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多鲸用一场场直播记录了教育行业的千姿百态,也见证了无数从业者在变革中的挣扎与奋进。借着佳节之际,我们一起回顾这一年,看看那些在镜头前闪耀的瞬间,以及背后那些值得挖掘的信息。
AI 自习室作为「双减」后教培机构的聚集地,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AI+ 教育的落地应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参与者,两年便厮杀为红海。
仅仅统计已参与多鲸直播的 6 位嘉宾企业数据,全国已有 2万+ 的AI自习室。
除了松鼠 AI、赶考小状元、万聪英语、错题邦、想象力等新贵外,老牌学习机企业久旱逢甘霖,读书郎、步步高、优学派、文曲星快速掉头,教培公司也不甘落后。
一切存在都源于需求,尽管教育环境不断变化,但升学提分的刚需始终不变。这为 AI 自习室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目前,
AI 自习室的经营模式以小门店为主,
面积通常在 100 到 200 平方米。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避免管理上的复杂问题,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学习机、督学师、场地,三位一体构成 AI 自习室的全部要素。
目前看来各家产品各有特色,没有哪一家领先当前版本太多而有了巨大分化。更多的区别就在于个性化服务的「督学师」,这点却不像各家宣传的那样——「素人,零门槛」。如果不想自习室变为学生逃避家长监督,抱团打游戏的地方,单凭一台设备,远远不够。
说到底,AI 从
未代替「人」的情感支持。AI 技术的应用可以替代部分重复的机械化教学任务,但更多的人性化交付仍需要人去努力。在不介入学习过程的情况下,学生信念的建立、自律的养成、心理的把控和学习力的激发,都是对督学师的考验。
戳此查看完整原文 >>>
智习室的真相与谎言
过去一年,AI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时有开花。如智能学习机、提供个性化、全方位学习支持的 AI 智能学伴,以及在高考志愿填报、学习力测评等领域的应用。
当传统「填鸭式」教学难以个性化需求时候,一类以拍照搜题、作业辅导的应用早年便已得到市场认可;而另外一类则深入分析学习场景,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痛点,构建学习支持体系,有的公司偏重教学侧,称之为
「AI 导师」
,而有的偏重陪伴成长侧,则为
「AI 智能学伴」
。在 C 端的形态则多以智能硬件的方式呈现。
在高考志愿填报领域,AI 也表现不俗。以优志愿为首的老牌企业、靠谱 AI 等新入局企业,基于大模型技术,利用历史数据和实时用户数据,构建了一个高效的智能匹配系统,与高考志愿填报师一起组成新型志愿填报服务。从效率、精准度、适配性三方面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更科学的决策依据。
而学习力测评则聚焦于当前教育的另一个痛点:精准把握每个孩子的特质与需求。以道道 AI 为例,其公司以四个环节展开评估和干预:全面评估孩子的综合情况、精准诊断成长卡点、定制个性化成长攻略、实施督学与情感支持。同时也将这一体系用于培养 AI 自习室最大的痛点——督学师。
启行营地教育创始人赵蔚曾说,营地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环境和氛围开放却有教育输出功能,让孩子们在自然和实践中成长。
当前,整个研学行业的渗透率持续提高,从行业格局来看,
未来5到10年,研学行业的品牌化趋势会愈发显著,市场将更加细分,垂直领域会涌现出众多特色品牌。
一方面,随着家长对孩子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优质研学和营地教育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问题更加突出。
除却行业整体的影响,于每一个置身其中的相关企业而言,都有着趋同的难题——
如何让学生在周六周日选择参加研学活动?
课程设计上,如何实现玩与学的平衡?
认知、技能和关系三个维度的培养如何落地?
...
于 C 端表现而言,值得关注的是,
亲子游的市场热度逐年上升,
家长们更愿意投资于那些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回忆的旅行体验。
尽管市场上的产品形态越来越趋同,但家长对教育产品的识别能力越发加强,能够区分出真正有价值的公司和滥竽充数的公司。这就要求亲子游机构专注于教育目标和亲子关系的深度开发,在市场中保持差异化。
此外,疫情后国际研学缓慢复苏,
文化研学渐成趋势,
科技研学如机器人营地受到区域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戳此
查看完整原文 >>>
研学行业新观察:品牌化、亲子化,进校合作拉动研学经济?
2024 年,企业培训行业平均整体下滑 20%-30%。然而,
行业内的头部企业通过提前布局和资源聚焦,依然保持了增长。
例如,有公司通过提前三年布局央国企市场,凭借其稳定的预算和需求,成功抵御了市场下滑的风险。另一家公司则通过聚焦军工等高资质领域,利用牌照优势和定制化服务,实现了业务增长。
未来企业培训行业将通过并购、协同合作等方式,逐渐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大型企业将通过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而中小企业培训的核心竞争力依旧在于深度理解客户需求、平衡定制化与标准化以及运营与技术的结合。除了传统的培训业务,运营和技术能力将成为企业培训的新增长点。
此外,
商业讲师的个人 IP
在企业培训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讲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行业实战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立足 2025,HI-finance 创始人王小钊认为企业培训的热点领域包括业务相关培训、中层管理培训、党建与工会培训。
2024 年,素质教育行业呈现出大众需求与小众需求并存的复杂格局。既有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的普遍需求,也有面向特定群体的小众需求。
竞争格局呈现「杠铃型」,即头部企业和尾部企业发展迅速,而中间腰部企业则面临更大的压力。
以典型代表少儿编程为例,目前行业仍处于用户认知的培育期。少儿编程的获客成本依然较高,用户对编程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仍需进一步提升。此外,行业内部的竞争和市场教育的不足,也使得家长对编程教育的期望和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对此西瓜创客创始人肖恩认为,越是这种情况下,企业越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教育的核心应更加聚焦于培养孩子的通用能力、个性特征和价值观。要避免过度营销和误导家长,以真诚和专业为家长提供中立的建议。
在今年 1 月 20 号的直播中,多鲸资本创始合伙人姚玉飞提到,素质教育行业已然进入行业窗口重塑期:艺术教育市场集中度底,竞争激烈且同质化严重,但整体增速较高;体育教育市场高度分化且本地化程度高;STEAM 教育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营地和研学教育市场巨头雏形隐现;素养教育强势崛起。
总体来看,
素质教育市场规模稳中有增,2025 年有望突破六千亿元。
从营地教育的「没有围墙的学校」,到AI自习室的智能化学习,从企业培训的转型之路,到素质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每一个领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新方向,落地、扎根。
这一年的直播间,评论区充斥着「答案」「提分」「效果」「AI」这些关键词,我们看到了教育从业者们的努力与坚持,也看到了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带来的无限可能。我们见证了孩子们在研学旅行中的成长,也感受到了家长对教育的期待与焦虑。我们看到了 AI 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也看到了传统教育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挣扎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