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脉通
医脉通是以疾病为中心的专业医学信息网站,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及时收取最专业、最精华的医学资讯,也可以抢先知晓医脉通旗下移动产品最新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萧山发布  ·  来就对了!萧山让你“鲜掉眉毛”! ·  9 小时前  
萧山发布  ·  来就对了!萧山让你“鲜掉眉毛”! ·  9 小时前  
Foodaily每日食品  ·  三得利开卖“家庭版”百事可乐,会是下一个爆款? ·  3 天前  
Foodaily每日食品  ·  西梅、柠檬、柚子相继爆火后,万亿水果制品市场 ... ·  2 天前  
艾格吃饱了  ·  再不抢,山上的春笋要被夺完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脉通

患者预后与医师考试成绩有关?他们研究了6898名医师,还发了JAMA

医脉通  · 公众号  ·  · 2024-06-27 19:09

正文



导读

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来源:医脉通
作者:大菊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直以来都有个争论,那就是会考试的人是不是代表着他的能力更强?有些人觉得当然如此,不然为何名校里人才济济,而普通学校却相对低调。不过也有些人觉得并非如此,现实生活中“高分低能”、“低分高能”的大有人在。


那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近段时间, JAMA 发表一篇题为 Associations of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cy Milestone Ratings and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 Scores With Patient Outcomes 的论文, 认为患者预后与医师考试成绩有关




考试能力=看病能力吗?他们研究了6898名医师


美国内科住院医师的能力通过里程碑评级和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ABIM)的认证考试进行评估。


内科里程碑评级以6个核心能力为中心,通过具体的子能力(病人护理、医学知识、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改进、基于系统的实践、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以及专业精神)进行评估,旨在为住院医师培训效果提供全面的反馈。


ABIM的认证考试在住院医师培训完成后不久进行,旨在评估从医学知识中得出的临床判断。与里程碑评级相比,认证考试没有纳入住院医生照顾病人的直接观察结果。不过考试问题还是由不同执业医师群体组成的委员会设计,以反映实际的临床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医生被要求对患者护理做出判断。


尽管评估新培训的内科医生独立执业的能力很重要,但很少有研究评估内科里程碑评级或ABIM的初始内科认证考试成绩与患者结果之间的关系。


为了探讨这种关联性,该研究纳入了2017年至2019年完成了第三年培训的 内科住院医师6898名 ,他们均具有有效的里程碑评级和ABIM的初始内科认证考试成绩。


评估指标为入院后7天死亡率和出院后7天再入院率。选择这一时期是因为它更能反映住院期间发生的护理过程,而不是整体疾病负担或社会决定因素。此外,30天死亡率和再入院率、住院时长以及专科医生会诊率也被列为观测指标。


自变量为认证考试分数四分位数和里程碑评级,包括总体核心能力评级指标,该指标等于住培期结束时里程碑子能力评级的平均值,分为低、中、高,以及知识核心能力指标等。


统计分析方面,该研究设计使用了医院内患者与住院医生的伪随机分配,并通过估计与包括医院固定效应在内的每个结果的独立多变量线性回归的相关性,充分考虑了医院水平的质量差异,这有效地比较了同一医院内医生之间的结果。



医师考试成绩,或与住院患者7天死亡率、再入院率有关


结果显示在455120名住院患者中,7天死亡率和再入院率分别为3.5%(95%可信区间,3.4%-3.6%)和5.6%(95%置信区间,5.5%-5.6%),30天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分别为8.8%(95%可信范围,8.7%-8.9%)和16.6%(95%CI,16.5%-16.7%)。平均住院时间和专科会诊次数分别为3.6天(95%置信区间,3.6-3.6天)和1.01天(95%可信区间,1.00-1.03)。 总体或知识里程碑核心能力评级的高、低与所评估的结果指标无关。 例如,总体核心能力评级的高低与7天死亡率增加2.7%无关(95%CI,-5.2%至10.6%;P=.51)。相比之下, ABIM内科认证考试则与住院患者的结果具有相关性,研究显示考试分数排名前1/4和后1/4相比,7天死亡率显著降低8.0%(95%CI,−13.0%至−3.1%;P=0.002),7天再入院率显著降低9.3%(95%CI,−13.0%至−5.7%;P<.001>。对于30天死亡率,这种相关性为-3.5%(95%置信区间为-6.7%至-0.4%;P=0.03)。最高与最低的考试分数相比,会诊率高2.4%(95%CI,0.8%-3.9%;P<.003>


因此在新培训的住院医生中, 认证考试分数(而非住院里程碑评级)与住院患者的结果改善有关


该研究还观察到ABIM内科认证考试成绩和核心能力评级指标之间存在重要的不匹配。例如,在总体核心能力评级最低的类别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医生不在最低内科认证考试成绩的四分位数(64.3%)群体中,而有15.3%在考试成绩最高的四分位数群体。


这项研究也显示 更高的考试分数与专科会诊频率的增加有关 ,这表明高成绩的住院医师能够更多地使用专业诊疗手段,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知,因此能够在运用专科辅助治疗时有更好的判断。


常言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老祖宗的智慧也给我们临床医生上了一课,遇事多请教,不会的多请会诊,既能提高自己又能造福患者。


因此,在新培训的住院医生中,认证考试分数与住院患者的结果改善有关,这表明将标准化考试正式纳入住院评级可能会提高住培效果的有效性。这样看来,当年我和我的学霸同学不服那些没有通过规培结业考试却留在学校附属医院的同学也不是毫无根据。



羡慕了!那些干啥都优秀的人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上学时的一些心酸往事。读研时,我的导师是个完美主义者,但她却非常喜欢我的师姐,这让我们其他人都酸的冒泡,但却无可奈何。最开始不熟悉的时候,仅仅以为师姐不就是硕士考试校第一、博士考试校第一、医师资格考试考到580的考神吗?她临床不一定行。结果等我们去临床科室轮岗,每个科室都有师姐留下的传说。


我在胃镜室学了3个月的胃镜,但却做的磕磕巴巴,正当我准备重拾信心继续死磕的时候,带教老师说:“你的XX师姐学了2个月,镜子做得非常顺溜,而且报告发得非常准确,聪明人真是学啥都快。”啊……我好不容易支棱起的信心瞬间坍塌。


正当你以为人家只是在医学方面比较有天赋时,原来人家还会吉他、钢琴,而且还能在正式场合演出的那种。所以,不要再拿高分低能当摆烂的借口了,要承认,考高分的人确实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以及更清晰的自我认知。


文末小互动:你觉得会考试的医生临床能力更强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责编|亦一 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 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