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中国书法,美!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自杀大数据来了,诡异的是:女性越穷,自杀率越高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8-11-12 20:30

正文

作者:周冲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

(ID:zhouchong2017)



前不久有一个著名的自杀事件,就是丈夫骗保,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投水自尽。


事件非常惨烈。在热搜上也停了很久。评论很多,说什么的都有。骂的,哭的,惋惜的,声声不绝。


可惜舆论再盛,母子三人,到底是回不来了。


后来有一个视频被放出。



女人投水前,去幼儿园接孩子。她领着一儿一女,奔赴他们的死亡。小小的孩子毫无预感,或许还以为,妈妈是带他们去玩,于是乖乖前往。


尸体打捞上来时,两个孩子被绑在一起。都没了生命体征。


再往前一点,同样是湖南,还有一个母亲,因丈夫家暴,婆婆排挤,自己没钱,带着两个孩子跳楼自杀。


再再往前一点,甘肃一母亲因贫困潦倒,走投无路,杀死自己4个孩子,自己服药自尽。


丈夫悲痛欲绝,同样服药自杀,一家六口,全部殒命。


不再举例了。太蛮荒,也太惨痛。


总之, 在以上的悲剧中,你会发现,有一种东西,一直横在她们的困苦中。那就是 贫穷


贫穷早已不是一种经济状态。


它会深入人的内心,影响你的精神和意识。


之前有朋友说,穷人受苦,会想到死。富人受苦,流泪都能流得从容不迫。


这就是区别。


一种是绝望,一种是闲愁; 一种是走投无路,一种是发泄情绪; 一种是走不过去的,一种只是停一停,顿一顿,想一想......


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 农村自杀率,一直都远高于城市





《一席》最新一期的节目里,费立鹏公布了一份自杀大数据。


▲ 1995-中国的自杀率:1995-1999年,来自《一席》费立鹏演讲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


而且, 女性自杀率,远远高于男性。


这个数据也许我们不明白意味着什么。


费立鹏解释说:“ 最争议的事情是这个, 全中国的女性自杀人数比男性要多一点,大概是20%。 这个数据任何国外的专家都反对,说你肯定是错的,国内的专家也反对,因为当时任何国家关于自杀率的数据都是男的是女的3倍。”


数据当然没有错。只不过, 在中国沉重的父权社会里,底层女性的命运,大都是被损害与被侮辱的。


你会看到,《家》里的鸣凤投湖自尽。


你会看到,《半生缘》里的曼桢被迫给姐夫生下孩子。


你会看到,《祝福》里的祥林嫂,在被迫嫁人、惨遭家暴、儿子被狼咬死之后,还得在人世的冷漠与讥讽中,度过她悲哀的余生。


你还会看到,我们身边那么多女性的冤魂,在田间,在地头,在村落山岗间沉默地哭。


印象中有一个邻居,外地女人,丈夫懒而无能,嫁到村里后,她生了两个孩子,外面的生计,家里的家务,孩子的抚养,全都要她一个人去承担。


男人还喜欢打她。


她渐渐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最终喝农药自杀。她死时, 村里人说这女人傻,不负责任,脑子有问题......


鲁迅在《关于女人》一文中曾说过: 这社会,把女人挤成了各式各样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


这些罪名,又反过来,加重了女性悲剧的命运。


她们申诉无门,反抗无力,最终更频繁地自决于人世。


费立鹏发现, “农村女性,大概从15岁一直到35岁,农村女性的自杀占了农村女性死亡的20%以上,高峰的时候有35%的死亡都是自杀的。”


▲ 自杀占全部死亡的百分比:中国1995-1999年,来自《一席》费立鹏演讲


也就是说,高峰期时, 3个死去的女人中,就有1个是自尽 。


你会一不小心就听到一个人喝药了,又一不小心就听到一个人上吊了......


这样恐怖的自杀率,看了实在令人心惊。





而通过进一步调查,费立鹏还发现: 女性自杀原因最常见的,就是 家庭矛盾。



家庭是女性的主战场。是女性最主要的价值感来源。也是女性最在意、最依赖、投注心力最多的地方。


倘若在这里遭遇挫折,很容易彻底否定自己。


一旦加上其他因素刺激,一不小心,就会想不开。


《中国年轻女性自杀报告》也说过, 女性面对其他社会问题,如工作,如灾难,都表现得比男性更坚韧。


但是,她们在婚姻家庭中,却表现得非常脆弱。


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


面对地震、火灾、海啸,女人会说: “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不怕熬不过去。”


但面对丈夫出轨,婆婆刁难,女人会说: “活着真没意思,死了算了。”


所以, 农村女性15-34岁时,正是被性侵、被家暴、丈夫有了第三者、冷暴力、婆媳不和、生女孩......等矛盾集中爆发的年龄,也就成了农村女性自杀率最高的时间段。


自杀的原因大多集中在三块。


一,被物化、被损害太严重,而农村妇女反抗不了。


传统的宗法家族制度,对于底层女性而言,是并不友善、也不人性的。一旦遇人不淑,婚姻就会成为女性的坟墓。


而且舆论和道德,并不会站在女性这一边。所以, 受害者会被指责,受辱者会被嘲弄。


女性受了委屈,大多也会“家丑不外扬”。这就导致她们一旦 遇见人渣,就会一直受控,余生也别想好过了。


二,认知不够,无法保护自己和孩子。


法律意识不够,不懂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权益。


2012年,中国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郭俊霞,在鄂北崖村进入田野调查。


发现从1980年,到1999年,这个一千多人的村庄里,近20年没有一起离婚案件,但发生了8起妇女自杀事件。原因是丈夫家暴、婚外情、不顾家。


三,贫穷。


经济能力几近于无,无法自谋生路,只有被困,哪怕再痛苦也毫无办法。


如此一来,农村女性自杀率就居高不下。



从费立鹏公布的女性自杀地区分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越是发达城市,女性自杀率越低。


越是贫穷落后,女性自杀率越高。





那么,这是不是一个死局呢?


当然不是。


城市化,就是拯救农村妇女的救星。



我们总是以为,城市是浮华的,喧嚣的。回农村,才接近于心灵。


但真正稍有头脑的人就会知道,城市,才提供给了每一个个体以改变的可能。


这些一点一滴的可能,很大程度上,就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尤其是女性的命运。


女人们有盼头了。


都不想去死了。


实在不行,就去城里打工呗,也好过在家里受气。


所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后,农村女性自杀率直线下降。


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很惊讶。因为, 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医疗条件没改善,也没有心理机构介入的情况下,自杀死亡率会下降得这么快。


但这就是事实。


事实是, 只要女性不被困,就能活得非常精彩。


天津曾做过一个女性学历、收入与婚姻生活幸福之间的关系的调查。结果,通过大量有效问卷,发现:


大学本科学历的女性, 婚姻幸福指数是最高的。



小学、初中学历的女性,婚姻幸福指数都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