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知识产权报
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中国知识产权报社主办,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和发布的权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产宝  ·  商标 | ... ·  昨天  
什邡市场监管  ·  【鉴“案”知“标”】警惕“商标注册”陷阱 ·  2 天前  
什邡市场监管  ·  【鉴“案”知“标”】警惕“商标注册”陷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知识产权报

中国企业要想挺立在智能制造产业“潮头”,需要的是这个……

中国知识产权报  · 公众号  · 知识产权  · 2017-05-11 06:45

正文

编者按: 在近日举办的2017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 海尔集团、华为公司等一批来自中国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凭借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亮出了业界领先的智能制造新技术。但 相较于国外的跨国巨头,国内企业在智能制造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实力与总体竞争能力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本文作者认为, 我国产业界要看到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前景,不断夯实知识产权基础,迅速积累竞争实力,抓住智能制造产业变革新机遇, 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赢得先机,挺立潮头。


原标题:智能制造,靠专利站潮头


在近日举办的2017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互联工厂、虚拟车间等智能制造产业的新形态成为引人瞩目的亮点,500多项智能新技术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智能制造在此次博览会上唱“主角”绝非偶然,这是缘于这一产业代表了制造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同时也蕴涵着极大的市场潜力。在笔者看来,这一切潜能的根源,在于智能制造产业的知识产权密集型属性。可以说,建立在创新与知识产权基础上的智能制造,为制造产业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在成为又一个即将来临的“风口”。


令人欣喜的是,此次赴汉诺威参展的中国企业中,海尔集团、华为公司等一批来自中国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凭借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亮出了业界领先的智能制造新技术。其中,海尔集团的互联工厂,拥有超过同领域对手三倍数量的专利,以专利技术为支撑,互联网工厂不仅可以让用户在客户端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设计产品,还可以集纳全球最新的技术资料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灵感。此外,互联工厂的优势还在于其拥有43项国标标准、专利运营收入超过对手180倍……不难发现,专利为海尔的智能制造产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可以看到,在这个产业创新高度活跃的时代,要想跻身智能制造产业,必须用知识产权筑牢根基,借力专利,乘势而上,走在行业前端。环顾世界,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美国出台“再制造计划”,日本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其实质都是希望借助知识产权优势,抢占智能制造产业的制高点。一些跨国公司已经率先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专利布局,在产业发展之路上设立了“收费站”。相较于国外的跨国巨头,国内企业在智能制造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实力与总体竞争能力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因此,我国产业界要看到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前景,不断夯实知识产权基础,迅速积累竞争实力,抓住智能制造产业变革新机遇。加强自主研发,突出创新驱动,按照“中国制造2025”指引,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赢得先机,挺立潮头。(建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