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飞机频繁坠毁,
这些年
在国际上已经不是什么罕见新闻了。
自建国开始的长达70年时间里,印度战机累计坠毁超过2500架,其中只有不到150架是战斗损失,其余都是「正常损耗」。
按照空军中队的正常建制,印度至少把130个飞行中队给摔没了,
这个
数据,连一向在世界各地搅风搅雨,兴风作浪的美国都自愧不如。
一位印度空军上校表示:「再这样摔下去,印度飞机不等和敌人作战,光摔就可以摔完了。」
印度战机损毁率之所以冠绝全球,和印度空军的整体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
比起海陆方面对巴基斯坦的巨大优势,印度空军几乎是炮灰级的存在,每一次与巴基斯坦的空军交战时都会被虐,败多胜少,战损率往往比对方多两倍以上。
在西方大力支持下,印度从来都不缺作战飞机,英美国家
也多次派教官来训练
印度飞行员,一起演习,希望能提高他们的实战水平。
有人会问,印度好歹也是人口大国,怎么就挑不出几个空军好苗子?
因为在上世纪,只有高种姓子弟才有资格入选空军,
哪怕到了现
在,低种姓飞行员所占的比例也极低。
印度军方宁愿招收高种姓女飞行员,也不轻易招平民进来,
可见所谓的印度空军,等同于
贵族部队。
更离谱的是,在1965年,印度空军还发生过一次致命乌龙。
一名印度飞行员驾驶战机返航的时候,不慎把航空炸弹投向自家机场,导致40名地勤当场死亡。
首先是飞行员在返航入库前,没有依照国际惯例把炸弹抛掉。
因为印度军方觉得,就这样把炸弹抛掉太浪费了,所以不让飞行员抛弹,要留到下次使用,这样还节省了
装载流程,简直一举两得,只是
也为灾难埋下了伏笔
。
然后是设计人员为了方便省事,直接把投弹按钮放在起落架按键旁。
加上飞行员是个新手,多方
面因素结合,就酿成了一桩惨案。
无独有偶,印度飞机炸机场这种事,在19年又发生了一起。
估计地勤们也没想到,在和平年代里,去当印度空军基地的后勤,依然是一份高危工作。
除了飞行员的能力问题,印度战机战损率高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航空工业跟不上。
众所周知,印度有且仅有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叫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
HAL公司发迹于尼赫鲁时期,早期以维修和组装工艺赢得不少口碑。
到了上世纪60年代,HAL公司意气风发,大肆收购国内的几家航空公司,一跃成为印度航空产业的寡头。
自从在德国帮助下,成功研发亚洲第一架量产型喷气式战斗机后,HAL公司的野心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得到印度政府的倾力扶持,开始对进口飞机进行仿制。
然而HAL公司用实
际表现,击碎了全印度人民对它的深切期望。
出于对自身实力的迷之自信,HAL公司往往还未吃透该款战机技术,就对其随意魔改,美其名为「自主研发」。
「印度人总是喜欢在没完全弄懂的情况下,对我们的设计指手画脚,要知道飞机是一个非常精密的东西,每一个设计每一个螺丝都有它的作用,而印度人从来不去想为什么这么做,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很聪明。」
于是从60年代开始,印度空军除了战场上的「彪悍」战绩,还创造了一个奇迹。
从英国「吸血鬼」到法国「阵风」,从美国F系列,到苏联米格战机,不论其在国际上有着怎样的口碑,来到印度一律不好使,
在经过印度人的魔改后,全都得趴窝。
在短短20多年里,经由HAL公司改装和维修的战机就摔了1000多架。
可以说,当时印度战机只要能飘在天上,别掉下来,就已经算质量上乘了。
HAL公司
因此被称为「飞机破坏者」、「寡妇制造机」。
虽然印度政府依然人傻钱多,而且
HAL公司
作为航空领域的独苗,有着无限「试错」额度。
但它不甘充当国际的笑料,于是痛定思痛,决定支棱起来。
HAL公司
与印度政府一合计,最终在1983年推出终极计划——LCA光辉战机。
光辉战机的研发之路并不顺利,
这一路走来
磕磕碰碰,
曾多次面临中途夭折的风险。
终于在18年后,印度成功制造出一架实验机,并顺利拿到「亚洲研发时间最长战机」的头衔。
还不算完,自2001年有了成品以后,光辉战机的正式入役时间,居然又往后拖延了15年。
这么说的话,01年的那架充其量只能算概念机,是个半成品。
当时间来到2024年,肩负全印度人希望,被莫迪捧为「印度之光」的
LCA
光辉战机,摔得粉身碎骨。
当时的总理莫迪,就在附近观摩印度空军的军事演习,可以说光辉战机是在他眼皮底下硬生生坠毁了。
在飞行员弹射跳伞后,可以明显看出战机的起落架已经打开了,这是准备降落的姿势,而且飞行轨迹非常平稳,不像是要出事故的样子。
要知道在2014年,印度飞行员就发生过误触弹射座椅按钮,导致坠机的神操作,
因为
这事,印度还专门去找俄罗斯厂家掰扯,说他们的弹射座椅设计有问题。
后来经过厂家实地检查,发现事故是人为因素,与他们的设计无关。
当然,光辉坠机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还得以官方报告为准。
严格来说,光辉战机是在服役8年后,才首次发生坠毁事故,这数据看着貌似还不错。
但问题是,从2016年列装至今,印度一共也就攒了33架「光辉」,
现
在只剩32架了,损毁率达到3%。
其实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摔机并不可怕,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为下一趟成功铺桥搭路。
可印度不想承认这次的失败,他们不想接受花了30多年,却磨出一把废剑的事实。
可事实是,光辉对标、甚至完胜歼10的梦想,还未远航就摔成一地残渣。
当初莫迪对国产自研战机的信心有多足,被打脸时就有多疼。
老实承认光辉质量不行吧,那之前吹嘘的「安全运营23年」、「性能远超歼10」就真成为国际笑话了。
但要说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那也不好,这等于自认高种姓人没文化,连飞机都玩不转?
先不说坠机事故,哪怕就说硬技术指标,光辉战机在国际上的口碑也好不了哪去——
说自主研发,实际是万国造,引擎、航电、火控、武器等通通靠引进,进口比例超过50%;
号称无限接近四代机,充其量不过是三代机,甚至还不如巴基斯坦的骁龙;
直到现在,印度连一张国际订单都没有收到,甚至连部队士兵都开始嫌弃光辉战机,宁愿用纯进口,也不想碰国产飞机。
从里程碑到里程悲,印度航空工业的狼狈,照射出整个印度制造的不堪。
同时也突出印度工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急功近利、盲目自嗨,目光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