伯特·孔巴《吞火者》,1981年
孔巴是自由具象运动的先驱。
安塞尔姆·基弗《亚拉里克的坟墓》,1975年
创作灵感源自德国诗人奥古斯特·冯·普拉腾的诗。
A.R.彭克《AB-图像》,1965年
像儿童画,又像原始人的洞穴壁画。
戈特弗里德·赫冷魏恩《德累斯顿》,1992年
画的是二战中被炸弹严重破坏的德累斯顿,德累斯顿是德国第四大城市。
约尔格·伊门多夫《德国咖啡馆6,闪烁的微光》,1983年
这个系列版画有10幅。
伯恩哈德·海西希《晚间节目结束》,1982年
海西希长期任莱比锡书籍艺术与平面设计学院院长。
第二章:构成边界——语境与隐喻
阿尔诺·林克《同舟共济》,1988-1989年
阿尔诺·林克是推动莱比锡画派从传统走向当代的关键人物之一。德国莱比锡画派起源于东德莱比锡书籍艺术与平面设计学院,它包括东德时期的三种典型风格和两德统一后的艺术新貌。
维利·西特《在升降篮边上》,1980年
维利·西特在1974-1988年间任东德美术家协会主席。
维尔纳·施特策《高大的坐着的女人》,1981-1983年
格雷戈尔·托尔斯滕·科齐克《消疼》,1992年
维尔纳·图布克《弗兰肯豪森战役》,1982年
这幅还有点古典主义的色彩。图布克是莱比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描绘的是十六世纪图林根的农民为反对贵族对他们的各种压迫而爆发的起义,由神学家托马斯·闵采尔领导。作品由东德政府委托创作,是一组大型全景画的样稿。
迪米塔·基罗夫《时代的绿锈》,1983年
创作灵感来自保加利亚的民间艺术。
瓦尔特·利布达《探索》,1981-1984年
哈特维希·埃伯斯巴赫《在巴黎翻跟头》,1983年
非常巨大的作品。
西格哈德·吉勒《照管者》,1983年
第三章:消费文化——接纳与逆反
当年安迪·沃霍尔创作了一系列路德维希的肖像版画,这是其中一件,这些照片是在科隆的画廊拍摄的。
南希·史蒂文森·格雷夫斯《购者自慎》,1984年
罗伊·利希滕斯坦《立体派的有柠檬的静物》,1975年
仿照了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派风格,而且模仿了版画,其实它是油画。
大卫·霍克尼《横渡大西洋》,1965年
对一个还在世的艺术家来说,这是霍克尼非常早期的作品了,才28岁,但当时他已经成名。
乔·蒂尔森《天空2》,1967年
蒂尔森是英国波普艺术运动的第二代艺术家。
拉尔夫·戈因斯《沙发上的一对》,1969年
戈因斯是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代表之一。
罗伯特·阿韦尔《嫌疑人》,1987年
很有科幻电影的感觉,也很巨幅,视觉效果一流。
本·施恩采特《三只中国玩偶》,1971年
施恩采特是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先驱,也是较早将喷枪跟画笔结合的艺术家。
A-One《火车艺术II》,1985年
典型的涂鸦艺术,很巨幅。
汤姆·韦塞尔曼《4号室内装饰》,1965年
芭芭拉·克鲁格《无题(谁有医疗保障?谁有住房?)》,1990年
四个钟代表了不同的时间,也代表不同的阶层。
第四章:拓展语言——转换与发展
贾斯珀·琼斯《理发师的树》,1975年
贾斯珀·琼斯在新达达主义和波普艺术运动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马库斯·吕佩茨《静物画:渔夫之死》,1977-1978年
格哈德·里希特《胡贝尔拉特附近的埃费尔风景(黎明)》,1969年
里希特是还在世的作品最贵的艺术家之一,以刮涂画法闻名。
斯韦特兰娜·考庇斯蒂安斯卡娅《风景》,1988年
格奥尔格·巴塞利茨《画作6号》,1991年
伊日·科拉尔《苹果》,1965年
让-米歇尔·阿尔贝罗拉《国王的灰尘-第13/2/17号》,1988年
阿尔贝罗拉是20世纪80年代法国自由具象派艺术家。
康拉德·克拉普赫克《恐惧》,1971年
克拉普赫克善于用日常熟悉的物品表达不同的情感。
让·丁格利《致路德维希教授夫妇的问候》,1988年
1988年7月21日画家写给路德维希的生日祝福。
第五章:继承传统——经典与重塑
韦蕾娜·费尔农夫特《九根柱子》,1992年
鲁道夫·豪斯纳《轨迹中的拉奥孔》,1969-1976年
豪斯纳是维也纳幻象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第一位精神分析画家。下方被线缠绕的太空人跟上方被巨蟒缠绕的拉奥孔(出自古罗马雕塑)有某种相似之处。
威廉·贝利《罗马,静物》,1976年
画家受17世纪荷兰绘画和意大利画家莫兰迪的影响。
亚历山大·格里高利耶维奇·希特尼科夫《我的女儿有一位漂亮的母亲》,1980年
介绍说借鉴了圣母像的画法,但在我看来埃及风更明显。
阿德里阿娜·瓦勒亚《阿特拉斯》,1987年
瓦勒亚的艺术受到欧洲殖民历史的影响。“阿特拉斯”是希腊神话中双肩扛天的巨神,也是非洲西北部一座山的名字。展览中的这幅画被倒置了,上面的图我做了180度旋转(你还可以看到阴影的方向),如此才能大致看出一个巨人的轮廓。
据说作品捐赠之前在画框里就装错了方向,所以中国美术馆一直按颠倒的方向展出了26年,一直到2022年被观众指出后,美术馆与画家的工作室联系才发现这个乌龙,打开画框背板后根据画家的签名,也证实了装框方向是错的,不知道为何时至今日展出还是将错就错,包括中国美术馆官网的图也还是错的。我认为不应该继续误导观众,错挂26年这件事本身对当代艺术来说就是个巨大的讽刺。我的标题不是怪罪广东美术馆的意思,责任更多可能还是在中国美术馆。【有网友留言说广东美术馆已经纠正错误】(相关内容参考中国美术馆馆员李浩然:《意义的褶皱——从<阿特拉斯>的倒置谈起》,2023年7月24日《中国艺术报》5版)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考马索夫《概念一》,1972年
看起来很像庞贝出土的古罗马壁画。
第六章:记叙生活——现实与情感
爱德华·克·格鲁伯《母亲》,1981年
格鲁伯属于苏联超现实主义流派。路德维希夫妇的这批收藏里有许多前苏联的作品。
伊利娜·亚历山德罗夫娜·斯塔尔仁斯卡娅《奥卡河之夏》,1983年
奥卡河在莫斯科附近。
伊万·莱昂尼多维奇·卢边尼科夫《歌唱家》,1981年
作品受到维也纳分离画派和立体主义的影响。
娜塔丽亚·伊戈列夫娜·涅斯捷罗娃《鸟》,1988年
迪米特里·迪米特里耶维奇·日林斯基《茨瓦托斯拉夫·里希特在演奏》,1984年
日林斯基是俄罗斯“严谨风格”的奠基者之一。茨瓦托斯拉夫·里希特是著名的钢琴大师,至80年代才获准在西方举办音乐会。
塔季雅娜·格里高利耶夫娜·纳扎连科《即兴演唱》,1984年
埃米尔·乔高尤《沙龙四重奏》,1987-1988年
色彩有点像雷诺阿。
卡琳娜·阿纳托利耶夫娜·涅利多娃《作坊》,1975年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罗马金《面孔》,1981年
很多熟悉的面孔,我至少认出了玛丽莲梦露和蒙娜丽莎。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彼得罗夫《铁路边的房屋》,1981年
以上就是全部展品,展览会延续到元旦之后,难得有国家级馆藏借来广州,大家不要错过。
●《永恒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选展》
展期: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1月10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
本人长期提供古代书画鉴藏意见,欢迎垂询。需要入交流群也请先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