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供应链金融
介绍供应链金融最新资讯,传递供应链金融最新理念,促进行业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供应链金融  ·  12家股份行的供应链金融及市场趋势预测! ·  7 小时前  
金融早实习  ·  2月7日-实习日报|尼尔森+天健+招商信诺+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供应链金融

12家股份行的供应链金融及市场趋势预测!

供应链金融  · 公众号  · 金融  · 2025-02-08 20:59

正文

图片

从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来看,股份制银行在技术应用、场景创新和生态合作方面表现突出,但各银行的分化较为明显。

股份制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1. 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加强数字供应链金融,通过“星云物联网平台”及海量多维数据,创新融资模式,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痛点,以“数字信用”补充抵质押信用,为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线上化、模型化、自动化金融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此外深化场景应用,从场景和客户需求出发,以供应链金融为纽带,全面集成交易银行产品与服务,如内外贸一体化、供应链及避险 一体化等,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的综合金融服务。另外,平安银行还打造生态供应链金融,并通过开放银行将平安供应链金融能力组件化、标准化输出,广泛触达核心企业及其海量的上下游客群,实现生态批量获客及客群深度经营。

2. 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重视三大生态协同,布局司库系统 “链生态”以企业“资产池”为核心共建供应链生态,充分运用信e链、信e采、信e销、信保函等供应链金融产品,1+N反向保理类产品是供应链服务普惠金融的重要模式。全线上打通产品、资产与主体,通过产品嫁接和灵活组合,实现便捷的期限错配、利率转换、银行增信及资产变现,解决客户在采购、销售、仓储等各环节的资金需求,助力企业稳链强链固链。

3. 招商银行

在自身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进程中,招商银行逐渐形成了三大特色,分别是行业专业化经营、数字化产品体系以及特有的“全行服务一家”组织模式。目前,招行供应链金融产品,既包括传统的核心企业强确权类型,覆盖国内证、商票、反向保理等成熟产品,也在推进向“脱核模式”转变,陆续推出上游“招链易贷”、下游“经销易贷”产品,进一步优化客户体验。同时,通过模型创新,实现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系统核额,提升了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的完整性与适用性。

4. 浙商银行

浙商银行以“电链通”、“车链通”等行业专属解决方案为核心,其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在电力、汽车等30多个行业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展现了强大的行业深耕能力。截至2024年12月末,电费、燃气费等场景融资业务余额突破300亿元,服务制造业企业超2000户,规模位居商业银行前列,而且浙商银行依托企业缴纳电费行为大数据,已为超800户中小制造企业提供专项用于缴纳电费信用贷款超14亿,成为大数据供应链融资服务典范。

5. 浦发银行

2024年初,浦发银行成立了科技金融部,重塑了原来的交易银行部,现在为供应链创新部。浦发银行2024年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布局持续加码,2024年年初推出“浦链通”供应链金融平平台和品牌,2024年9月,重磅推出“浦链通”数智供应链“1+1+X”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包括“浦链e融”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以及全生态、全在线、全场景、全智能的数智供应链系列产品“浦链通、浦车通、浦贴通、浦订通、浦销通、浦函通、浦证通”。

6. 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打造兴享供应链金融平台,基于真实供应链结算场景,强化交易数据的共享应用,构建了新业态驱动、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目前已建成兴享E票、兴享E证、兴享E函、兴享E融、兴享数融等兴享系列融资产品,为供应链上中下游客户提供各阶段的综合金融服务。

7. 民生银行

近年来,民生银行持续创新供应链产品,形成涵盖“供、产、销”,覆盖核心企业强增信、脱核供应链、小微泛供应链等的“民生E链”产品谱系,打造便利化、差异化、智能化的行业解决方案,为供应链上客户提供结算、融资、供应链管理等一体化服务,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8. 华夏银行

2024年华夏银行发布了产业数字金融行业生态解决方案,面向全市场推出“数翼通”品牌及系列产品。提出六大行业产数解决方案,致力解决汽车、大宗、物流、消费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问题,释放中小微企业动产和权利等流动资产对企业资金的占用,提振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

9. 广发银行

广发银行把发展数字金融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对复杂经济环境、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手段。通过打造平台生态、践行行业赋能,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增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业务模式注重生态化布局,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10. 光大银行

光大银行以“阳光供应链”为核心,推动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其供应链金融业务在2024年实现快速增长,尤其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表现突出。打造阳光供应链云平台,为企业客户提在线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包括应收应付账款管理等业务,实现全流程、在线化的交易处理,强化产融结合;企业可自主维护链网关系、进行产业链业务管理;通过平台的接入层实现与核心企业、第三方平台系统快速对接,深化与优质产业链合作,在信息流、资金流形成一个完整闭环,构建“产业链金融生态圈”。

11. 渤海银行

2024年渤海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国内信用证全新面市,通过“三大变化”高效满足企业多场景交易需求。此次渤海银行推出的新一代国内信用证重点结合“渤银购付通”场景证业务模式,创新推出“极速开证”和“三对二合一”等产品,将金融产品融入到交易场景之中,可灵活支持企业结算和融资需求,在符合业务场景的情况下,可实现资金秒付和资金秒融。此外还通过“渤银e链”平台推动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转型。

12. 恒丰银行

恒丰银行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推出“恒银E链”深耕供应链金融场景,在提升自身供应链金融服务力度与质效的同时,也有效推动链上企业的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助力稳链固链强链。打造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品牌“恒融E”,为各类客群提供定制化的综合供应链金融服务,在建筑行业、汽车金融、新能源领域、农副产品加工等场景开展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同时,恒丰银行建立跨分行供应链联动协作机制,探索关键物流枢纽的供应链融资嵌入方案,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二、供应链金融市场趋势预测

1. 技术驱动智能化与平台化

区块链与AI深度融合: 区块链技术将进一步提升供应链信息透明度和防篡改能力,而AI将推动智能风控、自动化审批等场景落地。

数字孪生与物联网应用: 联邦快递等企业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物流网络,银行可借鉴此类模式优化供应链金融的实时监控能力。

2. 绿色供应链金融加速发展

气候变化风险推动银行将ESG理念融入供应链金融,例如通过碳排放核算工具支持绿色产业链融资。预计新能源、低碳物流等领域将成为重点,如日照银行的“黄海之链”平台已探索碳权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模式。

3. 生态合作与场景深化

区域与行业专业化: 地方性银行(如徽商银行)聚焦本地优势产业(如安徽新能源汽车),而大行则通过“行业+”模式深耕垂直领域(如浙商银行的“电链通”“车链通”)。

第三方平台互联互通: 银行与中企云链、简单汇等产融平台合作,形成开放生态。例如泉州银行与中企云链合作的“泉银e链”实现直接保理业务线上化。

4. 政策与监管协同

合规与创新平衡: 央行对金融科技的风险防控要求趋严,推动银行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如民生银行的“零信任数据安全体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