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龙门
面向中产阶层,探讨和传播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精彩生活的人生智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工智能汽车  ·  多家车企接入DeepSeek,AI汽车战争爆 ... ·  昨天  
小米汽车  ·  小米SU7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龙门

楼市下沉,谁在逃顶,又是谁在抄底?

龙门  · 公众号  ·  · 2018-05-24 19:34

正文

广受推崇的微信公号,点击上面蓝字“龙门”一键关注
龙门聚集了一批在事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精英人士。他们已经获得了财富自由、身心自由,或者正努力行走在追求自由生活的路上……
关注龙门,就是关心您的生活品质!
龙门:Longmen518

作者:葫芦娃

来源:米宅米宅(ID:mizhaimizhai)


2018年开始,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到一个趋势——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体在下沉,在向三四线地级城市全面下沉!


1


市场交易主体全面下沉!


曾经,中国房产的主要交易市场是在一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但是,从去年我们会发现交易主体在整体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2017年全年各分级市场成交变动趋势▼


通过上面这个成交量变动趋势图上我们会发现,整个一二线城市的房产销售面积在持续萎靡,而三四线城市的成交量却始终在波动中呈现上升的趋势。


一二线城市卖的不好是因为调控,基本上成交被锁死。


而三四线城市卖的好的原因却有很多——


有人说,一二线城市被锁死之后,热钱流向了三四线城市;

也有人说,一二线城市暴涨之后,三四线城市的群众热情被全面点燃;

还有人说,是碧桂园、恒大这一批想吃城镇化红利的人,全面涌入了三四线城市,把地价一路推高,房价自然也水涨船高……


说的都很好,但很遗憾:


以上全错!


2


天量货币在三四线棚改中定向放水!


我们先来看这几年集中发布的几个针对棚改的政策支持:


201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的意见》,鼓励棚改加速;

2014年,央行创设PSL,用货币工具为棚改提供低利率货币支撑,国开行成立专项棚改贷款业务;

2015年,住建部、国开行明确要求,各地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不低于50%;

2016/2017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分别为48.5%/60%;

2018年,明确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不低于60%……


也就是说,从2014年开始,国家针对棚改给予了针对性的货币补贴,有相当体量的货币被集中地投放在了棚改中。


那么,问题来了,流入棚改的货币究竟有多少呢?


通过这张图上我们发现,这场针对棚改的货币放水集中在2016/2017/2018年爆发。


2016年,超2万亿;2017年,约1.6万亿;2018年,第一季度约3000亿,根据全年棚改目标,预计全年投放不会低于1万亿。


保守估计,三年投放于棚改的货币超4万亿!


在这样的天量的货币投放下,棚改的货币化安置比例从最早2013年的不足8%,一直提高到2017年的60%以上!


2013-2017年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更为关键的来了——


这些货币化安置并不是均匀的投放在全国中的,而是极大的侧重和集中。


货币化安置的对象集中在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进行货币化安置的仅为20%,而剩余的80%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也就是说,最终,数万亿天量货币的集中投放地在三四线城市、地级城市和县级城市!


那么具体到每一个的地市有多少呢?


我举个例子吧。


我上周刚从河南的某个地级城市考察回来。


2016-2018年,这个地级市要完成50000户的棚改拆迁,其中6成以上为货币化安置。按照当前的当地均价计算,3年内,这个地级市要有400亿的货币进入。


而这个地级市一年的房地产销售额有多少呢?


区区130亿而已!


一边是100亿规模的小市场,一边是400亿规模的天量货币,这个脆弱的地级市市场瞬间被强行点燃、引爆!


3


三四线城市房价的天花板,已经被货币逼到触顶。


刚才已经说过,超4万亿的货币被集中地投放到了地级城市。


4万亿是一个什么概念?要知道08年的那个大计划,也就是4万亿而已!


手握大红包的老百姓们被幸福冲昏头脑,举目四望,竟然没有一个靠谱的放钱通道:


炒股?不敢!


P2P、投资担保?隔壁村的老王头去年刚被坑了几十万,心脏病发作,现在还躺在医院里!


币圈、区块链?啥币,啥链儿,这都是啥啥啥,还想收割我!


还得是买房,这才靠谱!旧社会老地主把钱变成土地,新中国拆迁户把钱变成房子,这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所以,在那个400亿货币冲击的河南地级市里——


一个滞销5年,月均去化不足20套的准烂尾项目,2000套的存货,不足1年时间,瞬间出清。房价从6字头,一路跳涨到9字头。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全国房价上涨指数排名里——


正在唱主角的,几乎都是一水的三四线城市、地级市甚至是县级市!


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奇葩现象——



河南,许昌和焦作的房价最高点,碰到了省会郑州的底;

安徽,阜阳和安庆的房价最高点,碰到了省会合肥的底;

江苏,苏北的徐州和盐城的房价最高点,碰到了苏南准一线城市苏州的底;

浙江,海宁和柯桥的房价最高点,碰到了省会杭州的底……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这些省会城市有限购的门槛,有限价的压制,价格被死死地控制在一个特定空间里,而三四线城市因为有天量的棚改货币托底,又没有政策限制,房价突飞猛进。


一个被压制,一个被鼓励,两者在这个时间节点默契的相交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