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有网帖称:广东佛山顺德杏坛发生了一起恶性“婚闹”事件。曝光视频当中,几名伴娘被多名男子压在床上,其中一名伴娘遭遇袭胸。消息曝出后,立刻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提请公安机关对此事调查核实。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频频曝出恶性“婚闹”事件,对公众而言,这样的新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类似的情节就算上演再多次,善良的公众也从未变得麻木不仁,每当有这类事件发生,人们都会为这种恶俗、低劣的所谓“风俗”而愤怒,并对“婚闹”行为的受害者产生强烈的同情。
在绝大多数生活中接触不到“婚闹”现象的网民心中,这种恶俗不堪的行为都是难以理解的咄咄怪事。因此,人们很容易以为:参与“婚闹”的人脑子不正常,或者干脆就是“变态”。但是,事实很可能并非如此。
纵观以往的“婚闹”事件,我们会发现,“婚闹”现象不仅在一些地方发生,频率不低,且“婚闹”的主体往往不是个别一两个人,而是许多婚礼宾客共同参与,在这次网络曝光的“婚闹”视频当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对伴娘施以不端举动的是一大群人。在这种情况下,将“婚闹”现象的原因归结为个别人的问题,显然没有切中要害。
著名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曾经提出过“平庸之恶”的概念,用来解释那些看似平凡的普通人,是如何在环境的扭曲下参与作恶的。“婚闹”的那些参与者们,在一定程度上同样有着这种“平庸之恶”。“婚闹”恶行的来源,不是个别人的品行败坏,而是一些地方低劣、愚昧的陈规陋俗使然。那些“婚闹”者在平时大多也是遵纪守法的普通人,但在所谓“习俗”的引导之下,他们有意无意地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这才敢在婚礼上为所欲为。
尽管这种行为在网络上曝光之后会引发众怒,但在当时的现场环境下,却往往能得到婚礼组织者的默许。这种对陋俗的无知继承与对宾客恶行的集体默许,成了“婚闹”现象的温床,使得这种现象屡禁不绝。因此,要根除“婚闹”问题,仅靠惩罚个别做出出格之举的宾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消灭这种培育“平庸之恶”的陋俗,才能真正解决这个令人厌恶的问题。
百年以来,许多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文明建设,改造或消灭落后、过时的风俗。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移风易俗”更是相当重视,花大力气普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但是,这项工作做起来并不容易,要从根子里改变一个地方,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其难度很可能比帮助人们脱贫致富更大。与此同时,除了从过去沿袭下来的陋俗以外,一些地方也在产生新的陋俗,在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够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一个地方致富速度越快,陋俗反而越盛的怪现象。对此,有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加强移风易俗工作的力度,以法治手段促进文明进步,才能避免更多人成为陋俗的受害者。
中青融评:眼见为实,就“视”论事
视频 / 时间视频 评论 / 杨鑫宇
———
———
●
———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