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瞬息万变,专利申请提交后再将产品铺向市场,已经是忍耐的极限了,如果等到专利授权后再将产品推向市场,黄花菜都凉了;有些快消品,设计定型推向市场到其换季下架只有1-3个月的市场寿命,产品及时推向市场是商业经营的必然考量,但现在很多客户的产品提交专利申请后一推向市场,急短的时间内市场上就不计其数的仿冒品出现,而此时专利申请尚未授权,维权无门;面对这种困境,有什么办法呢?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1、
做好商业秘密保护,
普通公众可能会知道专利是一种以公开换保护的规则制度,但不知道
专利申请是一种跑马圈地的技术博弈
;打个比喻你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是一株人参,一位合格专业的专利代理人撰写的专利文件会努力把生长这株人参的山围起来给你,相当于专利文件公开的只是这座山里有株人参,而人参具体生长在哪,最快到人参的路怎么走,掌握在你的手上。具体到实践中,竞争对手拿着专利文件能做出产品,但做不出或者很长时间内做不出你们做的产品这么好;因此,在申请专利的同时,不可轻视对商业秘密保护,可以做以下几点:提升员工知识产权意识,定期全员组织知识产权培训,签订必要的保密协议和竞业协议,设置技术工艺的的涉密级别和员工权限级别,关键工序的生产线不同工位绝缘阻断,防止串岗导致整个生产线的工艺泄露,特殊生产车间做好保密措施,设置门禁管理,禁止拍照等。若他人的实施技术方案构成侵犯商业秘密,权利人可以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自己的技术请求保护。附带说一句:虽然很多企业的知产贯标都是为了拿政府补助,但
GB/T29490-2013
的
知产管理体系标准还是有不错的参考借鉴价值了,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性的推行。
2、
供应链管理,
一个技术方案的完整实现,往往包括材料、模具等下游供应链
的支持,材料的规格选型、模具的调试磨合都是需要时间,也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管理好自己的供应链,尽量不要让自己的竞争对手知悉自己的下游供应商;必要时和供应商签订保密协议和独家供货协议。以模具为例,避免自己花大价钱长周期调试定型的模具,竞争对手找到我们的模具供应商,说:“我要一副和他们一样的模具。”模具供应商说:“哎哟,你是找对人了,你是不知道啊,这副模具我们和他们调试返工了
N
个月才成功,终稿图纸已经成熟归档了,你再要一副的话图纸拿来就能用,按给他的价算你
7.5
折,交期
1
个月
....
”
3、
申请优先审查,
《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已经于
2017
年
8
月
1
日起施
行了,只要满足必要的条件,专利申请或者专利复审案件都可以请求优先审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两个月内结案;发明专利申请在四十五日内发出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并在一年内结案。远远缩短专利申请审查周期。
4、
同时做版权登记,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的规定,产品设计图和工业产品外观本身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因此,对于一些外观设计产品,作为权利人,可以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同时,做工业产品版权登记,版权登记加急1天即可以拿到版权登记证。在无法主张专利权时,可以对实施的他人主张著作权,著作权停止侵权的责任也包括停止使用和赔偿损失。至于为什么既要申请专利又要申请版权登记,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笔者以前的两篇文章《与轿车相似的玩具汽车构成外观专利侵权吗?》和《外观设计终止对其中图片著作权的影响》(详情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
5、
巧用专利标识,
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
上标明专利标识;专利标识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威慑竞争对手,值得注意的是,《专利标识标注办法》对如何标示专利标识有相应规定,在专利授权前,按照《专利标识标注办法》的规范使用标识专利,威慑力不大,但违反该《办法》的规定,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其中罚则中的“可以”是法官和执法单位的可以根据实际个案情况自由裁量;所谓自由裁量就是
HR
常发的招聘信息,某某岗位,薪资
5000-50000
元
/
月,招聘企业可以自由裁量是
5000
元
/
月还是
100000
元
/
月,笔者言尽于此,以下会列明法条,以作风险告知。
因考虑到文章篇幅,文中提及的若干要点并未全部展开,如现有技术抗辩具体比对规范;享有先用权抗辩的条件和限制;优先审查的要求和具体流程;为什么既要申请专利又要申请版权登记,外观专利和著作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欢迎添加文末笔者微信一起沟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