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舟学习部
我们一起专注三件事:更高效的学习,更精良的工具,更成熟的心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bala-------bala ... ·  23 小时前  
数据宝  ·  两大主线爆发!机构抢先布局 ·  3 天前  
国资报告  ·  透视美国科技创新背后的“举国体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舟学习部

长时间在家工作学习,我这样保持状态

大舟学习部  · 公众号  ·  · 2020-02-03 22:23

正文


0.

今年寒假比较长。

但开年收假后,要面对的各种考试、各种竞争,一样都不会少。这时,在家也能长时间保持工作学习状态,就尤为重要。

具体怎么做呢? 和你分享三点我的经验。

1.

打造环境场。

也就是打造适合工作、学习的环境场,什么是「场」呢?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说:

「场」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就像到了寝室你就想睡觉,到了办公室自然想工作,而到了餐厅自然想吃饭一样。


环境中所包含的行为线索越多,场的力量就越大。

像学习的地方,就要多放置「学习线索」,避开「休闲线索」。那不难推论,打造学习环境场,首先就是:不要在卧室学习。

卧室太容易给人想睡觉、想玩手机,想放松休闲的感觉了,一进卧室,身体可能会条件反射地想休息,而不是工作。

要学,就到书房去。

实在只能在卧室,可以背对着床,清空书桌,只留下当时要用的东西,比如:电脑、纸笔和水。其余全放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并且,身处学习场中的你,最好是先穿戴整齐,再开始学习——上班、上学怎么穿,在家工作就怎么穿。

睡衣拖鞋同样会给人懒散的暗示,可能会阻碍你进入工作状态。

——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影响。

意志力本来就是消耗品,东分一点、西分一点,留给正经事的,就不剩什么了。

对应的,要玩手机、看剧,就去客厅。一个环境场,你越维护,就越强。

2.

固定作息+固定节奏。

固定作息,说的是你要假装自己仍在公司上班、在学校上学,只不过你打卡报告的对象从老板、老师,变成了你自己。

固定每一个工作段的起始时间,更重要的是固定每一个时段的结束时间。

比如我规定自己中午 12 点休息,结果到了 12 点,上午任务还没完成,那我也起立收工,因为我已经下班了。

上个时间段的结束时间不稳定,就会影响下个时间段的开始,继而影响下下个时间段,一天结束,只会觉得,今天好乱啊。

得不偿失。

顺着这个思路,以番茄钟来定任务,就会比以任务量来定实用得多。比如今天任务里有:

- 刷 Anki
- 读原著
- 整理表达

那你的任务清单最好类似这样,以番茄钟个数来计:

- 刷 2 个番茄钟的 Anki
- 读 1 个番茄钟的原著
- 整理 1 个番茄钟的表达

而不是:

- 刷 1000 张 Anki
- 读一章原著
- 整理一页表达

因为任务难易程度不同,用时必然也不同,上个任务完成时间过长,肯定会影响接下来的计划。

这时,就需要把每个任务结束的时间固定下来,让每个任务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毕竟,你的目标是积累,而不是读完。

有时,一个番茄钟结束,可能这个任务还有一点点就做完了,你可能会想,这章就还差几段了,我读完再休息吧;还剩几题了,我做完再休息吧。

千万别。

小小的「例外」积累起来,就是全盘的混乱,稳定的节奏胜过一切。

并且,为了保障这份稳定和节奏,你还可以找个小伙伴,哪怕不在身边,也可以云同步开钟。互相绑定责任,更能持续。

具体而言,比如,可以头天约好第二天开工的时间,到点了互相给对方发倒计时同步开钟、同步休息、再同步开始。

3.

管理精力。

有好精力,才有好产出,投入的时间才值当。而管理精力,除了执行番茄钟节奏外,同样重要的是:睡好 + 保持锻炼。

睡眠我们谈过,放文末,这里看在家如何保障锻炼:

一段时间不锻炼,精力会明显下滑,更容易走神。而在家工作,容易久坐,吃饭上厕所都只用走个几十步就到了,无法保证运动。

这就需要主动给自己安排多点运动。可分两块:

第一,番茄钟间隙刷步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