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破圈了
冬季以来,日本感染流感人数激增,呈现出迅速蔓延之势。
自2024年12月下旬流感病例数创新高后,日本多地药店表示已没有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等疾病药品的库存。一些过于拥挤的医院也建议患者尽量回家休养,避免挤占医疗资源。
尽管目前流感有高峰期已过的迹象,但急诊床位满员等情况,还是让人们反思:被认为具有领先水平的日本医疗体系,在面对大规模流感时,为何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累计流感病例已近千万
为掌控流感发展走向,日本政府要求全国约5000个定点医疗机构每周上报新增患者人数。每个医疗机构的新增患者超过1人就会标注“进入流行期”,超过10人会发布“注意”警示,超过30人则会发布“警报”。
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2024年12月23日至29日,报告的流感病例数达31.78万,创下自1999年有现行统计以来流感人数的最高纪录。2025年第4周(1月20日至26日),根据对全国约5000家定点医疗机构的监控调查,流感患者就诊人数达5.26万人,其中感染比例最高的前5个地区分别是山形县、新潟县、石川县、冲绳县、高知县。
日本本次流感季比往年提前了1个月左右,于2024年11月进入流行期,12月以来患者人数激增。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1月31日的数据显示,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数约为952.3万,93%是感染AH1pdm09型流感。
有专家分析,日本流感迅速蔓延,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员往来增多的年底正好也是流感蔓延的活跃期,加上冬季气候相对干燥,病毒传播得到增益,咽喉和气管黏膜的防御减弱,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加速了流感的蔓延。
医疗资源承压指数倍增
自2024年12月下旬流感病例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以来,一些医疗机构和药店出现了药物库存短缺的情况。《产经新闻》报道认为,因感染人数激增,日本多地感冒药、止咳药等处方药供应严重不足,最直接的原因是生产企业药品供应的“脱节”。但实际上,这一时期的药品总出货量是超过患者需求量的。
有分析指出,部分医疗机构此前过度囤购药品、多家日本药企出现造假丑闻等因素影响了药品供应链的稳定。此外,日本各类流感药品库存分布不均,加剧了药品短缺。在骤然增加的订单面前,制药企业不得不采取“限量发货”的措施,仅能向部分合作对象供药。日本实行医药分业,药品流通环节比较多,这在平时可能没什么影响,但遇到突发流感,反应速度自然就慢了半拍。
随着感染人数激增,东京等大城市的医疗机构也出现应接不暇的状况,东京周边的医院甚至接到来自邻近县市的急诊请求,病床不足的问题十分严峻。而在东京的就医人群中,外国游客患者的数量也明显增加。由于语言沟通不畅,他们的就诊时间往往是本地人的2至3倍,进一步增加了医疗资源压力。
日本多家媒体报道称,自今年1月开始,日本多地药店表示,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等疾病药品的库存已告急;一些过于拥挤的医院不得不建议轻症患者不要前往医院,避免挤占医疗资源和在医院感染其他病毒。有分析指出,流感存在地区差异,部分地区可能已经达到峰值,但目前流行的“A型”流感可能会被“B型”流感取代,未来“B型”流感也可能会增加。
资源分配与应急管理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