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8日,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杨剑主任心脏团开展了院内第一台J-Valve
®
经心尖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
病史资料(男,76岁)
主诉:
因“胸闷1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
入院诊断:
重度主动脉瓣反流。
心脏彩超:
LVEF 60%、LVDD 77 mm。重度主动脉瓣反流,轻度二尖瓣反流,轻度三尖瓣反流。
手术策略
操作策略:
TA-TAVR(静脉复合全麻)
瓣膜选择:
27 mm J-Valve
®
主动脉瓣膜。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
2017年6月28日。
术中诊断:
重度主动脉瓣反流。
手术过程(一):
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静脉复合全麻后,穿刺左侧桡动脉监测血压。穿刺右侧颈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导线至右室心尖部。
手术过程(二):
穿刺右侧桡动脉置入6F猪尾巴导管送至主动脉窦内,并监测主动脉血压。调整C臂机位置使三个瓣窦同时显示并位于同一平面。做左心切口,打开心包,心尖荷包缝合,并预留垫片(双3-0Proline线+6个垫片)。心尖穿刺后植入J-Tip软导丝至升主动脉,置入6F动脉鞘管,经导丝置入JR 4.0引导导管。将导丝引导至降主动脉远端。更换1.8 m超滑加硬钢丝。移除JR 4.0导管。
手术过程(三):
结合术前CT和心超测量的瓣环直径大小,装配好27 mm
J-Valve
®
瓣膜,经加硬导丝送入装备瓣膜的导管输送系统至主动脉瓣膜平面以上。
手术过程(四):
在猪尾巴导管协助定位,主动脉根部造影协助指引下释放定位件,确保定位件位于自体瓣窦内,下降瓣膜至瓣环平面,打开瓣膜支架,支架释放后退出导管输送系统,猪尾巴导管行主动脉根部造影显示:人工瓣膜位置合适,开合良好,冠状动脉开口未受影响,轻微瓣周漏。TEE及主动脉根部造影显示二尖瓣开合未受影响,人工主动脉瓣工作良好。
手术过程(五):
手术成功,退出鞘管后。关闭心尖部切口,右侧颈静脉留置临时起博器。
术前/术后对比:
病例总结
图. 杨剑主任(左)、俞世强教授(中)、J-Valve
®
发明人张极博士(右)
手术结束后,现场观摩医师都赞叹整台手术的迅速和准确,术后结果让人满意。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俞世强教授表示手术结果令人惊喜,从主动脉根部造影和心超结果显示基本无反流,主刀医师杨剑主任术后感叹道,虽然是第一次使用J-Valve
®
主动脉瓣植入系统,但是整台手术迅速,瓣膜定位准确,植入器操作简洁明了,术后结果令人满意。
术者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