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债务人方面的问题
(1)偿债能力不足
当债务人偿债能力不足时,律师的工作面临诸多困境:在协商谈判阶段,债务人可能因自身财务状况而提出苛刻的还款条件,如大幅延长还款期限、减免大部分债务等,这与债权人的期望相差甚远,导致谈判难以达成一致。在诉讼阶段,即使律师成功为债权人争取到胜诉判决,执行过程中也可能因债务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陷入僵局。律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查找债务人的财产线索,如通过调查债务人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资产情况,但往往一无所获。此外,即使发现债务人有少量可供执行的财产,也可能因涉及多个债权人的分配问题,导致债权人最终获得的清偿比例极低。
(2)恶意逃避债务
债务人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给律师的债务清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该类债务人通常采用各种隐蔽手段,试图转移财产、隐匿行踪,以达到逃避还款责任的目的。这些行为对律师的清收工作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增加了调查取证的难度。律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各种渠道,如调查债务人的社会关系、银行交易记录、房产车辆登记信息等,来寻找债务人转移财产的证据以及其隐匿的行踪。这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可能受到各种限制,如信息获取的权限问题、跨地区调查的协调问题等。其次,延长了债务清收的周期。由于需要不断寻找证据、应对债务人的各种逃避手段,案件的处理过程变得复杂而漫长,债权人往往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实现债权。最后,降低了债权实现的可能性。即使律师最终找到了债务人或其转移的财产,也可能因为财产已被严重转移或消耗,导致债权人能够获得的清偿金额远远低于预期,甚至无法实现债权。
2、证据收集与保存难题
证据作为支持债权人主张的关键依据,其完整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和结果。一旦证据缺失,律师在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时将面临巨大困难。常见的证据缺失情况包括交易凭证不完整、合同条款不明确以及缺乏沟通记录等。以民间借贷为例,很多情况下当事人之间仅存在口头约定,未签订书面借款合同,或者虽有书面合同,但合同中对借款金额、利息计算方式、还款期限等关键条款约定不清晰。在资金交付环节,若采用现金交付方式,又未要求债务人出具收条,就会导致无法证明借款事实的存在以及借款金额的具体数额。
证据缺失对律师清收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协商谈判阶段,缺乏有力证据支持,律师难以向债务人施加有效的压力,促使其主动履行债务。债务人可能会利用证据不足的情况,否认欠款事实或对欠款金额提出异议,导致谈判陷入僵局。在诉讼阶段,证据缺失可能导致债权人的诉讼请求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根据 “谁主张,谁举证” 的原则,债权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如果证据不足,法院可能会驳回债权人的诉讼请求,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此外,证据缺失还会增加律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律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其他可能的证据线索,如通过调查证人证言、调取相关银行记录等方式来弥补证据的不足,但这些工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3、法律适用不明确
在新兴债务纠纷领域,如互联网金融借贷、虚拟货币交易债务等,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法律适用存在诸多模糊地带,这给律师的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以互联网金融借贷为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借贷平台层出不穷,借贷模式也日益复杂多样。在这类债务纠纷中,常常涉及到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借贷利率的合法性、平台的责任认定等问题,而现行法律法规对此的规定并不明确。例如,某网络借贷平台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借贷模式,将一笔借款拆分成多个小额贷款,分别与不同的出借人签订电子合同。在还款过程中,借款人出现逾期还款情况,出借人委托律师进行债务清收。然而,在确定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时,律师遇到了难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了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对于这种复杂的借贷模式下电子合同的具体形式和签署流程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解释。这使得律师在为出借人提供法律意见和制定清收策略时,难以准确把握法律适用的尺度。
又如,在虚拟货币交易债务纠纷中,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尚不明确,其交易行为是否受法律保护也存在争议。当出现因虚拟货币交易产生的债务纠纷时,律师很难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某投资者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上与他人进行虚拟货币交易,双方约定了交易价格和交付时间。但在交易过程中,一方违约,未按时交付虚拟货币,导致另一方遭受经济损失。受损方委托律师追讨损失,但律师在处理该案件时发现,由于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无法确定该交易合同是否合法有效,也难以确定适用何种法律来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