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酸谈
酸谈学社——教授医学基础科研的完整知识架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营养师顾中一  ·  香肠、火腿肠、火腿有什么区别? ·  昨天  
丁香生活研究所  ·  长得差不多,热量差一倍!10 ... ·  1 周前  
营养师顾中一  ·  暴饮暴食,会把胃撑大吗?还能饿小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酸谈

为何现在科研人员不愿让子女继续科研之路?

酸谈  · 公众号  ·  · 2024-09-14 16:00

正文

酸谈头条

2024年9月



Daily Newspaper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研人员的职业选择成了一个令人颇感兴趣的话题。很多人或许会纳闷:为什么那些在科研领域辛勤耕耘的专业人士,极少会鼓励自己的子女继续进入这个行业?其中的缘由,更多是现实面的无奈。




Part 1







科研曾经是理想与信仰的象征。在过去,人们一旦决定投身这一领域,更多的是因为那份不计回报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然而,现如今,这种热情似乎已被现实的压力所淹没。社会满屏繁荣的背后,科研人员的卑微和疲惫却鲜有人提及。



Part 2






走在科研这条路上的年轻人们,不得不面对无尽的竞争和十分有限的资源。若没有大量的科研经费,各种项目根本无从谈起。而那些已经站稳脚跟的“巨头”,却常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给出建议:去申请更多的经费吧!这番“何不食肉糜”的言论听来令人既无奈又心酸。

每一个人都想获得更多的资源,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无数科研工作者在追逐项目和经费的过程中,身体和精神都被压榨到了极限。尽管社会对科研人员充满了赞誉和褒奖,但在真正需要支持的时候,这些光环却往往不见踪影。




Part 3




模仿与创新



再看看那些已经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前辈,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踏上这条辛苦之路。医学专业或许还能给子女一个实实在在的技能去救死扶伤,但其它学科呢?除了梦想和信仰,还有什么更实际的回报?甚至有些顶尖的科学家也在儿女教育上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大多数人投身金融、IT等高收入行业。当现实生活需要确切的回报,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显得那么脆弱。

你或许在马路边看到过一个科研人员,他所取得的成就可能鲜为人知。然而,如果他身边停着一台玛莎拉蒂,人们的目光和态度就会完全不同。在这个令人现实的社会,物质的拥有成为衡量成功的标准,让科研人员的精神追求显得苍白无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