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华书局1912
从1912年开始创立,中华书局经历了沧桑百年,沉淀其中的,是对文明的追求和信仰,是对社会的责任和情怀。我们扎根的大地流淌着数千年的文化,愿我们一起浸润一起汲取精粹一起前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债市调查】债券利率何时再度向下突 ...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两个好消息,很重要!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日本国宝企业,悄悄在中国下了盘大棋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Deepseek时代:普通人站稳脚跟的2个关键策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华书局1912

什么是官刻、私刻、坊刻?谈古籍版本的三大系统 | 古籍课

中华书局1912  · 公众号  ·  · 2019-01-26 19:42

正文


古籍版本的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三大系统,这就是官刻本、私刻本和坊刻本。


凡由官方有关机构负责刊印的书,统称官刻本。在官刻本中,历史最久,也最有名的是监本,它是由封建王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即太学)负责校理刊印的,一般都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而颁行全国。后唐长兴三年(932),由宰相冯道协同李愚等奏请,由国子监祭酒田敏具体负责校理刊刻的九经,是我国最早的监本九经,这套九经在宋代称作“旧监本”或“古京本”。


国子监辟雍大殿


凡私人出资在自己家中刊印的书称私刻本。这种刻本大都不以盈利为目的。史载五代蜀相毋昭裔为布衣时,曾向人借《文选》《初学记》,而人多有难色。于是为相之后,首刻此二书,又刻九经、诸史等等。宋平蜀,尽取蜀书入都,赵匡胤看到这些书卷尾皆刻有毋氏的名字,感到不解,臣僚回答:“此毋氏家钱自造。”说明毋昭裔所刻书,乃最早的私刻本。南宋奸相贾似道的幕僚廖莹中世綵堂所刻《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元初相台岳氏所刻九经、三传,都是很有名的私刻本。这些书的牌记多署刻于家塾,如廖氏所刻即署为“世綵廖氏刻梓家塾”,岳氏则署为“相台岳氏刻梓荆谿家塾”。故私刻本又称家塾本。


《孟子 十四卷,[汉]赵岐 注[宋]孙奭 音义,元岳氏荆谿家塾刻本,国家图书馆藏


凡书坊所刻书,皆称坊刻本。书贾刻书的目的在于出售和盈利,这是坊刻本与私刻本最大的区别。坊刻本亦多有牌记,如宋刻《周贺诗集》,即有“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印”的牌记。再如宋刻《续幽怪录》,亦有 “临安府太庙前尹家书籍铺刊行”的牌记。

一般说,官家刻书财力、人力充足,校刻质量应当问题较少,但于当朝违碍回避较多,是其不足。家刻本因其多重家声,故校刻多为精良。坊刻本则较复杂,宋人叶梦得曾说:“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石林燕语》卷八)虽不可一概而论,但因坊刻的目的确实在于盈利,故其刻书希望“易成而速售”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有不少书坊主人,因其结交了不少文人,刊刻精良者也确不少,如临安陈宅书籍铺就刻了不少好书。


了解刻本这三大系统的基本特点,就可以取长补短,取得较好的校勘效果。


(本文节选自《古籍常识丛谈》,崔文印著,中华书局出版)



点击书影进入京东购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